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头版
  • 2:要闻
  • 3:焦点
  • 4:焦点
  • 5:产经新闻
  • 6:观点·专栏
  • 7:公 司
  • 8:公司纵深
  • 9:公司前沿
  • 10:创业板·中小板
  • 11:信息披露
  • 12:特别报道
  • A1:市 场
  • A2:市场·新闻
  • A3:市场·机构
  • A4:市场·动向
  • A5:市场·资金
  • A6:市场·期货
  • A7:信息披露
  • A8:市场·观察
  • B1:披 露
  • B2:股市行情
  • B3:市场数据
  • B4:信息披露
  • B5:信息披露
  • B6:信息披露
  • B7:信息披露
  • B8:信息披露
  • B9:信息披露
  • B10:信息披露
  • B11:信息披露
  • B12:信息披露
  • B13:信息披露
  • B14:信息披露
  • B15:信息披露
  • B16:信息披露
  • B17:信息披露
  • B18:信息披露
  • B19:信息披露
  • B20:信息披露
  • B21:信息披露
  • B22:信息披露
  • B23:信息披露
  • B24:信息披露
  • B25:信息披露
  • B26:信息披露
  • B27:信息披露
  • B28:信息披露
  • B29:信息披露
  • B30:信息披露
  • B31:信息披露
  • B32:信息披露
  • B33:信息披露
  • B34:信息披露
  • B35:信息披露
  • B36:信息披露
  • B37:信息披露
  • B38:信息披露
  • B39:信息披露
  • B40:信息披露
  • B41:信息披露
  • B42:信息披露
  • B43:信息披露
  • B44:信息披露
  • B45:信息披露
  • B46:信息披露
  • B47:信息披露
  • B48:信息披露
  • B49:信息披露
  • B50:信息披露
  • B51:信息披露
  • B52:信息披露
  • B53:信息披露
  • B54:信息披露
  • B55:信息披露
  • B56:信息披露
  • B57:信息披露
  • B58:信息披露
  • B59:信息披露
  • B60:信息披露
  • B61:信息披露
  • B62:信息披露
  • B63:信息披露
  • B64:信息披露
  • B65:信息披露
  • B66:信息披露
  • B67:信息披露
  • B68:信息披露
  • B69:信息披露
  • B70:信息披露
  • B71:信息披露
  • B72:信息披露
  • 紧缩预期改善
    低估值金融地产有望率先企稳
  • 海外市场“逆风”袭来 QDII基金创年内单周最大跌幅
  • 市场动态
  • 代销遭遇困境
    信托公司渠道建设提速
  • 故宫文物受损反思 艺术品保险不应缺位
  •  
    2011年8月10日   按日期查找
    A2版:市场·新闻 上一版  下一版
     
     
     
       | A2版:市场·新闻
    紧缩预期改善
    低估值金融地产有望率先企稳
    海外市场“逆风”袭来 QDII基金创年内单周最大跌幅
    市场动态
    代销遭遇困境
    信托公司渠道建设提速
    故宫文物受损反思 艺术品保险不应缺位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 > >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400-820-0277) 。
     
    稿件搜索: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紧缩预期改善
    低估值金融地产有望率先企稳
    2011-08-10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记者 潘圣韬 ○编辑 梁伟
      史丽 资料图

      ⊙记者 潘圣韬 ○编辑 梁伟

      

      作为A股的中流砥柱,金融地产板块的走势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主力资金动向。在昨日市场的超跌反弹过程中,两大板块表现突出,对市场人气维系起了很大作用。研究机构普遍认为,从行业基本面看,两大板块均属于“业绩确定+低估”类型,随着紧缩预期有望改善,两大行业或将率先企稳。

      此前,由于货币政策持续趋紧,金融地产成为受政策制约最为明显的几大板块。尤其是不少地产类公司,两年多来始终维持在底部区域盘整。而银行股除了受制于政策,再融资与地方债务问题亦对其估值形成压力。不过,最近国内外宏观形势均发生了变化,分析人士对于两大板块的预期也有所转暖。

      “整体来说银行股的压力还是比较大的,但会比之前好一点。主要是市场预期(较紧的)政策不会持续甚至会放松。” 中投证券银行业研究员张中阳认为。

      国信证券某地产行业分析师也指出,美国债务危机引发的全球恐慌,给国内经济前景蒙上了一层阴影。因此在不确定因素增多的情况下,国内偏紧的地产调控未来可能出现微调。

      就行业基本面而言,处于估值洼地的金融地产也均是难得的“确定性”品种。

      “银行板块2011年的动态PE只有7倍-8倍,动态PB1.2倍-1.3倍,已经是很低了。”张中阳表示。而国泰君安日前也发布报告指出,目前银行股超跌迹象极为显著,买理财产品已不如银行股息率,多家银行12年PB已破1倍,机构仓位不足4%,“坏账、再融资的利空质疑请等银行站上9倍PE的尊严价格后再说,否则难免有‘只出废铜烂铁之钱想买真金白银’之嫌”。

      而房地产公司的业绩成长性也并不差。国信证券分析师指出,与其他行业不太一样,房地产公司采取预售的方式,今年的业绩已经被锁定,而明年的业绩增长也没有多大悬念。

      “对明年的业绩成长可能比年初预计的低一点,但总体还是不错的。当前房地产行业的平均动态PE仅十三四倍,从产业链看,地产股估值要比整个产业链上其他行业都要低多了。”该分析师认为。

      事实上,多家券商机构倾向于认为,随着紧缩预期的松动,具备“低估优势”与“确定性”的金融地产板块有望走出行业低谷。“从市场层面看,金融股的止跌有助于指数企稳,而地产板块由于数量众多更易带动市场人气,两大板块的长期配置价值已经开始显现了。”有分析师指出。

      不过也有分析人士保持谨慎,认为尽管金融地产低估严重,但目前板块趋势性的上涨仍然缺乏太多动力,也很难走出独立于大盘的上升行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