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封面
  • 2:要闻
  • 3:财经新闻
  • 4:公司
  • 5:市场
  • 6:市场
  • 7:评论
  • 8:艺术资产
  • 9:信息披露
  • 10:信息披露
  • 11:信息披露
  • 12:信息披露
  • 13:信息披露
  • 14:信息披露
  • 15:信息披露
  • 16:信息披露
  • 17:信息披露
  • 18:信息披露
  • 19:信息披露
  • 20:信息披露
  • 21:信息披露
  • 22:信息披露
  • 23:信息披露
  • 24:信息披露
  • 25:信息披露
  • 26:信息披露
  • 27:信息披露
  • 28:信息披露
  • 29:信息披露
  • 30:信息披露
  • 31:信息披露
  • 32:信息披露
  • 33:信息披露
  • 34:信息披露
  • 35:信息披露
  • 36:信息披露
  • A1:基金周刊
  • A2:基金·基金一周
  • A3:基金·市场
  • A4:基金·投资
  • A5:基金·视点
  • A6:基金·焦点
  • A7:基金·专访
  • A8:基金·封面文章
  • A10:基金·特别报道
  • A11:基金·投资者教育
  • A12:基金·投资者教育
  • A13:基金·晨星排行榜
  • A14:基金·互动
  • A15:基金·研究
  • A16:基金·海外
  • 通胀压力抬高 基金“变盘”呼声渐起
  • 互联网的“速度”
  • 资金紧时代:恒定为盾 策略为矛
  • 最近成立的十只偏股型基金
  •  
    2013年11月11日   按日期查找
    A4版:基金·投资 上一版  下一版
     
     
     
       | A4版:基金·投资
    通胀压力抬高 基金“变盘”呼声渐起
    互联网的“速度”
    资金紧时代:恒定为盾 策略为矛
    最近成立的十只偏股型基金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 > >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400-820-0277) 。
     
    稿件搜索: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通胀压力抬高 基金“变盘”呼声渐起
    2013-11-11       来源:上海证券报      

      随着最新一期通胀数据的发布,以及经济走势的不利判断,机构对于股市可能面临向下突破的“变盘”看法,正在变得越来越明显。

      ⊙本报记者 弘文

      经济压力促使更多资金观望

      从短期看,由于政策经济的不确定性在提升,各路资金正在趋于观望。

      富国等基金认为,股指短期面临变盘时点。鉴于10月份的宏观数据及政策方向,三中全会过后才揭晓,短期偏向观望态度。

      他们认为,经济增长方面,已出台的10月份进出口数据总体偏利好,但更重要的投资消费等数据需继续等待。4季度面临的基数效应导致CPI高企,放松政策难有大的作为,三中全会的主要方向仍然是调结构,市场的机会仍将是结构性的。

      海富通等基金则认为,10月份以来,市场对于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提出“383方案”讨论非常热烈,显示投资者对于本届三中全会的预期很高,但预计三中全会改革的重点还是集中在经济领域方面,通过削弱审批等激发经济固有的活力。他们判断,三中全会后改革题材预计会根据会议精神出现分化。

      而上证指数10月底触底以后的反弹,被认为“量价配合实在不佳”,对于这样反弹力度之弱超出预期的状况。不少基金认为,这反映了三中全会及10月份数据公布前夕,市场心态明显谨慎的态度。

      

      货币政策有进一步收紧可能

      交银施罗德等基金团队则认为,货币政策有进一步收紧可能。

      他们认为,从最新公布的央行三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来看,央行立场的转变可能有两方面原因,一是在宏观经济管理方面,通货膨胀预期较高,且有上行趋势,未来几个季度的CPI可能均值在3%以上,逼近警戒水平。二是在宏观审慎方面,很多金融创新没有纳入到央行的统计和管理范围内,容易造成经济中不均衡的因素进一步恶化。这两个方面均需要管理好流动性的总闸门来加以控制和处理。

      从这两个方面来说,10月中旬以来货币政策的调整只是完成了第一步,接下来需要观察市场和经济的反 b应,如果没有起到应有的政策效果,央行可能会通过引导逆回购发行利率上行,或进行正回购等方式有序的引导短期银行间资金利率再度上行。

      富国基金等也赞成这样的看法,他们认为,货币资金方面,在货币增速偏快,社融信贷总量偏多的情况下,央行的公开市场操作被基金看作仍然维持偏紧的风格,资金利率偏高则小额逆回购且价格随行就市,资金稍缓解便逆回购缩量甚至暂停,央行将继续维持目前紧平衡的态度。

      真正的改革题材“水落石出”

      光大保德信基金认为,未来真正有改革预期的公司板块会脱颖而出。

      他们认为,,有改革预期的个股是值得关注的。国企改革即是其中的一条重要路径。国企改革是一个过程,随着改革的推进,相关的个股也会随着国企改革的引导轮番表现。

      同时,他们也看好汇丰PMI及中采PMI的回升。他们认为,本周公布了非制造业商务活动指数为56.3%,较上月上升0.9个百分点。实体服务业的表现不错,同样贴合市场需要。当然,正在召开的三中全会是最值得关注的。

      海富通方面则认为,在谨慎的市场氛围下,行业间的估值差异开始逐渐收敛,市场内各板块的涨幅可能会修正。低估值中业绩释放较好的行业如家电、汽车、金融等开始吸引投资者的关注,而前期被热捧如今高估值的大部分创业板股则遭受冷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