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头版
  • 2:要闻
  • 3:焦点
  • 4:年终特稿
  • 5:要闻
  • 6:产经新闻
  • 7:财经海外
  • 8:观点·专栏
  • 9:公 司
  • 10:公司纵深
  • 11:公司前沿
  • 12:上证研究院·宏观新视野
  • A1:市 场
  • A2:市场·新闻
  • A3:市场·机构
  • A4:市场·动向
  • A5:资金·期货
  • A6:信息披露
  • A7:市场·观察
  • A8:市场·调查
  • B1:披 露
  • B2:股市行情
  • B3:市场数据
  • B4:信息披露
  • B5:信息披露
  • B6:信息披露
  • B7:信息披露
  • B8:信息披露
  • B9:信息披露
  • B10:信息披露
  • B11:信息披露
  • B12:信息披露
  • B13:信息披露
  • B14:信息披露
  • B15:信息披露
  • B16:信息披露
  • B17:信息披露
  • B18:信息披露
  • B19:信息披露
  • B20:信息披露
  • B21:信息披露
  • B22:信息披露
  • B23:信息披露
  • B24:信息披露
  • B25:信息披露
  • B26:信息披露
  • B27:信息披露
  • B28:信息披露
  • B29:信息披露
  • B30:信息披露
  • B31:信息披露
  • B32:信息披露
  • T1:钱沿周刊
  • T2:钱沿周刊
  • T3:钱沿周刊
  • T4:钱沿周刊
  • T5:汽车周刊
  • T6:汽车周刊
  • T7:汽车周刊
  • T8:汽车周刊
  • 债务国破产:没什么大不了
  • 发展思维升级才有中国经济新空间
  • 城市饮食暗含的面子价格
  • 从历史大视角看
    A股十年零涨幅
  • 防范金融风险成为
    明年宏观政策焦点
  •  
    2011年12月15日   按日期查找
    8版:观点·专栏 上一版  下一版
     
     
     
       | 8版:观点·专栏
    债务国破产:没什么大不了
    发展思维升级才有中国经济新空间
    城市饮食暗含的面子价格
    从历史大视角看
    A股十年零涨幅
    防范金融风险成为
    明年宏观政策焦点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 > >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400-820-0277) 。
     
    稿件搜索: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城市饮食暗含的面子价格
    2011-12-15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周业安

      周业安

      城里的东西贵,体现在衣食住行的方方面面。是我这个农村人来城里居住后的最大体会之一。以前在农村那会,蔬菜从地里摘,粮食从田里收,肉也是从自家养的猪身上取,丝毫没有成本这个概念,似乎这些东西都来自自然,取自自然,不过是要费点时间和力气而已。好在那会儿农村人收入低,时间和体力都不值钱,所以费力气、费时间,不觉得有啥不好。反正是时不时能吃一口新鲜的蔬菜和肉类,已是很满足。真正羡慕的是城里人拿工资,每个月都有一笔固定收入,而且不用成天晒太阳,不像农村人一年累到头,也挣不了几个钱。记得我在农村那会,好姑娘都赶着嫁城里人,为的就是图一个安定的、不晒太阳的城里生活。说到底,就是追求城里人的美好生活吧。我当然没法通过婚姻进城,只有努力念书,才争取到一个所谓的城里人身份。现在想来,也挺幼稚可笑。

      话又说回来。做了城里人之后,除了晒太阳、耗体力这两点免除之外,其他的似乎并没有改善多少,相反,生活却开始变得越来越紧张、忧虑起来。刚开始上班那会,每个月才拿64元,记得那时最一般的猪肉(俗称的肋条肉)也差不多要1元左右一斤。按这个收入价格比,我在城里生活了20多年,其实是原地踏步,没任何进步,可见城里生活之难。这么多年,城里人的生活,所干的事情大概就是每个月挣点钱,然后花出去而已。如果稍不注意,还就花没了。所以还得精打细算才行。想想看,一大早去早市转下,买点蔬菜一家人一天吃,大概就得30到40元,这么算下来,仅仅蔬菜一项,每个月就得花去一千元。如果再去超市里买点肉,一般的鸡肉是便宜,但不好吃啊,想吃点好的,所谓城郊养的各种散养鸡,半价还得40元呢,一小只而已。再看各种绿色猪肉,一小盒就得20或30元。就算我尽量少吃肉,差不多一天一家人总得吃上30元的肉吧,这样算下来,一个月又一千元去掉了。这钱就如流水。也不是说不能吃便宜的猪肉,父母来城里小住,没个把月就溜回家了,理由是城里的菜和肉太难吃,没法适应!

      今天,尽孝不仅仅是钱和时间的问题,还得有一个父母喜欢的环境问题。依我看,现在的大城市,恐怕根本无法满足像我父母那一辈农村人的愿望了。所以想做个孝子也就不太可能。这是成为一个城里人后最郁闷的事情。父母还说了,难吃也就算了,还这么贵,吃着心里都不踏实!想想也是,这不是花钱买罪受嘛,就和很多人喜欢凑热闹、假期到处旅游一样。说是旅游放松心境、和大自然沟通呢,其实满眼都是人,景区旅游,大概就是花钱去体验另一种拥挤而已。

      面对如此的尴尬,让我这个在大学教经济学的老师情何以堪。不是说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能够引导资源配置效率最优化吗,为啥生活当中处处都是低效率的市场?菜市场是一种市场,但效率实在不高,很简单,家庭并没有买到最满意的物品。超市同样也效率不高,家庭不仅不能买到满意物品,还经常买到不合格产品!如此等等。如果市场不能给家庭带来福利的改进,我们干吗要这个市场呢?

      当然,如果某些读者以为因此而取消市场,就万事大吉了,这未免有点脑残。没市场的日子更不好过。对此,想必年纪大点的人都记忆犹新。从经济学本身来说,我们需要问的是:为什么城市里的市场经常低效率?举一个简单的实例即可对此做出回答。北京现在很多小区实行菜农直销试点,由郊区的菜农直接把蔬菜、瓜果、肉类销往各小区小超市或门店,仅仅这一举措,就让周边家庭能够买到价廉物美的商品。问题就这么简单。那么,从这些试点出发,可以推测:原先城里人生活之不便,很大程度上来自流通环节的繁琐。过多的流通环节不仅导致交易成本急剧上升,还导致商家竞争匮乏,服务下降,进而影响产品质量的改进。看到这,读者也许就要问了:这么简单的措施,为何不早点实行?我下面讲一个理由,大概各位就能理解了。

      通常,农产品市场如果要有效,需要几个条件:市场要足够多、市场要足够自由、市场要扁平化、网络化。市场多了,就会竞争,就能把价格降下来。市场自由了,中间环节的交易成本就能大量减少。市场扁平了,不仅可以和家庭直接形成沟通,而且还能免去家庭的出行之苦以及菜农的进场之苦。市场网络化,可以使信息通畅。但现在城市的市场基本上都无法满足这四点。究其原因,皆因在城市化过程中,管理者为了追求城市的美观,选择建立所谓大型市场集中管理的模式,结果大市场和大超市是有了,市民的生活却更不方便了,生活费用反而更高了。说到底,不过是因为城市管理者追求面子,让市民买单而已。

      各位可要牢记,以后吃东西的时候要想到,这东西里可包含城市的脸面价值呢!

      (作者系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