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封面
  • 2:焦点
  • 3:焦点
  • 4:要闻
  • 5:要闻
  • 6:海外
  • 7:金融货币
  • 8:证券·期货
  • 9:证券·期货
  • 10:财富管理
  • 11:财富管理
  • 12:观点·专栏
  • A1:公 司
  • A2:公司·热点
  • A3:公司·纵深
  • A4:公司·纵深
  • A5:公司·动向
  • A6:公司·融资
  • A7:研究·数据
  • A8:上证研究院·宏观新视野
  • A9:股市行情
  • A10:市场数据
  • A11:信息披露
  • A12:信息披露
  • A13:信息披露
  • A14:信息披露
  • A15:信息披露
  • A16:信息披露
  • A17:信息披露
  • A18:信息披露
  • A19:信息披露
  • A20:信息披露
  • A21:信息披露
  • A22:信息披露
  • A23:信息披露
  • A24:信息披露
  • A25:信息披露
  • A26:信息披露
  • A27:信息披露
  • A28:信息披露
  • A29:信息披露
  • A30:信息披露
  • A31:信息披露
  • A32:信息披露
  • A33:信息披露
  • A34:信息披露
  • A35:信息披露
  • A36:信息披露
  • A37:信息披露
  • A38:信息披露
  • A39:信息披露
  • A40:信息披露
  • A41:信息披露
  • A42:信息披露
  • A43:信息披露
  • A44:信息披露
  • A45:信息披露
  • A46:信息披露
  • A47:信息披露
  • A48:信息披露
  • A49:信息披露
  • A50:信息披露
  • A51:信息披露
  • A52:信息披露
  • A53:信息披露
  • A54:信息披露
  • A55:信息披露
  • A56:信息披露
  • 重庆市国资委主任崔坚
    拟出任西南证券董事长
  • 券商集合理财产品正式“上柜”交易
    长封闭期产品流动性得到缓解
  • 西部证券拟全资控股西部期货
  • 期货公司开设风险管理服务子公司有规可循
  • 玻璃期货上市两月 产业链深层次影响初显
  • 两条线索寻找比价机会
  • 华泰东吴获准代销金融产品
  • 光大证券
    明确非公开增发募集资金金额
  •  
    2013年2月5日   按日期查找
    9版:证券·期货 上一版  下一版
     
     
     
       | 9版:证券·期货
    重庆市国资委主任崔坚
    拟出任西南证券董事长
    券商集合理财产品正式“上柜”交易
    长封闭期产品流动性得到缓解
    西部证券拟全资控股西部期货
    期货公司开设风险管理服务子公司有规可循
    玻璃期货上市两月 产业链深层次影响初显
    两条线索寻找比价机会
    华泰东吴获准代销金融产品
    光大证券
    明确非公开增发募集资金金额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 > >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400-820-0277) 。
     
    稿件搜索: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玻璃期货上市两月 产业链深层次影响初显
    2013-02-05       来源:上海证券报      
      玻璃期货主力合约走势图

      ⊙记者 黄颖 ○编辑 毛明江

      

      昨日,玻璃期货发力大涨,再创上市以来新高。从去年12月3日至今,玻璃期货上市已有两个月。从成交量、持仓量等指标来看,玻璃期货的表现并不“怯场”。同样可喜的是,虽然上市时间不长,但已有越来越多的玻璃现货企业,将期货工具运用到自己的生产经营之中。

      

      “烫平”价格波动

      据记者测算,截至1月30日,玻璃期货在上市的40个交易日中,日均交易量为113万手(单边),日均持仓量达到19.4万手 (单边)。

      另外,据了解,玻璃期货上市两个月来,共有八百多家法人客户参与交易。去年12月份参与交易的法人客户为472家,今年1月份则上升到725家,比上月增加了282家。上市第二个月比第一个月法人客户持仓增长429%,成交量增长207%。

      玻璃期货上市以来交投活跃,这不但吸引了普通投资者的目光,现货企业对此甚至更为欣喜。“一个活跃的市场,产生的价格才更权威和真实,同样一个流动性充裕的市场,企业才可以在合适的点位进出,完成避险操作。”河北沙河一家玻璃生产企业的负责人表示。

      “玻璃期货带来的影响波及产业链上下游的所有企业,可以说是在帮助整个行业理顺生产经营。”河北正大玻璃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庞溥军表示,过去玻璃企业和贸易商组织生产经营的主要依据是经验和预测,具有较大的盲目性。玻璃期货上市后,判断的依据更为显性和市场化,企业可以根据价格信号组织生产销售安排产能建设,这对整个行业的有序发展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

      除了对整个产业链的宏观影响,对销售企业和贸易商来说,玻璃期货带来的“实际”意义难以忽略。浙江的一位玻璃贸易商王海波对记者表示,每年的12月多为玻璃销售淡季,与开春以后的旺季相比,价格波动幅度甚至会超过20%。对企业来说,淡季时只能通过降价销售来保证资金周转,这并不是一个健康的运转机制。

      “不过,去年12月玻璃现货的价格并没有跌得像往年那样。因为进入2013年,玻璃期货远期价格开始上涨,此时生产企业和加工商开始惜售、存货。”王海波认为,玻璃期货价格指导了现货的供给,也带动了现货价格上涨,这起到了“烫平”现货价格波动的作用。“价格保持相对平稳,企业的备货、销售和资金周转就比较从容。不但如此,由于期现货价格较为坚挺,这也为我们去银行融资提供了便利,因为一些银行已经在抵押贷款的资产评估中,将期货价格作为参考依据。如果没有期货,现货必然像往年一样继续下跌。”

      

      期价引领生产企业

      “去年5月份,公司参与了郑商所玻璃期货上市前的培训,6月份公司期货交易部就成立了。”秦皇岛耀华玻璃集团期货交易部的负责人陈小飞告诉记者,早在1995年,耀华玻璃就曾参与过当时郑商所的玻璃期货,“虽然那时整个期货市场的环境并不成熟,但是公司已经认识到期货工具对企业生产经营的重要性,也积累了很多经验。”

      陈小飞口中的经验,不仅仅是如何借助期货工具完善生产经营,更像是通过探索一些模式,与生意伙伴实现共赢。“我们公司是玻璃期货的交割仓库。在玻璃期货筹备上市之时,很多现货企业对期货市场认识有限,对于交割仓库的申请也并不积极。玻璃上市后,市场表现这么好,一些生产企业和流通企业也开始关注并主动融入这个市场。不过也有一些不太了解玻璃期货的人认为,这个品种实行的全厂库交割方式,不利于更多企业做卖出保值,因为他们不能进入交割环节,甚至会带来逼仓风险,但其实并非如此。”

      陈小飞认为,一方面,企业做卖出保值并非必须进行实物交割,拥有合理的策略找准合适的价位,通过移仓等手段,完全可以通过期货盘规避现货价格波动;另一方面,如果需要交割,企业可以购买交割厂库的玻璃注册仓单后再进行实物交割。“我们也在尝试通过确定期现价差的方式帮助生意伙伴实现交割。比如,目前期货盘价比华东地区升水100元左右,比华北地区升水200元左右,在确定期现价差之后,双方商定一个高于现货低于期货的价格完成现货交易并注册期货仓单。这样一方实现了利润,一方规避了风险完成了交割,这对我们双方是一种共赢。”

      据了解,13家玻璃厂库(生产厂家)多表示,将参考期货价格对第三方开具期货仓单。

      “不但可用期现价差的方式完成交割,在现货销售环节,我们也在尝试将期货价格纳入定价体系。”据山东一家玻璃生产企业金晶科技的销售总监焦勇刚介绍,此前玻璃行业没有所谓的定价中心,通常都是各个企业根据产品质量和市场行情,价格随行就市。玻璃上市后,其对现货市场的价格影响很大,生产企业在销售时也参考了期货价格,有了期货这个公开透明的市场,生产企业与客户议价时也更有事实依据。 交割不是问题

      河北一家玻璃企业的销售经理对记者表示,现在玻璃期货才上市两个月,现货市场已经明显感知到了其价格的影响力,随着关注参与市场的企业越来越多,通过期货定价的模式也将更加完善和成熟。

      而对于所谓的“逼仓风险”,多位期货市场资深人士表示,这其实是曲解了厂库的意义。对于交割厂库而言,最大的特点是可以根据提货客户的需求安排生产。所谓“库容”限制只是一个仓储意义,而对厂库来说,交割是可以随时生产随时出库的。

      “根据规则,到了交割月只有法人客户可以参与交割,而且郑商所对进入交割月的客户还有严格的限仓制度,因此交割月合约的持仓量必然减少。等最终确定了交割数量,交割仓库就可以调配生产或库存。现在玻璃期货的交割厂库加起来日均生产能力超过4.5万吨,月产值超过20亿,足以满足交割需求。”陈小飞认为,一个活跃的市场加上完善的制度安排,没有理由不相信玻璃期货对现货企业生产经营产生积极的促进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