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封面
  • 2:要闻
  • 3:两会特别报道
  • 4:新闻·市场
  • 5:新闻·财富管理
  • 6:新闻·公司
  • 7:新闻·公司
  • 8:新闻·公司
  • A1:上证观察家
  • A2:评论
  • A3:研究·宏观
  • A4:研究·市场
  • A5:数据·图表
  • A6:信息披露
  • A7:信息披露
  • A8:财富故事
  • B1:公司·信息披露
  • B2:股市行情
  • B3:市场数据
  • B4:信息披露
  • B5:信息披露
  • B6:信息披露
  • B7:信息披露
  • B8:信息披露
  • B9:信息披露
  • B10:信息披露
  • B11:信息披露
  • B12:信息披露
  • B13:信息披露
  • B14:信息披露
  • B15:信息披露
  • B16:信息披露
  • B17:信息披露
  • B18:信息披露
  • B19:信息披露
  • B20:信息披露
  • B21:信息披露
  • B22:信息披露
  • B23:信息披露
  • B24:信息披露
  • B25:信息披露
  • B26:信息披露
  • B27:信息披露
  • B28:信息披露
  • B29:信息披露
  • B30:信息披露
  • B31:信息披露
  • B32:信息披露
  • B33:信息披露
  • B34:信息披露
  • B35:信息披露
  • B36:信息披露
  • B37:信息披露
  • B38:信息披露
  • B39:信息披露
  • B40:信息披露
  • B41:信息披露
  • B42:信息披露
  • B43:信息披露
  • B44:信息披露
  • B45:信息披露
  • B46:信息披露
  • B47:信息披露
  • B48:信息披露
  • B49:信息披露
  • B50:信息披露
  • B51:信息披露
  • B52:信息披露
  • B53:信息披露
  • B54:信息披露
  • B55:信息披露
  • B56:信息披露
  • B57:信息披露
  • B58:信息披露
  • B59:信息披露
  • B60:信息披露
  • B61:信息披露
  • B62:信息披露
  • B63:信息披露
  • B64:信息披露
  • B65:信息披露
  • B66:信息披露
  • B67:信息披露
  • B68:信息披露
  • B69:信息披露
  • B70:信息披露
  • B71:信息披露
  • B72:信息披露
  • B73:信息披露
  • B74:信息披露
  • B75:信息披露
  • B76:信息披露
  • 从战略高度打造中原第二经济增长极
  • 嗨,时间都去哪儿啦?
  • 商业银行存款终究还得转向差异化定价
  • 巴菲特的五十年不变
  • 避免资金大规模冻结
    新股发行亟待探寻新模式
  •  
    2015年3月4日   按日期查找
    A2版:评论 上一版  下一版
     
     
     
       | A2版:评论
    从战略高度打造中原第二经济增长极
    嗨,时间都去哪儿啦?
    商业银行存款终究还得转向差异化定价
    巴菲特的五十年不变
    避免资金大规模冻结
    新股发行亟待探寻新模式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 > >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400-820-0277) 。
     
    稿件搜索: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从战略高度打造中原第二经济增长极
    2015-03-04       来源:上海证券报      

      力促中部崛起是国家统筹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重要举措。做强区域内的各个经济区与城市群是最现实的路径。借鉴“轮辐外溢驱动理论”及模型,中原经济区需依托郑州,可从突破行政边界,选择优势核心区域落地入手,打造增长“双引擎”。借助当前工业4.0的发展浪潮实现弯道超车,在产业体系中适当超前引入新经济因素,着力培育新兴产业及产业链条的高附加值环节。通过辐射逐步实现彼此间融合,最终实现空间的均衡发展与经济层次升级。

      □宋健坤

      我国正进入新的发展阶段,新旧增长动力与发展方式正在转换与接续。为确保我国经济平稳进入“新常态”,后发的中部省份将扮演更加重要的角色。力促中部崛起是国家统筹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重要举措。中部是全国东中西部协调发展的纽带,是资源要素输送的必经要道。中部的发展决定国家经济战略能否实现“全国一盘棋”。尤其在新常态下,中原经济区肩负着“引领”中西部发展的历史使命。

      现实路径,是做强区域内的各个经济区与城市群。中原经济区的重要性不言而喻。通过在郑州西部打造中原第二增长极,与空港试验区一同构建起中原经济区的“双引擎”,进一步夯实郑州的核心城市地位,推动中原经济区的跨越式发展。但受产业结构与空间要素配置的双重制约,中原经济区的核心城市郑州远未发挥出应有的辐射带动作用,影响了中原经济区整体能级的提升。因此,中原经济区“强身健体”需从郑州入手。

      回顾当今世界区域经济竞争和发展的历程,城市群通常以大都市为核心,通过与周边城市间的紧密互动,发挥对区域经济的带动作用。美国大西洋沿岸城市群包括波士顿、纽约、费城、华盛顿、巴尔的摩等主要城市和卫星小镇,是世界上规模最大的城市群,其发展与纽约的兴起并与周边区域形成产业分工协同体系密切相关;日本太平洋沿岸城市群以及我国长三角城市群的形成,也是东京、大阪和上海等核心城市发挥带动作用的结果。

      中部崛起也应走强化大城市的核心作用、以城市群带动区域发展的道路。但从实际看,“强化郑州中心城市地位”作为中原城市群发展的首要任务之一,距离期望值还有很大差距。中原城市群具备支撑中部崛起的潜力。与中部地区其他城市群比较,中原城市群的经济总量及规上工业增加值均位居第一,其中地区生产总值超过1000亿的城市有7个,区域一体化发展空间广阔。但旨在引领中原经济区发展的中心城市——郑州,在产业、要素、社会发展等多个方面还无法起到足够的带动作用,这不仅制约了中原经济圈的发展规模和经济效能,也导致中原城市发展的“离心化”。

      最突出的问题是产业结构向高端升级步伐较慢。从2007-2012年,郑州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率不升反降,降幅达3.2个百分点;2012年,资源依托型的原材料工业在郑州市的制造业中的比重仍高达44.6%;除电子信息制造业之外,其他高加工度的、对区域工业化进程和产业结构升级有巨大推动力的装备制造业比重不高,占制造业比重几乎没有上升。而研发创新投入停滞不前,造成高技术产业发展缓慢,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仅为5%,进一步影响了郑州产业升级的脚步。空间方面的问题则突出表现在区域不均衡。目前郑州城市发展重心偏东,造成东西区域要素配置长期失衡。

      借鉴“轮辐外溢驱动理论”及模型,中原经济区需依托郑州核心城市,打造增长“双引擎”。轮辐外溢驱动模型,是对区域经济发展起全局性指导作用的理论框架,其原理和运作机理是:当一国或地区内的整个空间结构中同时存在多个相对独立的经济增长区时,选择培植并发展其中起支配地位的、最具潜力的、呈对应状态的一对作为增长极,由这对增长极分别承载并驱动各自的发展,通过辐射逐步实现彼此间融合,使这对增长极所覆盖的全部区域聚合成为一个整体,最终实现空间的均衡发展与经济层次升级。北京、上海等城市在区域空间布局中多注重增长极或产业带的培育,其背后的理论基础即“轮辐外溢驱动模型”。

      郑州空港试验区定位于中原经济区以及郑州经济未来的第一增长极。郑州空港试验区建设体现国家意志,是国家推动河南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战略部署,是强化郑州核心城市地位的战略选择。从现状来看,空港试验区的政策势能很强,但由于区域内要素配置机制尚不完善,土地、房产等要素价格上升过快,过早透支了区域投资价值,制约了政策的发挥空间,对产业落地和吸引人才不利;目前区域内以流通性服务业和组装型制造业为主,缺少先进制造业基础,产业增加值率较低,通过产业地理集聚形成产业集群仍需时间;对港澳台等外来投资的依赖度极高,作为拉动地区经济的“爆发点”需要漫长的等待过程,在短期内还无法真正支撑郑州的发展。将资源过度集中于空港风险过大,压力过大,带动效果不显著。

      因此,与空港试验区共同助力郑州与中原崛起,是提升郑州、进而提升中原经济区的现实路径。西部地区占郑州经济总量的三分之一,产业类型以传统产业为主,总量大,升级条件较差,依靠自我积累式的升级需要漫长过程,无法顺应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需要,必须通过外力推动,集聚新的产业要素并形成新的特色产业后,才能较快地发挥带动效应。打造第二增长极既有助于推动郑州区域协调发展,更可以通过产业资源的重新配置,打造郑州经济“升级版”,在整个中原经济区内树立示范作用。

      基于以上的分析,笔者建议在第二增长极内建设核心区,大力发展服务经济与平台经济,以制造业与服务业融合打造中原经济“升级版”。构建中原经济区第二增长极,打造“双引擎”,可从突破行政边界,选择优势核心区域落地入手,打造高端产业体系。

      第二增长极的空间范围应涵盖荥阳、上街以及巩义东部地区,通过突破行政边界,推动西部地区优势资源聚合。其中荥阳具备成为核心区的最佳区位、交通和产业基础等条件。将市政府等行政职能落于荥阳可以加快核心区发展进程。

      第二增长极的建设应密切结合当前新兴产业的发展动向。全球新工业革命正在重塑制造业的生产方式和产业形态。郑州应借助当前工业4.0的发展浪潮实现弯道超车。一方面,立足中原经济区和郑州的工业化发展基础,加快电子信息制造业等高加工度和高技术产业发展,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另一方面,在产业体系中适当超前引入新经济因素,积极追踪智能制造技术、分布式能源技术、物联网技术、互联网技术、大数据技术等先进技术进展,着力培育新兴产业及产业链条的高附加值环节。将具有战略性、先导性特征的高端产业作为引领西部增长极发展的加速动力,带动西部整个区域的产业升级。

      (作者系国家发改委低碳经济联盟城乡一体化专家委副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