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封面
  • 2:要闻
  • 3:焦点
  • 4:新闻·市场
  • 5:新闻·财富管理
  • 6:新闻·公司
  • 7:新闻·公司
  • 8:新闻·公司
  • A1:上证观察家
  • A2:评论
  • A3:研究·宏观
  • A4:研究·宏观
  • A5:研究·财富
  • A6:数据·图表
  • A7:书评
  • A8:路演回放
  • B1:公司·信息披露
  • B2:股市行情
  • B3:市场数据
  • B4:数据
  • B5:信息披露
  • B6:信息披露
  • B7:信息披露
  • B8:信息披露
  • B9:信息披露
  • B10:信息披露
  • B11:信息披露
  • B12:信息披露
  • B13:信息披露
  • B14:信息披露
  • B15:信息披露
  • B16:信息披露
  • B17:信息披露
  • B18:信息披露
  • B19:信息披露
  • B20:信息披露
  • B21:信息披露
  • B22:信息披露
  • B23:信息披露
  • B24:信息披露
  • B25:信息披露
  • B26:信息披露
  • B27:信息披露
  • B28:信息披露
  • B29:信息披露
  • B30:信息披露
  • B31:信息披露
  • B32:信息披露
  • B33:信息披露
  • B34:信息披露
  • B35:信息披露
  • B36:信息披露
  • B37:信息披露
  • B38:信息披露
  • B39:信息披露
  • B40:信息披露
  • B41:信息披露
  • B42:信息披露
  • B43:信息披露
  • B44:信息披露
  • B45:信息披露
  • B46:信息披露
  • B47:信息披露
  • B48:信息披露
  • B49:信息披露
  • B50:信息披露
  • B51:信息披露
  • B52:信息披露
  • B53:信息披露
  • B54:信息披露
  • B55:信息披露
  • B56:信息披露
  • B57:信息披露
  • B58:信息披露
  • B59:信息披露
  • B60:信息披露
  • B61:信息披露
  • B62:信息披露
  • B63:信息披露
  • B64:信息披露
  • T1:汽车周刊
  • T2:汽车周刊
  • T3:汽车周刊
  • T4:汽车周刊
  • T5:汽车周刊
  • T6:汽车周刊
  • T7:汽车周刊
  • T8:汽车周刊
  • 为颠覆者提供“炮弹” 华为高调进军车联网
  • 国际消费电子展车载电子设备抢风头
  • 后发制人 丰田加速中国市场前进步伐
  •  
    2014年1月9日   按日期查找
    T3版:汽车周刊 上一版  下一版
     
     
     
       | T3版:汽车周刊
    为颠覆者提供“炮弹” 华为高调进军车联网
    国际消费电子展车载电子设备抢风头
    后发制人 丰田加速中国市场前进步伐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 > >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400-820-0277) 。
     
    稿件搜索: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为颠覆者提供“炮弹” 华为高调进军车联网
    2014-01-09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记者 吴琼

      ⊙记者 吴琼

      

      当互联网颠覆了电信、手机产业后,汽车成为互联网瞄准的下一个市场。IT巨头们纷纷涌向汽车领域,其中也包括全球第二大通讯供应商华为集团。日前,华为集团高调宣布正式进军车联网领域,并推出全新车载模块ME909T。

      面对“互联网行业想革汽车业的命,华为集团是否同样如此”的疑问,华为终端有限公司移动宽带产品线副总裁刘晓滨表示:“我们并非革命者,我们是给革命者提供炮弹的。”刘晓滨称,“华为在车联网领域定位非常清晰,我们只会聚集管道,不会越界。我们愿意与产业链上下游开放合作,共同做大市场蛋糕,从而推动整个生态系统的繁荣。”

      

      华为“车联网”蓝图

      尽管8年前华为集团已经进入车联网领域,2009年华为集团已经进入车载模块前装领域,但为何2013年底才高调宣布“进入车联网领域”?据悉,这和华为集团现有业务、未来规划息息相关。

      首先,华为集团认为,车联网业务井喷时代即将到来,未来有巨大“钱景”。在刘晓滨心中早勾勒出一个蓝图——未来随着车载模块的发展,将相当于再造一个华为移动宽带产品线业务块。易观智库报告预测显示,2015年,中国汽车年产量将达到2500万辆,届时车联网应用和服务渗透率或接近10%的临界点,市场规模有望突破1500亿人民币。刘晓滨表示,“华为集团希望成为车联网领域一个重量级‘玩家’,五年内做到30亿至50亿美元的规模。华为已经做到移动宽带终端产品(上网卡、Mi-Fi)的第一,我们也同样希望做到车载模块的第一,而且也有这个实力做到。我们希望占据40%至50%的市场份额。”

      此外,2013年是华为集团车载模块验收年。据了解,目前华为集团车载模块已经搭载进部分车型,如观致汽车旗下的观致3。此外,在车载前装领域,华为作为独家模块供应商,将和车载影音领域领先供应商哈曼公司合作,共同承接梅赛德斯·奔驰的车载LTE模块项目。

      除看中了车联网的巨大空间,华为集团投身于车联网也旨在减少传统业务波动带来的负面影响。在业务构架方面,华为集团分为三大运营中心——运营商网络BG、企业业务BG、消费者BG,其中消费者BG由华为终端公司、终端云业务部、消费者芯片三部分组成,而广为人知的终端公司分为手机、MBB(移动宽带业务,主要是上网卡等)、家庭终端等三块业务。2013年,华为集团销售收入超过385亿美元,同比增长10%;其中华为消费者业务预计销售收入超过90亿美元,同比增长约18%。由于华为集团终端公司业务有自己的周期,而且华为集团移动宽带终端产品占据全球一半以上份额后,增长空间有限。以华为移动宽带产品线业务块为例,尽管年销售收入达20亿美元左右,但已经碰到了成长的天花板。在这样的形势下,华为集团必须在传统优势行业进入低谷前未雨绸缪。在刘晓滨看来,车载模块市场正在启动,未来市场将从50亿人的连接发展至500亿、甚至5000亿的物联网。刘晓滨称,“车联网业务发展了,如果传统业务进入低谷时,车联网业务的收入可以支撑传统业务。”

      

      借技术造垄断帝国

      “正如苹果的介入激活了智能手机市场和云业务应用,车联网需要跨界的革命,需要有厂商脚踏实地将一些技术应用到车联网领域。革命者可能不是目前的‘玩家’,可能是苹果、谷歌、华为,也可能是其他‘玩家’。”刘晓滨表示。

      技术、全球网络是华为集团进军车载模块领域的最大优势。作为全球第二大通讯供应商,华为集团无论在专利持有量、技术储备,还是平台支撑能力上,均具有全球优势。据了解,华为集团在全球设有15个区域总部,在全球140多个国家和地区设有代表处。此外,华为拥有280个基本专利;在222个商用网络中,华为承建了100个;在终端,华为推出了数据卡、mobile wiff、模块、手机共105款产品。

      2013年12月4日工信部正式发放4G牌照的当日,华为集团迅速发布了ME909T车载模块。据悉,这一车载模块支持包括4G在内的多种制式、支持全球导航卫星系统、支持全球运营商准入协议、支持欧盟eCall、支持空中远程固件升级(FOTA),这为新技术、新应用在已售产品中实现提供了可能。据介绍,华为集团ME909T稳定性较佳,可满足移动环境的网络需要,其软硬接口便于实现从3G向4G的平滑过渡。

      竞争力源于持续的研发投入。刘晓滨称,近年来,华为集团在车载模块业务的研发投入开始加码,年研发投资超过2000万美元,未来研发投入有望进一步加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