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封面
  • 2:要闻
  • 3:焦点
  • 4:新闻·市场
  • 5:新闻·财富管理
  • 6:新闻·公司
  • 7:新闻·公司
  • 8:新闻·公司
  • A1:上证观察家
  • A2:评论
  • A3:研究·宏观
  • A4:研究·市场
  • A5:研究·财富
  • A6:数据·图表
  • A7:书评
  • A8:财富故事
  • B1:信息披露
  • B2:股市行情
  • B3:市场数据
  • B4:信息披露
  • B5:信息披露
  • B6:信息披露
  • B7:信息披露
  • B8:信息披露
  • B9:信息披露
  • B10:信息披露
  • B11:信息披露
  • B12:信息披露
  • B13:信息披露
  • B14:信息披露
  • B15:信息披露
  • B16:信息披露
  • B17:信息披露
  • B18:信息披露
  • B19:信息披露
  • B20:信息披露
  • B21:信息披露
  • B22:信息披露
  • B23:信息披露
  • B24:信息披露
  • B25:信息披露
  • B26:信息披露
  • B27:信息披露
  • B28:信息披露
  • B29:信息披露
  • B30:信息披露
  • B31:信息披露
  • B32:信息披露
  • B33:信息披露
  • B34:信息披露
  • B35:信息披露
  • B36:信息披露
  • B37:信息披露
  • B38:信息披露
  • B39:信息披露
  • B40:信息披露
  • B41:信息披露
  • B42:信息披露
  • B43:信息披露
  • B44:信息披露
  • B45:信息披露
  • B46:信息披露
  • B47:信息披露
  • B48:信息披露
  • B49:信息披露
  • B50:信息披露
  • B51:信息披露
  • B52:信息披露
  • B53:信息披露
  • B54:信息披露
  • B55:信息披露
  • B56:信息披露
  • B57:信息披露
  • B58:信息披露
  • B59:信息披露
  • B60:信息披露
  • B61:信息披露
  • B62:信息披露
  • B63:信息披露
  • B64:信息披露
  • B65:信息披露
  • B66:信息披露
  • B67:信息披露
  • B68:信息披露
  • B69:信息披露
  • B70:信息披露
  • B71:信息披露
  • B72:信息披露
  • B73:信息披露
  • B74:信息披露
  • B75:信息披露
  • B76:信息披露
  • B77:信息披露
  • B78:信息披露
  • B79:信息披露
  • B80:信息披露
  • B81:信息披露
  • B82:信息披露
  • B83:信息披露
  • B84:信息披露
  • B85:信息披露
  • B86:信息披露
  • B87:信息披露
  • B88:信息披露
  • B89:信息披露
  • B90:信息披露
  • B91:信息披露
  • B92:信息披露
  • B93:信息披露
  • B94:信息披露
  • B95:信息披露
  • B96:信息披露
  • B97:信息披露
  • B98:信息披露
  • B99:信息披露
  • B100:信息披露
  • 中日韩领导人齐声促谈三边自贸协定
  • 10月财新PMI大幅回升
    实体经济压力减缓
  • 高端装备技术半数获突破
  • 变化中的纽带
  • 大宗商品信心抬头 下月或迎荣枯拐点
  •  
    2015年11月3日   按日期查找
    2版:要闻 上一版  下一版
     
     
     
       | 2版:要闻
    中日韩领导人齐声促谈三边自贸协定
    10月财新PMI大幅回升
    实体经济压力减缓
    高端装备技术半数获突破
    变化中的纽带
    大宗商品信心抬头 下月或迎荣枯拐点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 > >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400-820-0277) 。
     
    稿件搜索: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中日韩领导人齐声促谈三边自贸协定
    2015-11-03       来源:上海证券报      

    日方态度成为关键因素 三国经贸合作展现新动向

      时隔三年,中日韩三国领导人会议机制再次启动,或将加快中日韩自贸区谈判进程。由于中韩今年6月1日已经签署了自贸协定,因此日本成为达成中日韩自贸区的关键因素。中日韩三国国内生产总值和对外贸易额合计均占世界20%以上,建立中日韩自贸区是三国经贸发展的必然取向,有助于充分发挥三国间的产业互补性

      ⊙记者 赵静 ○编辑 谷子

      

      时隔三年,中日韩领导人会议机制再次启动。

      这次三国领导人在韩国首尔谋面,或将加快中日韩自贸区谈判进程:李克强总理表示,要力争早日结束中日韩自贸区和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谈判。朴槿惠称,三国应加快韩中日自贸区谈判进程。安倍晋三也表示,三国应在签署投资协定的基础上,积极推进自贸区谈判。

      中日韩自贸协定谈判启动,是在2012年11月在柬埔寨举行的中日韩三国经贸部长会议上宣布的。随后,中日韩进行了八轮FTA谈判,其中中韩自贸协定率先达成。12月将在日本举行第九轮谈判。

      

      日方态度成为关键因素

      由于中韩已经在今年6月1日正式签署了自贸协定,因此日本成为达成中日韩自贸区的关键因素。

      虽然美国广播公司(ABC)曾撰文称“日本是否会和周边国家保持良好关系还有待观望”,但安倍晋三在韩期间的对自贸区的几次表态有点出人意料。

      在中日韩峰会上,安倍晋三表示,三国自贸区建设对促进东亚合作有重要意义,希望三国经贸合作关系得到进一步加强。在三国领导人共同会见记者时,他又说,应加快推进自贸区谈判,进一步推动三国和东亚区域合作。在工商峰会上,安倍再度表示,三国应在签署投资协定的基础上,积极推进自贸区谈判,进一步促进地区贸易、投资和互联互通,发挥三国合作对亚洲经济发展的引领作用。

      对此,商务部研究院国际市场研究部副主任白明评论道:韩、日在商品品性、贸易服务方面本就存在较大重叠,特别是中韩自贸区的建立,韩国已经在与日本的竞争中占据了优势地位。

      “中韩之间在贸易上的互惠互利必然会对日本商品进入中国市场造成冲击,日本如果还不把自己纳入中韩的体系中,将势必与东北亚地区的主流贸易产生脱节,这是日本所不能接受的。”白明说。

      也有专家指出,中韩在经贸领域的先行一步也为促进中日韩自贸协定的达成做出了示范效应。

      自中日韩领导人会议于1999年召开以来,中日韩内部贸易在过去的16年里,年均增速12%。目前,中国已是韩日最大贸易伙伴,日本是中国第二大贸易国、第一大投资来源国,韩国是中国第三大贸易国和投资来源国。

      正如李克强总理所说,随着三国经济持续发展和产业结构不断调整,经济互补性不会削弱只会增强,合作的空间不会缩小只会扩大。

      

      RCEP有望成为前奏

      在经济都面临下行压力的背景下,有利于中日韩尽早达成自贸区和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

      李克强总理在韩告诉三国工商领导人,中方愿与韩日共同努力,加快中日韩自贸区谈判进程,力争早日达成全面、高水平、利益平衡的自贸协定,为区域贸易发展提供强大动力。中方也愿意加快推动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RCEP)谈判进程,力争早日结束谈判。

      而RCEP有望成为三国达成自贸区的前奏。

      此前有媒体报道,参与RCEP谈判的16国代表于10月12日在韩国召开会议。该协议谈判已进入关键阶段,有望于今年年底前结束。

      “由于RCEP的范围内包含有日本,因此,RCEP如果有望在年底前达成,而且RCEP和日本已经接受的TPP都是水准较高的贸易协定,那么日本在RCEP内能够接受的条件,在中日韩自贸谈判中也是应该能够接受的。”对外经贸大学国际经济研究院副院长庄芮对上证报记者说。

      事实上,中日韩自贸区的达成是三国经贸发展的必然取向。

      商务部发言人沈丹阳曾如此评述:中日韩三国国内生产总值和对外贸易额合计均占世界20%以上。建立中日韩自贸区有助于充分发挥三国间的产业互补性,挖掘提升三国贸易投资水平潜力,促进区域价值链进一步融合。

      

      关注三国经贸合作新方向

      不管中日韩自贸区和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何时达成,但三国的经贸合作方向在这次领导人峰会上得到响应,即环保、创新、国际产能合作等可望成为三方合作新增长点。

      创新的对接。李克强总理表示,三国应探讨在移动互联网、云计算、智慧城市、大数据等领域加强联合研发等合作,三国在机器人、生物技术、大数据、电子商务等领域合作契合面广,此次中韩决定在中国中西部建立创新创业园,为合作创新搭建平台,这也可以为三国经济创新发展提供新的动力。

      绿色发展领域的合作。李克强总理指出,节能环保产业蕴藏着巨大商机,中方愿与韩日促进新能源产业合作,愿意加强环境合作,希望三方共同建设好中国河北曹妃甸工业园和大连循环产业经济区,使之成为三国绿色发展合作新样板。

      国际产能合作也将成为三方合作新领域。李总理说,中国愿将工业体系完整、装备制造集成和施工建设能力强、性价比好的优势与韩日高端技术相结合,同周边国家发展需求相对接,重点在基础设施建设、工程机械、建材、电力等领域开展国际产能合作,打造三方合作新品牌,为各自发展和区域经济增长以及全球经济复苏增添新动力。

      奥运经济也可望再掀波澜。李克强称,三国将迎来2018年平昌冬奥会、2020年东京奥运会和2022年北京张家口冬奥会,工商界可抓住机遇打好奥运经济这张合作牌。

      数据显示,中日韩三国经济总量占亚洲的2/3以上,去年三国贡献了亚洲经济增量的70%和世界经济增量的36%。而中日韩相互投资占三国对外投资总额的比重仅为5%左右,这也显示还有很大的潜力可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