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封面
  • 2:要闻
  • 3:两会特别报道
  • 4:新闻·市场
  • 5:新闻·财富管理
  • 6:新闻·公司
  • 7:新闻·公司
  • 8:新闻·公司
  • A1:上证观察家
  • A2:评论
  • A3:研究·宏观
  • A4:研究·市场
  • A5:数据·图表
  • A6:信息披露
  • A7:信息披露
  • A8:财富故事
  • B1:公司·信息披露
  • B2:股市行情
  • B3:市场数据
  • B4:信息披露
  • B5:信息披露
  • B6:信息披露
  • B7:信息披露
  • B8:信息披露
  • B9:信息披露
  • B10:信息披露
  • B11:信息披露
  • B12:信息披露
  • B13:信息披露
  • B14:信息披露
  • B15:信息披露
  • B16:信息披露
  • B17:信息披露
  • B18:信息披露
  • B19:信息披露
  • B20:信息披露
  • B21:信息披露
  • B22:信息披露
  • B23:信息披露
  • B24:信息披露
  • B25:信息披露
  • B26:信息披露
  • B27:信息披露
  • B28:信息披露
  • B29:信息披露
  • B30:信息披露
  • B31:信息披露
  • B32:信息披露
  • B33:信息披露
  • B34:信息披露
  • B35:信息披露
  • B36:信息披露
  • B37:信息披露
  • B38:信息披露
  • B39:信息披露
  • B40:信息披露
  • B41:信息披露
  • B42:信息披露
  • B43:信息披露
  • B44:信息披露
  • B45:信息披露
  • B46:信息披露
  • B47:信息披露
  • B48:信息披露
  • B49:信息披露
  • B50:信息披露
  • B51:信息披露
  • B52:信息披露
  • B53:信息披露
  • B54:信息披露
  • B55:信息披露
  • B56:信息披露
  • B57:信息披露
  • B58:信息披露
  • B59:信息披露
  • B60:信息披露
  • B61:信息披露
  • B62:信息披露
  • B63:信息披露
  • B64:信息披露
  • B65:信息披露
  • B66:信息披露
  • B67:信息披露
  • B68:信息披露
  • B69:信息披露
  • B70:信息披露
  • B71:信息披露
  • B72:信息披露
  • B73:信息披露
  • B74:信息披露
  • B75:信息披露
  • B76:信息披露
  • 从战略高度打造中原第二经济增长极
  • 嗨,时间都去哪儿啦?
  • 商业银行存款终究还得转向差异化定价
  • 巴菲特的五十年不变
  • 避免资金大规模冻结
    新股发行亟待探寻新模式
  •  
    2015年3月4日   按日期查找
    A2版:评论 上一版  下一版
     
     
     
       | A2版:评论
    从战略高度打造中原第二经济增长极
    嗨,时间都去哪儿啦?
    商业银行存款终究还得转向差异化定价
    巴菲特的五十年不变
    避免资金大规模冻结
    新股发行亟待探寻新模式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 > >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400-820-0277) 。
     
    稿件搜索: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巴菲特的五十年不变
    2015-03-04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余丰慧

      今年是“股神”沃伦·巴菲特执掌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50周年,他在公司网站上公布了长达43页的致股东公开信,除了常规的2014年报外,还特别展望了未来50年的公司前景。

      巴菲特一开言,全球大多数投资人都会竖起耳朵倾听。他每年的致股东信,是各国投资人细细阅读和研究的文献,今年因其对以他为核心的现任管理层执掌伯克希尔公司50周年的系统总结和梳理而更有了一层特别的意义。巴菲特始终对美国经济和未来充满信心,始终坚信美国市场化机制是其经济发展蓬勃不竭的原动力。2014年,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的子公司总计在生产设备上投入了创纪录的150亿美元,超过折旧费两倍多,其中约90%用在了美国国内。

      巴菲特的美国情怀,在2008年金融危机时期表现得淋漓尽致。2009年底,在“大衰退”的阴霾中,巴菲特收购柏灵顿北方圣达菲铁路公司(BNSF),“全副身家赌美国经济前景”。这是伯克希尔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一笔收购。查理和巴菲特向来认为,“赌”美国继续繁荣下去是确定性非常高的事。正是出于这种对美国经济制度的笃信,巴菲特多次在美国经济低谷时期成功抄底,获取巨大收益。巴菲特立足知根知底的美国本土投资、对美国经济前景和制度的笃信,值得所有瞻前顾后、犹豫不决、优柔寡断的投资者好好琢磨。

      巴菲特愿意将大量资金投入到不直接控制的企业中,这使他的公司与某些企业相比具有强大的优势,因为那些企业只愿意投资于能直接经营的产业,从而捆住了自己的手脚。巴菲特对直接经营和财务投资的灵活姿态为资金的妥善使用加上了双保险,汹涌的伯克希尔现金流总能找到用武之地。

      巴菲特在信中的一段话值得所有投资者沉思:对于伯克希尔来说,我们宁可去参股一家伟大的企业,也不愿意去绝对控股一家泛泛之辈。所谓宁要鲜桃一口,不要烂杏一筐。

      不过,在纯财务投资的同时,该控股收购、直接全盘接管公司时,巴菲特也毫不手软。其旗下的非保险类五家公司都是其收购和控股直接管理经营的,业绩都不俗。

      对于投资者关心的股票、国债等债券投资,巴菲特一贯奉行价值投资理念,力行实业投资。他说,股票价格的波动性总是会比现金等价物高得多。对绝大多数投资者来说,他们可以也应该在数十年的维度下投资,股价下跌并不重要。关注点应锁定在投资周期内获得显著增长的购买力。随着时间推移买入而建立的多元化的股票组合,将被证明风险比基于美元的证券要小得多。

      他恳切地说,从过去50年获得的一个反常规但不容辩驳的结论就是,投资于一个美国企业的组合比投资于比如美国国债等证券要安全得多,后者的价值与美元紧密关联。在再往前的半个世纪,包括了大萧条和两次世界大战的时段内,这一结论也是正确的。投资者应该关注这一历史。在某种程度上,在未来的一个世纪这几乎肯定会重演。

      巴菲特苦口婆心地说,几十年前,他的老师本·格雷厄姆(Ben Graham)就准确指出了投资失败的根源,格雷厄姆引用了一句莎士比亚名剧中的台词:“错,不在我们的星运,而在于我们自身。”炒股就像击鼓传花,财富只是再分配而没有增加。结局始终是,金钱从容易受骗的人手中转移至善于欺骗者手中,而受害者总是不乏其人。

      因此,提升公司内在价值,以股东利益为中心创造最大回报,巴菲特有其特别的具体经验和标准:第一,持续改善我们众多子公司的基本盈利能力;第二,通过补强型收购进一步提升它们的盈利;第三,从我们投资对象的增长中获益;第四,当伯克希尔股价大幅低于内在价值时回购股份;第五,偶尔进行大规模收购。尝试通过增发伯克希尔股份让你的收益最大化,不过这种做法只偶尔为之。这几条也许值得所有投资者和企业在经营决策中参考。

      财政耐久力要求一家公司在任何情况下都能保持大规模且可靠的盈利流、大量流动资产和没有重大的近期内现金必需三种能力。忽视最后一点,通常将导致公司爆发预期外的问题:很多情况下,盈利企业的CEO们觉得他们总能对到期的债务再融资,无论其额度有多大。2008年至2009年,许多公司管理层就领教了这种思维方式的危险性。“现金为王”,永远要铭记。一旦宏观经济出了麻烦,再健康的公司出现流动性危机,都很难再融资。

      今年84岁的巴菲特谈起他的接替者,特别提到了一条:应具备一种能摆脱那些肤浅商业理论的特别能力。这些老生常谈的商业理论充斥着傲慢武断、官僚主义和故步自封的色彩。一旦这些理论滋生蔓延,再伟大的公司也将垮掉。所以,巴菲特的箴言是:“市场预言家只会充实你的耳朵,却不会充实你的钱袋。”马云也说过,搞企业不能听经济学家的,似乎如出一辙。这些年来,互联网新经济新金融正在颠覆世界经济的所有方面。在新经济新金融面前,所有的经济学家包括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的经济理论都已落伍和过时。若按过去或现有大学教材里的经济理论来指导经济实践,你想会是什么结果?(作者系资深市场评论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