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封面
  • 2:要闻
  • 3:财经新闻
  • 4:公司
  • 5:市场
  • 6:市场
  • 7:评论
  • 8:艺术资产
  • 9:信息披露
  • 10:信息披露
  • 11:信息披露
  • 12:信息披露
  • 13:信息披露
  • 14:信息披露
  • 15:信息披露
  • 16:信息披露
  • 17:信息披露
  • 18:信息披露
  • 19:信息披露
  • 20:信息披露
  • 21:信息披露
  • 22:信息披露
  • 23:信息披露
  • 24:信息披露
  • 25:信息披露
  • 26:信息披露
  • 27:信息披露
  • 28:信息披露
  • 29:信息披露
  • 30:信息披露
  • 31:信息披露
  • 32:信息披露
  • 33:信息披露
  • 34:信息披露
  • 35:信息披露
  • 36:信息披露
  • A1:基金周刊
  • A2:基金·基金一周
  • A3:基金·市场
  • A4:基金·投资
  • A5:基金·视点
  • A6:基金·焦点
  • A7:基金·专访
  • A8:基金·封面文章
  • A10:基金·特别报道
  • A11:基金·投资者教育
  • A12:基金·投资者教育
  • A13:基金·晨星排行榜
  • A14:基金·互动
  • A15:基金·研究
  • A16:基金·海外
  • 通胀压力抬高 基金“变盘”呼声渐起
  • 互联网的“速度”
  • 资金紧时代:恒定为盾 策略为矛
  • 最近成立的十只偏股型基金
  •  
    2013年11月11日   按日期查找
    A4版:基金·投资 上一版  下一版
     
     
     
       | A4版:基金·投资
    通胀压力抬高 基金“变盘”呼声渐起
    互联网的“速度”
    资金紧时代:恒定为盾 策略为矛
    最近成立的十只偏股型基金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 > >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400-820-0277) 。
     
    稿件搜索: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资金紧时代:恒定为盾 策略为矛
    2013-11-11       来源:上海证券报      

      国海富兰克林 胡永燕

      ⊙本报记者 周宏

      

      国内的资金面自2013年中进入了“紧时代”,资金利率不断升高,利率市场化步伐步步为进,而经济增长的扑朔迷离更令市场判断难度增大,难倒一批固定收益市场的资深玩家和行业大佬。

      对此,年中已成功判断债市进入“紧时代”的国海富兰克林基金胡永燕认为,未来资金面的月末“阵痛”将愈演愈烈,规模相对稳定的债基将有收益增厚的机遇,而综合各方因素来看,“当前短期债券的风险释放相对充分,正逐步进入配置区域。”

      资金恒定者有大优势

      作为富兰克林国海岁岁恒丰定期债券基金的拟任基金经理,同时也是富兰克林国海日日收益货币基金的掌门人,胡永燕天天在资金的市场里“游泳”,对资金面的纤微变化洞若观火。

      她认为,2013年下半年债券市场波动已经体现出了以资金面为导向的明显特点。市场资金面在年中大关度过后,持续保持高位,且逢月末必然阵发性紧张的特点,对于债券品种的价格影响明显。

      在此背景下,市场前期重点关注的宏观经济增长放缓、通胀不振、经济周期等因素,已然退居为二线因素。因宏观前景不佳而颇受部分机构青睐的利率债、国债产品近期亦遭受重创。

      对于下阶段的资金面走向,胡永燕认为,仍将维持偏紧态势,“从短期看,市场资金面仍然看央行意愿行事。央行以控制社会融资总量、推动经济转型为要务,锁长放短的大特征将延续,资金面在年末以前将整体维持偏紧态势。”

      对应于此,胡永燕表示,债券投资要重点考虑基本面偏紧的现实。包括未来成立的富兰克林国海岁岁恒丰定期债券基金,将充分利用其每年只开放一次、资金规模相对稳定的优势,在资金紧张时期相对积极运作,日常则相对稳健中性杠杆,在资金面有确实放松时适度出击,在新股IPO开放后适当参与新股申购。以封闭为盾,御资金面收紧之锐。

      经济转型将温和长期

      横跨保险和公募基金业,胡永燕对于宏观经济有着天然敏感性,因此,她对于下一步宏观经济走向的判断也颇有自己的观点。

      胡永燕认为,今年经济的弱复苏与预期吻合,未来除非有特别明显的政策调整,否则不可能改变这个特征。但通胀可能会有隐忧;国际惯例显示,一个经济体在度过“刘易斯拐点”(人口红利期结束)后,必然面临经济增速下降、通胀整体上行的态势,这是中国经济的长期问题,不可能轻易解决。

      但对市场中人而言,短期内更有意义的判断是,经济转型的步骤和速度。如果经济转型步伐趋紧,经济增速回落明显,债券市场将有系统性机会。但从现在看,高层更多地采用稳步转型的策略。在此情境下,债券投资更多考虑利率市场配置化进程、资金面、个券质量等中微观因素。

      看好中高收益短期票券

      对于具体的品种配置,胡永燕认为,未来各类债券品种会继续细分,不同行业之间的同类品种收益率差别也会特别显著。做投资不仅要看对大势,还要配对行业和品种,超额收益才会较为可观。

      在各类券种中,她较为看好银行间的2A级短融债券。不少品种当前的收益率在5.5-6.5%左右,较为可观;同时交易所短期债券收益率在5%以上,质押比例比较高,可获得较好的杠杆收益。而对她来说,首先将会规避产能过剩的行业如钢铁、水泥等企业发行的债券品种。

      她还认为,鉴于宏观经济中期若复苏态势仍然是长期现象,通胀和利率市场化的推进也是既定趋势,因此,对于交易型机构债券市场的长期品种的买入要更加悉心抉择。

      相对而言,胡永燕表示,个人较为看好明年短期债券市场,认为这些品种的当前风险已经释放的较为充分,正是配置良机。从经济、资金、政策等几个影响债市的因素来看,短期内风险因素都释放的比较充分,短期品种抗资金市场波动的能力也比较强,目前加大配置是一个机会时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