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封面
  • 2:焦点
  • 3:焦点
  • 4:要闻
  • 5:要闻
  • 6:海外
  • 7:金融货币
  • 8:证券·期货
  • 9:证券·期货
  • 10:财富管理
  • 11:财富管理
  • 12:观点·专栏
  • A1:公 司
  • A2:公司·热点
  • A3:公司·纵深
  • A4:公司·动向
  • A5:公司·融资
  • A6:专 版
  • A7:研究·市场
  • A8:上证研究院·宏观新视野
  • A9:股市行情
  • A10:市场数据
  • A11:信息披露
  • A12:信息披露
  • A13:信息披露
  • A14:信息披露
  • A15:信息披露
  • A16:信息披露
  • A17:信息披露
  • A18:信息披露
  • A19:信息披露
  • A20:信息披露
  • A21:信息披露
  • A22:信息披露
  • A23:信息披露
  • A24:信息披露
  • A25:信息披露
  • A26:信息披露
  • A27:信息披露
  • A28:信息披露
  • A29:信息披露
  • A30:信息披露
  • A31:信息披露
  • A32:信息披露
  • A33:信息披露
  • A34:信息披露
  • A35:信息披露
  • A36:信息披露
  • A37:信息披露
  • A38:信息披露
  • A39:信息披露
  • A40:信息披露
  • A41:信息披露
  • A42:信息披露
  • A43:信息披露
  • A44:信息披露
  • A45:信息披露
  • A46:信息披露
  • A47:信息披露
  • A48:信息披露
  • A49:信息披露
  • A50:信息披露
  • A51:信息披露
  • A52:信息披露
  • A53:信息披露
  • A54:信息披露
  • A55:信息披露
  • A56:信息披露
  • A57:信息披露
  • A58:信息披露
  • A59:信息披露
  • A60:信息披露
  • A61:信息披露
  • A62:信息披露
  • A63:信息披露
  • A64:信息披露
  • A65:信息披露
  • A66:信息披露
  • A67:信息披露
  • A68:信息披露
  • A69:信息披露
  • A70:信息披露
  • A71:信息披露
  • A72:信息披露
  • 券商资产证券化开闸在即 创新业务整合将有着力点
  • 转融券今起试水 难改市场运行趋势(上接封一)
  • “强心剂”背后的示范效应
  •  
    2013年2月28日   按日期查找
    3版:焦点 上一版  下一版
     
     
     
       | 3版:焦点
    券商资产证券化开闸在即 创新业务整合将有着力点
    转融券今起试水 难改市场运行趋势(上接封一)
    “强心剂”背后的示范效应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 > >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400-820-0277) 。
     
    稿件搜索: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转融券今起试水 难改市场运行趋势(上接封一)
    2013-02-28       来源:上海证券报      

      转融券今起试水 难改市场运行趋势

      (上接封一)

      不少营业部投资者认为,虽然转融券试点将导致股票供给量增加,但市场整体运行趋势并不会受到太大影响,而这点也与机构的判断大体相同。

      

      券商:不会改变市场原有趋势

      据券商测算,转融券试点初期有11家券商,转融券标的证券为90只股票,标的范围占A 股总流通市值比重为50%,占两融500只标的证券流通市值比重为66.6%。

      “转融券可以从社保、保险、基金和上市公司大股东处借来股票卖空,将大幅增加标的券的供给,不利于高估值(相对本行业)个股占比较高的信息服务、采掘、建筑建材行业。转融券的推出在短期内可能增加相应的股票供给的压力。”华泰证券策略团队认为。

      不过整体而言,券商认为转融券推出不会改变证券市场自身的运行规律,也不会改变两融业务的格局。

      海通证券分析师丁文韬认为,从海外经验看,转融券推出不改变市场长期趋势,且标的券和目前借出人范围受限,预计实际影响将小于心理影响。

      平安证券首席策略研究员王韧指出,券种来源与费率设计制约增量上行空间。根据上交所、深交所《转融通证券出借交易实施办法(试行)》,试点期间,证券出借人仅限于符合条件的机构投资者,个人投资者尚不具备出借资格;对于机构投资者而言,最高2%的费率水平,同时还需面临因出借证券而无法及时规避市场下跌的潜在风险,现有费率制度安排显然缺乏足够吸引力。

      “出借人的条件限制和较低的费率安排均不足以吸引投资者进行大规模的券种出借,并将对转融券的实施效果形成较大制约。”王韧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