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看板
⊙亚夫
新年第一个交易日,在全球主要股市大部分开红盘的情况下,沪深股市不但没有给投资者带来喜气,而是照样延续去年的跌势。沪深综指分别下跌了1.37%和2.65%,让很多人困惑。这到底是一个什么市场?反映了什么预期?为什么会有如此表现?
本来,股市涨跌是很自然的事。就像潮汐一样,有涨也会有跌。但是这涨跌并不是没由头的。现在这种走法原因是什么?其背后究竟隐藏着什么深刻矛盾?这是很值得思考的。
在展开分析之前,先来看一看全球主要股市开年第一天的表现。截至撰稿时统计,美国道琼斯工业指数上涨1.47%,为12397.40点,已处在历史高位。日经225指数上涨1.24%,德国股市上涨3.92%,法国股市上涨1.94%,英国股市上涨2.31%,意大利股市上涨2.43%,葡萄牙股市上涨3.33%。
如果按照元月3日表现好的市场来排序,那么阿根廷上涨4.29%,俄罗斯上涨3.79%,土耳其上涨2.96%,南非上涨2.79%,印度上涨2.72,韩国上涨2.69%,巴西上涨2.48%。表现差的希腊股市下跌1.2%,马来西亚下跌1.12%,匈牙利下跌0.88%,埃及下跌0.64%。
把这张全球主要股市走势图展示在这里,可以发现,无论是在发达经济体,还是新兴经济体,即便在身陷债务危机的“欧猪五国”,或是中东和北非等动荡地区,大部分股市在元月首日还是开出了红盘,反映了投资者对新年的憧憬与预期。
那么沪深股市在连续两年收阴之后,在新的一年第一个交易日为什么还要往下走呢?
不必讳言,这和沪深股市的历史定位与社会公众投资人的预期有关。据研究者称,22年来,沪深股市在国企改革、金融体制改革、创新型国家建设、执行国家宏观调控政策、维护经济金融安全等工作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沪深股市已跃居成为全球第二大股票市场。
也就是说,这20多年来,以沪深股市为代表的中国资本市场承担了非常多的经济职能、社会职能。尽管它在全球的排名和承载力都在迅速上升,但是在这些成就之外,在对股市最根本的地方,也就是对社会公众投资人的回报方面又怎样呢?这是一个问号。
而要回答这个问题,不妨看看历史。去年末,笔者休假去英国收到了一本书《地方交易所史》。这是英国金融史家W.H.Thomas 的著作。Thomas 先生曾来过中国,为监管部门做过一天的报告。在这本书中,他秉实介绍了英国从南到北许多城市的交易所演变情况。尽管只是非常匆忙地浏览了一下,但印象最深的是,投资者的主体地位。
在英国,无论是中西部的利物浦、曼彻斯特,还是南部伦敦,北部格拉斯哥,等等,在工业化和资本市场发展初期,许多城市都成立了各式各样的交易所。这些交易所的演化与资本市场的发展对英国工业化进程和资源的优化配置起了重要作用。但有一点很清楚,那就是完全以市场化和投资者利益为导向,并不特别承担额外义务,但其结果又恰如其分得担当了重要的历史角色。
反观22年来的沪深股市,几乎年年都有自己的目标。尽管这些目标对经济社会的发展非常重要,但股市毕竟是一个社会公众投资人的投资场所,是对社会公众的闲散资金进行优化配置的市场,它的主体理所当然地应该是社会公众投资人。因此,对社会公众投资人的投资资金回报率应该是检验市场效率关键指标之一。可惜的是,这个指标并不为人所在意。
比如,当上市公司实现利润总额超过全国规模以上企业利润总额的50%,也就是最赚钱的时候,它给社会公众投资人的回报又怎样呢?查一查这20多年来的分红记录,以及各种各样把左手股份分给右手的做法,特别是一年比一年扩张的巨额融资规模,很难不让数以千万计的社会公众投资人感到困惑,更不用说股市中明显存在的政策与制度红利偏向问题了。
这些问题对股市的公平与效率影响至深。而股市是为投资者开设的。投资者的钱也是钱,也有一个资金效率和投资回报率问题。在扩大消费内需成为新的战略基点,提高中等收入阶层的比重成为新的发展举措之时,沪深股市想想为谁服务的问题,恐怕是很有必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