• 1:头版
  • 2:要闻
  • 3:焦点
  • 4:焦点
  • 5:产经新闻
  • 6:财经海外
  • 7:观点·专栏
  • 8:公司
  • 9:公司纵深
  • 10:公司前沿
  • 11:上证研究院·宏观新视野
  • 12:特别报道
  • A1:市场封面
  • A2:市场·新闻
  • A3:市场·机构
  • A4:市场·动向
  • A5:资金·期货
  • A6:路演回放
  • A7:市场·观察
  • A8:市场·调查
  • B1:披 露
  • B2:股市行情
  • B3:市场数据
  • B4:信息披露
  • B5:信息披露
  • B6:信息披露
  • B7:信息披露
  • B8:信息披露
  • B9:信息披露
  • B10:信息披露
  • B11:信息披露
  • B12:信息披露
  • B13:信息披露
  • B14:信息披露
  • B15:信息披露
  • B16:信息披露
  • B17:信息披露
  • B18:信息披露
  • B19:信息披露
  • B20:信息披露
  • B21:信息披露
  • B22:信息披露
  • B23:信息披露
  • B24:信息披露
  • B25:信息披露
  • B26:信息披露
  • B27:信息披露
  • B28:信息披露
  • T1:汽车封面
  • T2:汽车公司
  • T3:汽车热点
  • T4:汽车动态
  • T5:钱沿封面
  • T6:钱沿视点
  • T7:钱沿聚焦
  • T8:钱沿广角
  • 化纤行业旺季渐近
    券商建议加强左侧配置
  • ■最新评级
  • 不利因素仍待消化 市场短期难以转强
  • 安信证券:
    股指缺乏反弹动力
  • 先天下之忧而忧
  • 成长股价值之辩
  • ■行业报告
  •  
    2011年8月4日   按日期查找
    A7版:市场·观察 上一版  下一版
     
     
     
       | A7版:市场·观察
    化纤行业旺季渐近
    券商建议加强左侧配置
    ■最新评级
    不利因素仍待消化 市场短期难以转强
    安信证券:
    股指缺乏反弹动力
    先天下之忧而忧
    成长股价值之辩
    ■行业报告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 > >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400-820-0277) 。
     
    稿件搜索: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成长股价值之辩
    2011-08-04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记者 丁宁 ○编辑 张亦文

      ■基金视点

      ⊙记者 丁宁 ○编辑 张亦文

      

      7月份,前期超跌的中小盘股强劲反弹,使得市场再度把关注的目光转向“成长”。但围绕中小盘股是否已具备投资价值,基金分歧明显。

      “在明确经济企稳、通胀见顶之前,市场仍将弱势震荡。”光大保德信认为:“表现在投资策略上,在求稳的同时参与市场的上涨机会。考虑到大盘低点可能已现,非系统性的机会值得关注。”在其投研团队看来,非系统性机会就是那些被错杀的优质成长股,而这些优质公司更多集中在非周期以及弱周期成长性板块中。

      具体到投资,长期来看,光大保德信表示将始终关注中周期繁荣背景下主导产业的探索与战略性配置,可能包括先进装备制造业、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化工新材料等;中期来看,在经济滞胀或经济衰退的背景下,核心配置应该主要包括防御性行业和低估值行业,如商业零售、医药等;短期来看,关注政策微调预期下的战术性配置,比如家电、地产等。

      华泰柏瑞指数投资部总监张娅指出,上证中小盘指数市盈率已回落到19.21倍,处于2005年以来的历史估值中位数下方约32%处。随着此轮高通胀带来的中小股票估值的全面回归,中小盘股票的超额收益有望伴随结构调整周期的实质性展开,再次得以体现。

      对于下半年投资机会,建信基金认为,无论股市债市机会都将好于上半年,特别是在经历了上半年的结构分化后,大小盘之间风格分化随着估值差距缩小以及业绩预期的调整将有所趋缓,业绩得到确认、增长预期得到加强的中小盘股有望重新成为市场热点。

      然而博时裕富沪深300基金、特许价值基金经理汤义峰则有不同的看法。他表示,进入7月后市场上大量中小盘个股快速反弹,在短时间内获得百分之几十的涨幅,使得谨慎的投资者精挑细选的准备再次落空,这其实显示着市场对于成长的期盼太过于殷切了。

      “只要有高成长的潜质便放松了买入价格的要求。但常识告诉我们,附着在处于转型期的经济体上,整体增长的放缓是大概率事件,大面积的高成长是不现实的,体现在投资上,大范围的高估值也是不合理的”。

      汤义峰认为,转型中受益的个股价值会慢慢体现,但一定会比少数投资者预期的时间出现得慢,出现得晚。“我们有足够的时间和机会等待市场对成长的预期回归正常”。

      相对而言,南方基金研究总监史博观点偏向“中庸”:“我觉得蓝筹股、成长股在下半年都会有很多机会,关键是价格。”他表示,下半年的行情可能更多的是超跌反弹的行情,再加上一些业绩的催化剂,因此那些业绩比较好的标的,不管是蓝筹抑或成长股,只要价格足够便宜就可以大胆买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