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头版
  • 2:要闻
  • 3:财经新闻
  • 4:观点·专栏
  • 5:公司
  • 6:市场
  • 7:市场趋势
  • 8:开市大吉
  • 9:上证研究院·宏观新视野
  • 10:信息披露
  • 11:信息披露
  • 12:专版
  • 13:信息披露
  • 14:信息披露
  • 15:信息披露
  • 16:信息披露
  • 17:信息披露
  • 18:信息披露
  • 19:信息披露
  • 20:信息披露
  • 21:信息披露
  • 22:信息披露
  • 23:信息披露
  • 24:信息披露
  • 25:信息披露
  • 26:信息披露
  • 27:信息披露
  • 28:信息披露
  • 29:信息披露
  • 30:信息披露
  • 31:信息披露
  • 32:信息披露
  • 33:信息披露
  • 34:信息披露
  • 35:信息披露
  • 36:信息披露
  • 37:信息披露
  • 38:信息披露
  • 39:信息披露
  • 40:信息披露
  • 41:信息披露
  • 42:信息披露
  • 43:信息披露
  • 44:信息披露
  • 45:信息披露
  • 46:信息披露
  • 47:信息披露
  • 48:信息披露
  • 49:信息披露
  • 50:信息披露
  • 51:信息披露
  • 52:信息披露
  • 53:信息披露
  • 54:信息披露
  • 55:信息披露
  • 56:信息披露
  • 57:信息披露
  • 58:信息披露
  • 59:信息披露
  • 60:信息披露
  • 61:信息披露
  • 62:信息披露
  • 63:信息披露
  • 64:信息披露
  • 65:信息披露
  • 66:信息披露
  • 67:信息披露
  • 68:信息披露
  • A1:基金周刊
  • A2:基金·基金一周
  • A3:基金·焦点
  • A4:基金·基金投资
  • A5:基金·视点
  • A6:基金·市场
  • A7:基金·专访
  • A8:基金·封面文章
  • A10:基金·海外
  • A11:基金·投资者教育
  • A12:基金·投资者教育
  • A13:基金·晨星排行榜
  • A14:基金·互动
  • A15:基金·专访
  • A16:基金·对话
  • 机构的“底部竞猜”游戏
  • “坚强基金”
    一定是好基金?
  • “二次探底”,难!
  • 最近成立的十家偏股基金
  •  
    2011年8月22日   按日期查找
    A4版:基金·基金投资 上一版  下一版
     
     
     
       | A4版:基金·基金投资
    机构的“底部竞猜”游戏
    “坚强基金”
    一定是好基金?
    “二次探底”,难!
    最近成立的十家偏股基金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 > >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400-820-0277) 。
     
    稿件搜索: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二次探底”,难!
    2011-08-22       来源:上海证券报      

      交银货币基金经理 林洪钧

      美国和欧洲近来发生了一系列事件影响,让人们对全球经济充满了担忧,二次探底的言论不绝于耳,全球证券市场的波动率在近期也急剧放大。

      日前,标普下调美国主权债务评级后,又紧随其后陆续下调了美国两房(房地美、房利美)的债务评级。美国总统奥巴马、美国财政部纷纷反击,巴菲特也发布言论,宣称愿意给予美国最高主权评级。暂时抛开其中的其他利益,我们尝试用更客观的视角看待本次美国主权债务评级事件。

      一国国债或者说货币作为大类资产有其绝对价值,更有其相对价值。笔者认为,从绝对价值考虑,标普从各风险偿付指标作出的下调美国主权债务评级无可厚非;而巴菲特作为投资者则更多的是从相对价值标准进行考量。美国国债60%以上都是美国以外的投资者持有。尤其是以下4个个体:美国、中国、日本、欧洲(若我们将欧洲各个国家视为一个个体)。那么作为贸易盈余国的中国,在面对每年外汇储备的大类资产配置问题时,考虑的就不仅仅是绝对价值了,而更多的将从相对价值角度去考虑。从主权债务危机角度而言,目前,美元仍相对更优于欧元、日元。这就是为什么巴菲特愿意给予美国AAAA评级的原因,也是在美国被下调AAA评级后,诸多经济学家发出质问,部分AAA评级的国家是否有更应该下调评级的原因。

      从价格层面反证,8月5日下调美国主权评级之前,美国10年期国债收益率约为2.58%,而一周后的8月10日,其收益率约为2.20%。美国国债收益率在下调评级后不仅没有走高,反而下降了30多个基点。美国下调评级影响更多的是心理层面,就投资层面而言,我们更应回归事件本质,关注美国未来经济的走势及其对全球范围的影响。

      再来看看欧洲的情况,欧洲央行(ECB)不断扮演着救市者的角色。先不提希腊债务到期的问题,近期欧洲央行购买意大利、西班牙国债等等措施,已经出现问题——德国不愿意参与其中。这加剧了人们对欧洲经济复苏的担忧。我们认为,相较美国,欧洲主权债务危机历时更长,也更严重,问题的实质在于人们对欧元这一货币的信心能坚持到什么程度,以及健康的德国是否愿意承载更多的责任去支撑起整个欧元区的发展,这在未来半年内将成为困扰全球经济挥之不去的话题。

      不去过多地指责美国与欧洲对全球经济的拖累,回过头来关注我们自身的经济:7月份的CPI数据6.5%创下本轮新高,但仍在市场预期之内;7月新增信贷4926亿,略低于市场预期;M1同比增速11.60%,M2同比增速14.70%,货币乘数继续小幅下降。从数据上看,我们经济景气度进一步下降。

      但我们的经济景气度是在下降,然而并没有出现系统性严重的问题,我们的GDP也只是0.2%、0.3%的调整,从一季度的9.7%,到二季度的9.5%;从各行业的数据上看,我们能确定的一点是,现在的情况远比2008年好,“经济二次探底”的说法还有待观察。

      此前,高盛首席经济学家 Jim O'Neill在给《金融时报》的文章中提道,西方应为新兴市场的通胀减压。其逻辑大致是,在美国、欧洲面临重大挑战情况下,中国及其他新兴市场的需求(消费)对推动全球经济复苏的意义重大。而西方各国央行目前肯定都在谋划出台新的货币刺激措施,但考虑到全球大环境,它们也许更应该采取行动,帮助目前及未来的出口市场(如中国)减轻通胀压力,其关键的是借助大宗商品价格下降,减轻通胀压力。这里先不去考虑复杂的博弈层面的政治经济问题,只是关注我们自身,如果借美国、欧洲出现问题的这段时期内大宗商品价格的下降,我们能更好地控制通胀问题,更有效地解决我们经济、货币的结构性问题,这样,无论股票还是债券市场,从更长的时间窗口看,这段时间有可能是比较好的配置时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