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头版
  • 2:要闻
  • 3:财经新闻
  • 4:观点·专栏
  • 5:公司
  • 6:市场
  • 7:市场趋势
  • 8:开市大吉
  • 9:信息披露
  • 10:信息披露
  • 11:信息披露
  • 12:信息披露
  • 13:信息披露
  • 14:信息披露
  • 15:信息披露
  • 16:信息披露
  • 17:信息披露
  • 18:信息披露
  • 19:信息披露
  • 20:信息披露
  • 21:信息披露
  • 22:信息披露
  • 23:信息披露
  • 24:信息披露
  • 25:信息披露
  • 26:信息披露
  • 27:信息披露
  • 28:信息披露
  • 29:信息披露
  • 30:信息披露
  • 31:信息披露
  • 32:信息披露
  • 33:信息披露
  • 34:信息披露
  • 35:信息披露
  • 36:信息披露
  • A1:基金周刊
  • A2:基金·基金一周
  • A3:基金·焦点
  • A4:基金·基金投资
  • A5:基金·视点
  • A6:基金·市场
  • A7:基金·专访
  • A8:基金·封面文章
  • A10:基金·海外
  • A11:基金·投资者教育
  • A12:基金·互动
  • A13:基金·专版
  • A14:基金·研究
  • A15:基金·特别报道
  • A16:基金·特别报道
  • 创新是最好的防御
  • 基金法的画外音
  • 价值投资的若干“常识”
  • 最近成立的十家偏股基金
  •  
    2012年7月16日   按日期查找
    A4版:基金·基金投资 上一版  下一版
     
     
     
       | A4版:基金·基金投资
    创新是最好的防御
    基金法的画外音
    价值投资的若干“常识”
    最近成立的十家偏股基金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 > >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400-820-0277) 。
     
    稿件搜索: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创新是最好的防御
    2012-07-16       来源:上海证券报      
      史丽 资料图

      按照基金季报的披露规律,下周,近70家基金管理公司旗下所有公募产品将进入披露高峰。近两万亿资产,千余只产品的投资信息会进入密集发布期。对于数亿基金持有人来说,这是审看自己选择产品投资底牌的时候。而对于行业来说,则是盘点上半年发展得失的时刻。

      尽管诸多细节难以事前判定,但有一个趋势已经明朗——创新,这已成为2012年上半年行业的主题词。

      ⊙本报记者 周宏

      创新产品分化了行业

      如果把基金行业看作是一个产业,70来家基金公司看作70多个股票的话,上半年的运营态势,肯定是“超预期”的。

      超预期之一是,整个行业的运营态势好于预期。尽管,2012年的基金募集规模不算火爆,基金公司最可依靠的主动型股票基金销售仍然没有起色,但凭借着几只创新产品的募集发行,基金行业还是找到了发展的方向。基金的发展依然有方向可循、有空间可拼,这或许已超出许多业内人士的预料。

      超预期之二是,创新产品和传统产品的募集状态、受欢迎程度竟然相差如此之远。两个沪深300ETF,竟然吸引了500多亿资金,一个短期理财基金吸引了近300亿资金。这样的募集难道不算火爆?但同时,传统股票基金尤其是中小公司、新公司的传统产品的募集几乎跌穿募集底线,不得不呼吁降低基金设立门槛,这样的发行世道难道不冷?

      一热一冷,恐怕昭示的不仅仅是市场牛熊的循环,还有投资者取向的趋势性变化。

      创新投研分化了竞争力

      即便是在传统的股票领域,各家基金公司的业绩差异也非常大。当然,以半年、一年的周期来评价基金投研团队的能力、来评价基金业绩的绩效都是偏短的,但若深入到行业中去稍微了解一下,投研团队之间的分化确实是严重。

      比如从团队的养成上说,2012年有些团队很明显渐入佳境,一些制度安排开始厚积薄发,一些人才梯队开始冒尖,投研的基础从“积淀”到“爆发”,业绩整体的排名上升。但也能看到,有些团队处于快速被分化、消耗的流程中:人员明显流失、内耗加剧、随意性决策增多、总经理深入干预投资细节,部分产品透支业绩冲规模明显等等,许多不良的征兆开始出现。

      可以预料,这样的分化状态将继续延续。

      创新理念分化了业绩

      在投资操作层面,不同的想法和操作手法也在增多,这一点,在未来公布的2季报、半年报中会有所体现。

      从理念上、逻辑框架上,2012年的上半年,应该是个“震动”的一年。诸多的传统有效的投资方法、套利方案、操作技巧面临失效,诸多有效的投资思维也面临重新“整合”的过程。从某种程度上讲,部分曾经的明星基金经理可能不得不面临市场无情的考验和洗涤,而一批新的行业中坚也在形成。未来2到3年,行业的人才格局会有明显的改变,这点是可以预期的。

      某种程度上,这是中国进入新的经济时代、进入新的金融时代、新的基金时代所造就的变化。当经济变化了,行业变化了,其他的变化也会随之而来,无可抵御。

      当然,在寻求创新的过程中,也有许多各种各样的问题,比如从去年开始,部分基金操作的短期化态势明显抬头,尤其是部分中小基金操作赌性渐重,集中持有、大进大出,这样高成本、高风险的操作动作正在回潮。这样的特点可能仍会存在一段时期,但应该不是行业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