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头版
  • 2:要闻
  • 3:财经新闻
  • 4:观点·专栏
  • 5:公司
  • 6:市场
  • 7:市场趋势
  • 8:开市大吉
  • 9:上证研究院·宏观新视野
  • 10:专 版
  • 11:信息披露
  • 12:圆桌
  • 13:信息披露
  • 14:信息披露
  • 15:信息披露
  • 16:信息披露
  • 17:信息披露
  • 18:信息披露
  • 19:信息披露
  • 20:信息披露
  • 21:信息披露
  • 22:信息披露
  • 23:信息披露
  • 24:信息披露
  • 25:信息披露
  • 26:信息披露
  • 27:信息披露
  • 28:信息披露
  • A1:基金周刊
  • A2:基金·基金一周
  • A3:基金·焦点
  • A4:基金·基金投资
  • A5:基金·视点
  • A6:基金·市场
  • A7:基金·专访
  • A8:基金·封面文章
  • A10:基金·特别报道
  • A11:基金·投资者教育
  • A12:基金·晨星排行榜
  • A13:基金·晨星排行榜
  • A14:基金·互动
  • A15:基金·研究
  • A16:基金·海外
  • 5位王牌基金经理眼中的2012年赚钱术
  • 新华泛资源崔建波:“向上”投资
  • 博时价值增长夏春:与其纠结行业 不如精选个股
  • 东方龙于鑫:把握转型“角度” 以低估值确认成长
  • 鹏华价值优势程世杰:走得稳才能走得远
  • 广发增强债券谢军:前瞻性逆势布局 迎接债券牛市
  •  
    2012年1月16日   按日期查找
    A8版:基金·封面文章 上一版  下一版
     
     
     
       | A8版:基金·封面文章
    5位王牌基金经理眼中的2012年赚钱术
    新华泛资源崔建波:“向上”投资
    博时价值增长夏春:与其纠结行业 不如精选个股
    东方龙于鑫:把握转型“角度” 以低估值确认成长
    鹏华价值优势程世杰:走得稳才能走得远
    广发增强债券谢军:前瞻性逆势布局 迎接债券牛市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 > >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400-820-0277) 。
     
    稿件搜索: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东方龙于鑫:把握转型“角度” 以低估值确认成长
    2012-01-16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本报记者 丁宁

      ⊙本报记者 丁宁

      

      早上八点前到公司阅读研报,晚上下班后不忘总结当日投资,六年未曾休过假,在东方龙基金经理于鑫的同事眼中,“老于是个敬业的实在人”。踏实的工作作风映射于投资,是其2011年凭借远离“故事喧嚣”的稳健风格打赢了一场相对成功的“防守战”。

      再度“开战”,于鑫依旧希望踏实寻觅投资机遇:价值投资并不是以任何价格买入好公司,而是以合理或低估的价格去买成长性确定的好公司。

      

      不盲目追星

      2011年东方龙混合业绩在所有偏股型基金中占据第二把交椅,主要得益于于鑫年初定准了较为谨慎的基调,并适时根据市场变化做波段调整。“选择品种尽量基于稳健考虑,倾向于低估值,如银行、保险、食品饮料等,这些公司市盈率低,成长确定,在2011年市场表现相对较好。”于鑫表示。

      2011年,当不少基金经理将投资视野转向消费类股票时,于鑫却仍然高配并坚守银行金融股,“远离故事喧嚣,做足确定性。”于鑫玩笑道:“我们这个年代出生的人,不太喜欢‘追星’。”

      “从2009年开始,大家都非常担心银行的坏账问题,但直到2011年,银行的坏账也未显现。”于鑫坚持中国的经济没有问题,地方政府融资平台也没问题。“银行是最能分享到经济增长的行业之一,且估值便宜;而一些中小股票在经历了前期的爆炒后估值下调还未到位,并不适合投资”。

      

      不过分悲观

      对于当下国内外经济形势,于鑫并不过分悲观。

      从国外看,于鑫认为当下欧债危机并没有到无可挽回的地步,“欧洲依然有牌可打”。比起08年危机对中国外需的打击,当下形势对中国影响相对有限;从国内来看,经济可能处于“既上不去,也下不来”的阶段,一方面人口红利行将消失,10%的年经济增速难以长期为继,另一方面,逐渐登上舞台的80后、90后等新群体在消费理念和习惯上的转变让内需值得期待。

      在于鑫看来,2012年市场整体很可能向上,虽然幅度不能和2006、2007年比。A股市场仍可能是结构性行情,那些高估的伪成长股以及众多题材股、概念股还存在巨大的下跌空间。“指数可能有10%到15%的上涨,但不排除其中有30%左右的股票不涨”。

      

      不夸口预言

      “一个面目全非的世界,难让人做出过于长远的预言。”谈及今年投资,于鑫依旧坚持立足估值,做足确定性,不做过于浮夸的预期。

      于鑫表示,今年投资主线围绕内需增长加服务行业展开。在他看来,未来居民收入占名义GDP增速的比重将逐渐提升。于鑫认为,所谓转型机遇,重点在于把握其转型的“角度”。在其看来,经济热点将从生产向消费服务转型。“财富分配格局将向中低端倾斜,让更多人享受经济发展成果。”

      具体板块方面,于鑫表示银行盈利增长不错,且估值低,值得投资;房产方面需视政策而定,预期一季度利空减少,龙头企业或有机会;保险的消费服务属性让其具有较大的市场提升空间;此外,煤炭行业的估值调整也基本到位,看好其阶段性投资机会。

      “经过盈利低点,下半年市场或许会好转,或许会适当考虑成长股投资机会,但现在无法确定,还是要结合估值和前景冷静分析。”于鑫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