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是“十二五”开局之年。去年底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今年的两会,都对今年的经济工作寄予厚望。其中,调整产业结构和降低固定资产投资在经济增长中所占比重,被认为是奠定良好开局的“第一板斧”。
从2011年的实际情况来看,这一“板斧”取得了一定成效。种种迹象表明,随着基础设施等传统领域投资增速出现下行,战略性新兴产业等领域投资正异军突起,有望成为新的主力军。
基础设施投资增速
明显放缓
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显示,2011年是2007年以来同期投资实际增速相对较低的一年。从前3季度固定资产投资实际增速来看,2007-2011年分别为22.8%、14.8%、38.6%、20.3%和16.9%,2011年前3季度的投资实际增速高于2008年同期水平2.2百分点,低于2007、2009、2010年同期实际增速5.8、21.6和3.3个百分点。
今年投资数据的一个明显的特点是,基础设施领域的投资增长势头明显放缓。在可以预见的将来,这一状况恐怕难以根本改变。
8月10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开展高速铁路及其在建项目安全大检查,适当降低新建高速铁路运营初期的速度,对拟建铁路项目重新组织安全评估。这被市场理解为高铁投资开始降温。
随后,公路投资领域也开始面临一定压力。在银监会的年中工作会议上,银监会有关领导提出,“要坚守红线,认真处理好铁路系统贷款和公路建设贷款问题,采取措施加强对公路债务相关金融风险的防控。推动有关方面严格按照公路建设负债来源进行分类管理,确保收费收入对应偿还现有银行债务。严防财政性补偿资金被挪用风险。杜绝以贷还贷、以贷还息现象,保障贷款安全。”
有关部门还在北京、天津、山东、四川、广东、陕西、山西、浙江、重庆等18个省市开始进行收费公路专项清理工作,这将在一定程度上导致公路收费减少。由于公路收费是公路项目投资最重要的资金来源,这也将导致对公路领域的投资出现一定程度下降。
根据交通运输部公布的数据,8月全国公路水路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390亿元,同比增长11.0%,增速较7月回落4.6个百分点。
国家发改委投资研究所副所长杨萍介绍说,前三季度,三大基础设施行业投资增速都显著低于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增速。其中,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投资同比增长5.7%,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同比增长3.7%,扣除固定资产投资价格变动的影响后,实际增长率均为负值。
基础设施领域唯一的亮点是,前三季度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同比增长17.2%,扣除价格变动影响后,仍有近10%的增长,是三大基础设施行业中投资增长状况最好的。
根据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12月1日发布的数据,11月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为49.0%,环比回落1.4个百分点。
这是PMI自2009年3月份以首次回落到50%的荣枯分界线下方,预示着经济景气从扩张转为收缩。专家认为,今后一段时间,投资增速可能还有继续下滑的空间。
新兴产业投资有望提速
随着投资增速逐步进入下行通道,市场人士对于明年的宏观经济预测,也开始趋于谨慎。银河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潘向东认为,如果没有新的投资增长点出来,明年的投资增速将快速下降,从而对“保增长”带来压力。
但有关专家指出,明年投资和经济增长速度的适度回落,将为我国推进经济结构调整和转型提供契机。应该借此机会,大力提升经济增长的质量,并为经济增长培育新的引擎。
在这方面,有关部门已在进行布局。6月1日,国家发改委修订并发布的《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1年本)》(简称2011版目录)正式施行。新目录的重要特点就是鼓励节能减排。
其中,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的新能源产业作为单独门类,首次进入指导目录的鼓励类行业。“新能源被列入鼓励类目录中,肯定会对新能源产业发展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中国节能协会副理事长、秘书长房庆表示,“更重要的是,我们可以从中看出下一个五年中国家重点发展的新能源领域。”
此外,作为节能减排工作的另外一个重要抓手,新目录对汽车产业发展方向也加以明确。对于2005版目录原属鼓励类的“先进的小排量经济型乘用车、集装箱运输车、多轴大型专用车辆”和“城市用低底盘公共汽车”,2011版目录将其降格为允许类。2011版目录中不仅强调发展“汽车等流动污染源监测与防治技术”,同时还提出,通过区域性废旧汽车等资源循环利用基地建设,实现废旧汽车零部件再利用、再制造。可以看出,国家对于推进汽车行业节能减排的力度更大。
按照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要求,2011版目录在相应的生产和消费环节中增加了相关内容。例如,在“环境保护与资源节约综合利用”门类中,新增了“废旧物品等再生资源循环利用技术与设备开发”、“废旧机电产品的再利用、再制造”等条目,在几乎所有制造业门类中均增加了清洁生产工艺、节能 减排、循环利用等方面的内容。
为体现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要求,2011版目录在装备、汽车、船舶门类中,新增了重大装备自动化控制系统、高速精密轴承、轨道车辆交流牵引传动系统、新能源汽车关键零部件以及海洋工程专用作业船和海洋工程装备的条目;在纺织门类中,在高新技术纤维及应用条目的表述上明确提出鼓励具有自主创新技术和环保工艺的生物质纤维产业化、高性能纤维及制品(复合材料)以及产业用纺织品的开发和生产。
国家发改委产业协调司相关人士曾表示,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是政府引导投资的方向,是管理投资项目,制定和实施财税、金融、土地、进出口等政策的重要依据。出台2011版目录既是实现国民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内在要求,也是推动发展方式转变、促进产业结构调整的重要举措。
目前,市场普遍预期,战略性新兴产业相关发展规划有望在年内陆续出台,相关产业的发展蓝图也将进一步明朗。2012年,战略性新兴产业投资增长有望加速。
民间投资将活力焕发
在鼓励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投资的同时,国家还对民间投资给予了诸多关注。
8月15日,国家发改委印发《关于鼓励和引导民营企业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提出要鼓励和引导民营企业在节能环保、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新能源汽车等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形成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优势企业。
《意见》将民营企业和民间资本认定为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要力量。鼓励和引导民营企业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对于促进民营企业健康发展、增强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活力具有重要意义。
在国家发改委产业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所高技术产业研究室主任曾智泽看来,《意见》的出台,不仅是为了落实“新36条”,促进民间投资健康发展,更是为了加快战略性新兴产业与民营资本的结合步伐。
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院长薛澜表示,支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往往会演变成支持大型国有企业,他们的进入可能导致中小民营企业缺乏竞争机会:“这样的市场模式并不健全,充满活力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应该给予大型国企和中小型民企一样的市场机会”。
为此,《意见》特别提出,清理战略性新兴产业相关领域的准入条件,除必须达到节能环保要求和按法律法规取得相关资质外,不得针对民营企业和民间资本在注册资本、投资金额、投资强度、产能规模、土地供应、采购投标等方面设置门槛。
专家指出,这实际上明确了不能针对民营企业设置新的门槛。
为保障民营企业参与战略性新兴产业相关政策制定,《意见》要求各相关部门和各地发展改革委在制定战略性新兴产业相关配套政策、发展规划时,要充分吸纳民营企业的意见和建议。
11月24日,工信部运行监测协调局副局长黄利斌在“中国工业经济运行秋季报告新闻发布会”上,再次呼吁为民营企业发展营造良好环境。他指出,“对中小企业特别是小微型企业的发展要‘多予少取’,要把支持重点放在面向小微型企业的结构性减税让利、规范税费征管行为、金融服务、加强各类中小企业服务平台建设等方面。”
分析人士指出,随着民间投资活力的增强,中国经济将进入内生性的增长阶段,“调结构”成效将更加显著。
利用好倒逼机制推动转型升级
专家普遍认为,2012年,中国经济面临的困难可能加重,特别是外部局势持续恶化、难以掌控。面对这样的局面,应当怎样应对,需要有一个基本的判断。
全国人大财经委副主任委员吴晓灵认为,中国经济今后最大的风险将是遇到痛苦就放弃结构调整和转型努力,就想到货币政策“开闸放水”。
经济增长总有起伏,企业经营总会遇到困难。换一个角度看,这正是结构调整的难得时机。经过改革开放30多年的发展,中国经济已经进入新的发展阶段,一些深层次矛盾需要解决。特别是随着劳动力等要素成本的攀升,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的约束,中国经济的发展方式到了必须调整的关口。
“不能机械、静止地看企业现在遇到的劳动力成本上升、市场竞争加剧等困难,这些困难是可以通过技术进步、提高竞争力等办法消解的,国家要采取措施鼓励支持企业的技改、创新。过了这一关,中国经济将迈上一个新台阶。”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宏观经济部研究员张立群认为。
专家认为,尽管眼前遇到不少困难,但中国经济的发展空间和动力仍然是巨大的。只要政策应对得当,中国经济未来仍然能够保持较好的发展势头。
具体来看,目前中国的城镇化率不到50%,而发达国家多在90%以上,其间的差距蕴含着巨大的市场需求;东部地区虽然经济增速有所回落,但中西部地区经济依然欠发达,投资需求旺盛,消费潜力巨大;垄断行业的改革远未完成,市场活力有待进一步激发。可以说,未来中国经济增长有供给、有需求、有活力、有空间,前景无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