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头版
  • 2:要闻
  • 3:焦点
  • 4:焦点
  • 5:产经新闻
  • 6:观点·专栏
  • 7:公 司
  • 8:公司纵深
  • 9:公司前沿
  • 10:创业板·中小板
  • 11:信息披露
  • 12:特别报道
  • A1:市 场
  • A2:市场·新闻
  • A3:市场·机构
  • A4:市场·动向
  • A5:市场·资金
  • A6:市场·期货
  • A7:信息披露
  • A8:市场·观察
  • B1:披 露
  • B2:股市行情
  • B3:市场数据
  • B4:信息披露
  • B5:信息披露
  • B6:信息披露
  • B7:信息披露
  • B8:信息披露
  • B9:信息披露
  • B10:信息披露
  • B11:信息披露
  • B12:信息披露
  • B13:信息披露
  • B14:信息披露
  • B15:信息披露
  • B16:信息披露
  • B17:信息披露
  • B18:信息披露
  • B19:信息披露
  • B20:信息披露
  • B21:信息披露
  • B22:信息披露
  • B23:信息披露
  • B24:信息披露
  • B25:信息披露
  • B26:信息披露
  • B27:信息披露
  • B28:信息披露
  • B29:信息披露
  • B30:信息披露
  • B31:信息披露
  • B32:信息披露
  • B33:信息披露
  • B34:信息披露
  • B35:信息披露
  • B36:信息披露
  • B37:信息披露
  • B38:信息披露
  • B39:信息披露
  • B40:信息披露
  • B41:信息披露
  • B42:信息披露
  • B43:信息披露
  • B44:信息披露
  • B45:信息披露
  • B46:信息披露
  • B47:信息披露
  • B48:信息披露
  • B49:信息披露
  • B50:信息披露
  • B51:信息披露
  • B52:信息披露
  • B53:信息披露
  • B54:信息披露
  • B55:信息披露
  • B56:信息披露
  • B57:信息披露
  • B58:信息披露
  • B59:信息披露
  • B60:信息披露
  • B61:信息披露
  • B62:信息披露
  • B63:信息披露
  • B64:信息披露
  • B65:信息披露
  • B66:信息披露
  • B67:信息披露
  • B68:信息披露
  • B69:信息披露
  • B70:信息披露
  • B71:信息披露
  • B72:信息披露
  • 紧缩预期改善
    低估值金融地产有望率先企稳
  • 海外市场“逆风”袭来 QDII基金创年内单周最大跌幅
  • 市场动态
  • 代销遭遇困境
    信托公司渠道建设提速
  • 故宫文物受损反思 艺术品保险不应缺位
  •  
    2011年8月10日   按日期查找
    A2版:市场·新闻 上一版  下一版
     
     
     
       | A2版:市场·新闻
    紧缩预期改善
    低估值金融地产有望率先企稳
    海外市场“逆风”袭来 QDII基金创年内单周最大跌幅
    市场动态
    代销遭遇困境
    信托公司渠道建设提速
    故宫文物受损反思 艺术品保险不应缺位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 > >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400-820-0277) 。
     
    稿件搜索: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故宫文物受损反思 艺术品保险不应缺位
    2011-08-10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记者 黄蕾 ○编辑 于勇

      故宫文物受损反思

      艺术品保险不应缺位

      ⊙记者 黄蕾 ○编辑 于勇

      

      故宫展品被盗、文物受损事件,将不为人所知的艺术品保险带入公众视线。据了解,2010年中国艺术品市场总成交额超过500亿元,但艺术品展九成以上未买保险,博物馆、美术馆的多数藏品也都处于“无保”状态。这充分暴露了国内艺术品保险的严重缺位。

      艺术品保险是在传统的财产保险和货运保险的基础上演变和发展而来,主要承保火灾以及其他自然灾害和意外事故造成的艺术品直接损失。保险标的包括:投保人所有或代他人保管或其他人共有而由投保人负责保管、展览、装卸、运输的艺术品。

      记者从已推出文化产业保险产品的保险公司了解到,自故宫文物被盗事件后,首批支持文化产业试点的保险公司曾力推过艺术品相关保险,但半年多以来乏人问津。

      至于背后原因,苏黎世保险公司北京分公司商业险部负责人认为,主要有三个原因:一是观念问题,由于艺术品价值高,巨大的保费让客户望而却步;二是文物具有唯一性,标的很难确定价值,保险公司一般不轻易接单,尤其是对艺术品所在环境的安全保障情况不确定的情况下;三是国内缺乏专业配套的防损服务链,缺乏完善的鉴定和定价体系,造成保额难以确定并导致无法开展此业务。

      业内人士认为,作为一种特殊的财产损失保险,艺术品保险的建立有赖于各方面的发展,如:培养专业艺术品核保、理赔及营销人员;建立具有国际公信力的艺术品鉴定及鉴价的专业人员或机构;培养各类艺术品的修复专家;成立专业包装、运输公司及仓储设备;提升收藏者对艺术品防损及购买艺术品保险的理解等。“但可惜的是,国内缺少真正具有公信力的艺术品评估鉴定机构。”

      正是由于配套防损服务链的不完善,很多在国外推出艺术品保险的外资保险公司,至今未在中国开展此业务。“鉴于艺术品保险的特殊性以及文物的唯一性,尤其是标的物价值评估的高难度系数以及复杂的艺术品风险管控市场环境,我们目前仅在英国伦敦开展艺术品保险的相关业务。”一家外资保险公司相关人士说。

      针对如何缓解国内缺乏配套防损服务链的问题,业内人士建议,可以由保险公司或保险中介或经纪人来解决。比如,在伦敦的艺术品保险市场,就有一批非常专业的核保以及防损工程师,他们接受过系统专业的培训,对于高风险的业务或特殊的投保标的,比如艺术品的鉴别、降低艺术品潜在风险,如对安保系统、气温控制、运输、借出艺术品、估价等都有丰富的专业知识。因此,加强保险专业人员与艺术品评估鉴定机构的沟通和合作是推进艺术品保险业务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