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头版
  • 2:要闻
  • 3:焦点
  • 4:年终特稿
  • 5:产经新闻
  • 6:财经海外
  • 7:观点·专栏
  • 8:公 司
  • 9:公司纵深
  • 10:公司前沿
  • 11:公司·融资
  • 12:上证零距离
  • A1:市 场
  • A2:市场·新闻
  • A3:市场·机构
  • A4:市场·动向
  • A5:市场·资金
  • A6:市场·期货
  • A7:市场·观察
  • A8:市场·调查
  • B1:披 露
  • B2:股市行情
  • B3:市场数据
  • B4:信息披露
  • B5:信息披露
  • B6:信息披露
  • B7:信息披露
  • B8:信息披露
  • B9:信息披露
  • B10:信息披露
  • B11:信息披露
  • B12:信息披露
  • B13:信息披露
  • B14:信息披露
  • B15:信息披露
  • B16:信息披露
  • B17:信息披露
  • B18:信息披露
  • B19:信息披露
  • B20:信息披露
  • B21:信息披露
  • B22:信息披露
  • B23:信息披露
  • B24:信息披露
  • B25:信息披露
  • B26:信息披露
  • B27:信息披露
  • B28:信息披露
  • B29:信息披露
  • B30:信息披露
  • B31:信息披露
  • B32:信息披露
  • 沪胶需求不振 季节性行情料打折扣
  • 现指短期
    或惯性测试2460点支撑
  • 做好新旧规则衔接 确保市场平稳运行
  • 期指持仓逾5万创新高 多方仍存乐观情绪
  • 11月中国铜进口量大增
    背后原因众说纷纭
  • 机构观点
  • 期指短线逢高沽空
  • 产量回落难掩消费不振 油脂走势不容乐观
  •  
    2011年12月13日   按日期查找
    A6版:市场·期货 上一版  下一版
     
     
     
       | A6版:市场·期货
    沪胶需求不振 季节性行情料打折扣
    现指短期
    或惯性测试2460点支撑
    做好新旧规则衔接 确保市场平稳运行
    期指持仓逾5万创新高 多方仍存乐观情绪
    11月中国铜进口量大增
    背后原因众说纷纭
    机构观点
    期指短线逢高沽空
    产量回落难掩消费不振 油脂走势不容乐观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 > >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400-820-0277) 。
     
    稿件搜索: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做好新旧规则衔接 确保市场平稳运行
    2011-12-13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记者 黄颖 ○编辑 杨晓坤

      上期所召开风险控制管理办法相关修改说明视频会议

      ⊙记者 黄颖 ○编辑 杨晓坤

      

      昨日,上海期货交易所召开视频会议,围绕将于19日起实施的新修订的《上海期货交易所风险控制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对其中涉及单边市下涨跌停板及保证金比例调整的条款进行说明,帮助各会员单位做好新旧规则的衔接,确保市场平稳运行。

      上海期货交易所副总经理霍瑞戎指出,上期所始终把防范市场风险作为交易所工作的重中之重,特别是在2008年金融危机后,更是加大了对市场风控制度的研究力度,有步骤、分阶段地对交易细则、结算细则、风控管理办法等规则体系进行全面梳理和修改完善。霍瑞戎说,当前由于欧债危机蔓延和全球经济不景气等原因,国际金融市场波动加大、风险集聚。为此,上期所及时启动风险控制管理办法的修订工作,遵循市场发展规律,充分认识系统性风险的复杂性和多变性,在结合两年来风控管理经验的基础上,以市场监管的需要为前提,以期货市场较高的诚信水平和完善的监管机制为基础,充分考虑市场承受能力,对单边市下涨跌停板及保证金比例进行适度调整。

      霍瑞戎强调,期货合约出现同方向连续三个停板是判别期货市场风险程度的一项基础性价格指标,对于揭示金融市场出现系统性风险也有重要的参照作用。此次调整将三个停板制度从静态化向动态化转变,从而在制度上减少行业性风险和系统性风险发生的频率,有效发挥交易所、会员公司两级风险防范体系的优势,确保期货市场风险管理和价格发现功能的有效发挥。这对于维护市场秩序、化解市场风险、保护投资者合法权益有着积极的意义。希望各市场参与主体正确理解此次调整方案的出发点,充分认识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风险底线的重要性,做好新旧规则的衔接,确保新规则实施后的市场平稳运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