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封面
  • 2:要闻
  • 3:焦点
  • 4:新闻·市场
  • 5:新闻·财富管理
  • 6:新闻·公司
  • 7:新闻·公司
  • 8:新闻·公司
  • A1:上证观察家
  • A2:评论
  • A3:研究·宏观
  • A4:研究·市场
  • A5:研究·市场
  • A6:研究·财富
  • A7:数据·图表
  • A8:人物
  • B1:公司·信息披露
  • B2:股市行情
  • B3:市场数据
  • B4:信息披露
  • B5:信息披露
  • B6:信息披露
  • B7:信息披露
  • B8:信息披露
  • B9:信息披露
  • B10:信息披露
  • B11:信息披露
  • B12:信息披露
  • B13:信息披露
  • B14:信息披露
  • B15:信息披露
  • B16:信息披露
  • B17:信息披露
  • B18:信息披露
  • B19:信息披露
  • B20:信息披露
  • B21:信息披露
  • B22:信息披露
  • B23:信息披露
  • B24:信息披露
  • B25:信息披露
  • B26:信息披露
  • B27:信息披露
  • B28:信息披露
  • B29:信息披露
  • B30:信息披露
  • B31:信息披露
  • B32:信息披露
  • B33:信息披露
  • B34:信息披露
  • B35:信息披露
  • B36:信息披露
  • B37:信息披露
  • B38:信息披露
  • B39:信息披露
  • B40:信息披露
  • B41:信息披露
  • B42:信息披露
  • B43:信息披露
  • B44:信息披露
  • 股市拨乱反正:让市值管理赢在起跑线
  • 挪用政府补贴买酒庄“闷声发大财”
  • 上海家化仍有实力擎起民族日化产业大旗
  • 国企改革
    岂能变成“混合”竞赛
  • 存贷比计算口径调整是微刺激的变奏
  •  
    2014年7月2日   按日期查找
    A2版:评论 上一版  下一版
     
     
     
       | A2版:评论
    股市拨乱反正:让市值管理赢在起跑线
    挪用政府补贴买酒庄“闷声发大财”
    上海家化仍有实力擎起民族日化产业大旗
    国企改革
    岂能变成“混合”竞赛
    存贷比计算口径调整是微刺激的变奏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 > >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400-820-0277) 。
     
    稿件搜索: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股市拨乱反正:让市值管理赢在起跑线
    2014-07-02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为理顺上市公司、大股东以及中小投资者各方面关系的价值导向机制,市值管理堪称“牵一发而动全身”的牛鼻子。因为发行人从发行定价和上市交易开始的自律和自我克制,不仅有利于新股发行更好地与市场承受能力相适应,而且也给市值管理提供和拓展了“由低向高”的后续空间,从而使投资者获得实实在在的投资回报有了切实而可靠的保障。以此观之,市值管理对“重融资轻回报”的这种拨乱反正,恰恰是我国资本市场走向历史性进步的良好开端。

      □黄湘源

      上市新股的股价表现,出现一种“由低到高”的趋势,处在可控的市值管理状态。这一市场现象值得引起广泛关注。新股发行的自律定价,引起的市场争议尽管并不小,但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一级市场对二级市场投资者的让利,则是没有疑义的。从市值管理的角度看,股价的“由低向高”给投资者带来的回报空间,无论如何总比“由高走低”要好一些,甚至有可能会好很多。让市值管理赢在起跑线,不失为一个不错的选择。

      沪深股市的投资者吃够了股价“由高走低”的苦头。2007年中石油回归A股发行上市时,一句让国人分享经济增长成果的豪言壮语振奋了不知多少本土投资者的心。海普瑞市梦率一般的所谓高成长性,更是一度极大拓展了国人对高回报的想象空间。可是,当中石油股价从48.62元一路跌到如今的不足8元,海普瑞从148元到不足20元时,人们才发现,将股价的“由高走低”一味归结为市场炒作的结果,其实是没有道理的。至少就A股大多数上市公司而言,股价怎么走,向什么方向走,在很大程度上并不是取决于市场的意愿,而是由“重融资轻回报”的上市宗旨定位所确定的。在这样的上市宗旨下,自然不会把市值当一回事。即使讲回报,所讲的主要也是利润分红。在新上市公司被过度透支了价值后,股价破发乃至越走越低,也就成为无可奈何的必然选择,几无例外。

      所以,让股票市值有所升值,乃是给投资者以回报的题中应有之义,是股东意识在利益分配范畴的具体体现。给市值管理以正名,就是说,市值不仅是市场各方共同的追求,也理应成为上市公司回报投资者回报股东的重要目标。其实,使直接融资成为更好吸引投资者参与和支持正能量的真正的关键并不在别处,正是由股票市值溢价而派生出来的投资收益。不能因为它恰好与某些投机性策略行为所追求目标的不谋而合就不由分说地一概嗤之以鼻。由于现行市场机制的缺陷,一分红随即就除权除息,致使利润分红的利好效应荡然无存,再加征收红利税,更使投资者非但得不到实实在在的分红实惠,反而还要为之而增加一定的付出。这种市道下,市值体现的价值回报不仅会是一种重要的回报方式,也是变减法为加法,“主动积极回报投资者”,体现上市公司区别于非上市公司的一个极为重要的价值标杆。缺失了这样的市值管理,无论对于资本市场还是上市公司尤其是上市国企,都是重大的制度性缺陷。

      市值管理是衡量上市公司价值的标杆,在某种意义上,也可以说是考量其上市宗旨正不正的试金石。买股票就是买公司,而公司的价值不仅体现在它的成长性,同时也与其是否重视投资者回报、懂不懂得市值管理分不开。市值管理不等于简单的股价管理,但让市值管理赢在新股定价和上市交易起跑线的选择,对于后续市值管理空间的大小有着比什么都重要的决定性作用。没有市值表现的持续“由低向高”,就体现不出与股票发行时所确定的估值定位相适应的成长性可预期空间,更无从有效体现上市公司回报投资者的可持续空间。

      讲到市值管理,不能不说说李嘉诚设宴招待部分长江商学院总裁班学员的故事。李嘉诚在买单时特意强调:“这顿饭是我个人掏钱,不是长江实业或和记黄埔请大家吃饭。”这两者有什么差别?据李嘉诚的解释:“我是大股东,我个人角度2万就是2万。如果是公司请吃饭,花掉2万,如公司市盈率是30倍,一乘就是60万,意味着公司市值有可能损失60万。”李嘉诚从吃饭买单的小事发掘出市值管理的大道理,时时处处不忘以股东为本的股东意识。沪深上市公司尤其国企大股东、大老板有几个能像他这样把公司市值当一回事的?大数据终端统计的沪深1720家上市公司,2012年花掉137.98亿业务招待费,名列前十的无一例外都是上市国企。往日并不为人注意的业务招待费就这样第一次以前所未闻的庞大身躯现身于国人面前。然而,号称公开透明的年报注释竟无片言只语的解释。这些钱款花费的去向更是一笔糊涂账。更令人奇怪的是,2013年年报披露结束,有12家央企的业务招待费居然直接“清零”,不见了。业务招待费可以“清零”,市值损失难道也能“清零”或“雪藏”起来么?

      国家审计署最新发表的审计报告说,部分被审计央企由于重大事项决策不规范,违反“三重一大”决策程序、缺乏可行性研究论证以及决策内容不符合规定,造成损失或潜在损失134.68亿。“如在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的油气开发、并购重组、国有资产处置等过程中,一些企业管理人员滥用职权、违规决策,甚至与民营企业或个人串通牟取私利,严重损害国有权益”。市值管理不当家,贪腐经济学就当你的家。中石油等众多央企严重亏损和国有资产沦为贪腐权贵囊中物的触目惊心的事实,从一个侧面揭示了其股票市值“一江春水向东流,奔流到海不复回”的真实内在原因。站在管理角度,市值管理是上市公司加强公众监督的平台。而站在反腐角度,市值管理也可以说是让一切贪腐之妖魔鬼怪原形毕露的照妖镜。

      新国九条明确鼓励上市公司建立市值管理制度。有消息称,证监会正在拟订《上市公司市值管理制度指引》。作为理顺上市公司、大股东以及中小投资者各方面关系的价值导向机制,市值管理堪称“牵一发而动全身”的牛鼻子。其重要性,不在于救市不救市,而在于使其成为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说到底,市值管理的新尝试和新体验之所以值得欢迎,值得为之而一赞,就是因为发行人从发行定价和上市交易开始的自律和自我克制,不仅有利于新股发行更好地与市场承受能力相适应,而且也给市值管理提供和拓展了“由低向高”的后续空间,从而使广大投资者尤其是中小投资者获得实实在在的投资回报有了切实而可靠的保障。市值管理对“重融资轻回报”的这种拨乱反正,至少让上市公司和投资者都进一步懂得了究竟什么是市值管理或市值管理究竟是什么,这恰恰是我国资本市场走向历史性进步的良好开端。

      (作者系资深市场评论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