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头版
  • 2:要闻
  • 3:焦点
  • 4:产经新闻
  • 5:财经海外
  • 6:观点·专栏
  • 7:公 司
  • 8:公司纵深
  • 9:公司前沿
  • 10:特别报道
  • 11:信息披露
  • 12:特别报道
  • A1:市 场
  • A2:市场·新闻
  • A3:市场·机构
  • A4:市场·动向
  • A5:市场·资金
  • A6:市场·期货
  • A7:市场·观察
  • A8:路演回放
  • B1:披 露
  • B2:股市行情
  • B3:市场数据
  • B4:信息披露
  • B5:信息披露
  • B6:信息披露
  • B7:信息披露
  • B8:信息披露
  • B9:信息披露
  • B10:信息披露
  • B11:信息披露
  • B12:信息披露
  • B13:信息披露
  • B14:信息披露
  • B15:信息披露
  • B16:信息披露
  • B17:信息披露
  • B18:信息披露
  • B19:信息披露
  • B20:信息披露
  • B21:信息披露
  • B22:信息披露
  • B23:信息披露
  • B24:信息披露
  • B25:信息披露
  • B26:信息披露
  • B27:信息披露
  • B28:信息披露
  • B29:信息披露
  • B30:信息披露
  • B31:信息披露
  • B32:信息披露
  • 欧洲统一债券的全球杀伤力
  • 存准率下调开启货币政策转向阀门?
  • 对国际板的疑惧源自误读和误解
  • 中国概念股被有预谋“投资性做空”
  • PMI大幅回落暗示经济运行风险正在上升
  • 从无到有,创造妙有
  •  
    2011年12月2日   按日期查找
    6版:观点·专栏 上一版  下一版
     
     
     
       | 6版:观点·专栏
    欧洲统一债券的全球杀伤力
    存准率下调开启货币政策转向阀门?
    对国际板的疑惧源自误读和误解
    中国概念股被有预谋“投资性做空”
    PMI大幅回落暗示经济运行风险正在上升
    从无到有,创造妙有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 > >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400-820-0277) 。
     
    稿件搜索: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对国际板的疑惧源自误读和误解
    2011-12-02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胡飞雪

      ⊙胡飞雪

      

      一条原本是介绍国际板建设准备工作进展的新闻,不意被“加工”成一条在股市引发轩然大波的假新闻,撇开假新闻不说,就市场对国际板的莫名疑惧而言,可知对国际板的误读、误解到了什么程度。

      到底该怎么看待国际板?我想说这么六句话:

      第一,在上交所推出国际板,既是中国资本、金融、证券市场发展的题中应有之义和内在逻辑要求,也是中国资本、金融、证券市场走向国际化的必要步骤和必然选择。所以,对于国际板,不是推出不推出的问题,而是何时推出以及具体以何种操作方式推出的问题。从这个角度说,问推出国际板的条件成熟不成熟,未免太老套,因为不管怎么从法律、市场条件等各方面去准备,总有人会认为还没有准备好,认为条件还不成熟。只要国际板不推出,条件就永远不会成熟。很多事情,往往像编篓编筐,边编边像样。国际板只有在推出并运行一段时间后,才可能趋于成熟。换言之,推出并运行是其成熟的必要条件之一。

      第二,对沪深两市的投资者来说,推出国际板既是风险,也是机会,就看大家如何对待、如何选择、如何取舍了。作为中小投资人,不能创造时势、改造时势,只能顺应时势、跟随时势,投资人不能总奢望让市场满足自己的需要,而应要求自身主动去适应市场的新变化。凡不能也不愿意去适应的,必将被市场抛弃。

      第三,既然推出国际板是必然的,投资人若想回避风险、把握机会,应对办法其实也很简单,在国际板推出前,不妨多多关注、跟踪沪深两市目前的国际板概念股,并根据技术面和消息面波段操作;等国际板推出后,再考虑是否参与新股IPO或新股的买卖。

      第四,国际板毕竟对我们是新事物,虽然沪深市场在制度建设上一直在借鉴国际市场的成功经验,但那些国际大公司的经营理念到底与我们熟知的做法很不一样,需要有一个逐步熟悉的过程,所以也不能对投资国际板的收益抱过高希望。

      第五,现在可以确定的是,未来的国际板会更适合运用价值投资的理念来投资。原因很简单,境外来华公司发行A股,其IPO肯定会参照境外IPO估值标准,故其IPO定价不会太高。说推出国际板也是风险,道理就在这里,即国际板的低市盈率IPO很可能会冲击目前沪深A股的估值标准。这与目前政府大建保障房,势必会压低商品房价格是一个逻辑。

      第六,深圳证券交易所在本周一公布了《关于完善创业板退市制度的方案(征求意见稿)》,管理层意图很清晰,要加大对创业板的监管力度,给投机炒作热风降温。各方投资人人应把深交所加强对创业板的监管与上交所准备推出国际板放在一起思考。

      世界潮流,浩浩荡荡,顺之者兴盛,逆之者落败。中国的资本、金融、证券市场是世界潮流的重要组成部分,当然永远都处于发展、变化之中,投资人面对不断出现的新生事物、新课题,以与时俱进的精神状态,主动迎接它、尽快了解它、积极把握它、尽力利用它,才是最上策。

      (作者系资深投资人,财经专栏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