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封面
  • 2:要闻
  • 3:焦点
  • 4:新闻·市场
  • 5:新闻·财富管理
  • 6:新闻·公司
  • 7:新闻·公司
  • 8:新闻·公司
  • A1:上证观察家
  • A2:评论
  • A3:研究·宏观
  • A4:研究·市场
  • A5:研究·财富
  • A6:数据·图表
  • A7:书评
  • A8:财富故事
  • B1:信息披露
  • B2:股市行情
  • B3:市场数据
  • B4:信息披露
  • B5:信息披露
  • B6:信息披露
  • B7:信息披露
  • B8:信息披露
  • B9:信息披露
  • B10:信息披露
  • B11:信息披露
  • B12:信息披露
  • B13:信息披露
  • B14:信息披露
  • B15:信息披露
  • B16:信息披露
  • B17:信息披露
  • B18:信息披露
  • B19:信息披露
  • B20:信息披露
  • B21:信息披露
  • B22:信息披露
  • B23:信息披露
  • B24:信息披露
  • B25:信息披露
  • B26:信息披露
  • B27:信息披露
  • B28:信息披露
  • B29:信息披露
  • B30:信息披露
  • B31:信息披露
  • B32:信息披露
  • B33:信息披露
  • B34:信息披露
  • B35:信息披露
  • B36:信息披露
  • B37:信息披露
  • B38:信息披露
  • B39:信息披露
  • B40:信息披露
  • B41:信息披露
  • B42:信息披露
  • B43:信息披露
  • B44:信息披露
  • B45:信息披露
  • B46:信息披露
  • B47:信息披露
  • B48:信息披露
  • B49:信息披露
  • B50:信息披露
  • B51:信息披露
  • B52:信息披露
  • B53:信息披露
  • B54:信息披露
  • B55:信息披露
  • B56:信息披露
  • B57:信息披露
  • B58:信息披露
  • B59:信息披露
  • B60:信息披露
  • B61:信息披露
  • B62:信息披露
  • B63:信息披露
  • B64:信息披露
  • B65:信息披露
  • B66:信息披露
  • B67:信息披露
  • B68:信息披露
  • B69:信息披露
  • B70:信息披露
  • B71:信息披露
  • B72:信息披露
  • B73:信息披露
  • B74:信息披露
  • B75:信息披露
  • B76:信息披露
  • B77:信息披露
  • B78:信息披露
  • B79:信息披露
  • B80:信息披露
  • B81:信息披露
  • B82:信息披露
  • B83:信息披露
  • B84:信息披露
  • B85:信息披露
  • B86:信息披露
  • B87:信息披露
  • B88:信息披露
  • B89:信息披露
  • B90:信息披露
  • B91:信息披露
  • B92:信息披露
  • B93:信息披露
  • B94:信息披露
  • B95:信息披露
  • B96:信息披露
  • B97:信息披露
  • B98:信息披露
  • B99:信息披露
  • B100:信息披露
  • 11月行情开局不利 题材炒作集体退潮
  • 行情升级转向塑造新蓝筹
  • 上证50ETF期权每日行情
  • 过剩产能出清品种或迎来机会
  • 巨量换手 新城B昨谢幕
  • 各路资本争相埋伏保险股 押注未来“确定性增长”
  •  
    2015年11月3日   按日期查找
    4版:新闻·市场 上一版  下一版
     
     
     
       | 4版:新闻·市场
    11月行情开局不利 题材炒作集体退潮
    行情升级转向塑造新蓝筹
    上证50ETF期权每日行情
    过剩产能出清品种或迎来机会
    巨量换手 新城B昨谢幕
    各路资本争相埋伏保险股 押注未来“确定性增长”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 > >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400-820-0277) 。
     
    稿件搜索: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各路资本争相埋伏保险股 押注未来“确定性增长”
    2015-11-03       来源:上海证券报      

      各路资本争相埋伏保险股

      押注未来“确定性增长”

      ⊙记者 卢晓平 黄蕾 ○编辑 颜剑

      

      在不确定中寻找确定性的投资机会,这是近期大盘震荡调整格局下,大部分投资者的实操策略。在上市公司整体业绩增速式微的大环境下,保险板块前三季持续两位数的净利正增长,引来各路资本争相布局——前有证金汇金、后有公募私募,一致性可谓空前。

      全年保险业高增长已无悬念,眼光老辣的机构投资者或许在此基本预判上看得更远。有机构投资者毫不讳言,他们看到了保险行业未来的高成长性,这一切都基于商业保险在社会保障体系中,将成为支柱力量的长期视角。

      在经历了A股三季度的剧烈震荡后,证金汇金持股情况备受市场关注。根据上市保险公司三季报的披露,四巨头齐获证金、汇金青睐。

      其中,证金分别持有中国人寿、中国平安、中国太保、新华保险总股本的1.92%、2.99%、2.99%、2.99%;汇金分别持有上述四巨头总股本的0.42%、2.65%、1.22%、32.24%。与此同时,来自公募、私募行业的信息所显示,保险板块的投资价值也逐渐受到他们的关注。

      作为大市值蓝筹的保险板块同时进入各路机构投资者的视线,这在历史上其实并不多见。多家主流投行研究人员近日在公开场合提及看好保险股的原因:一是低利率环境下保险产品吸引力提升,行业全年业绩高增长将是大概率事件;二是保险资金投资渠道领域不断拓宽,投资能力更加有得放矢。

      循着这两条逻辑,各路资本相继瞄上保险行业的真相,也自然浮出水面。

      首先,政策红利集中来袭。无论是从监管部门的公开表态,还是记者从市场一线获知的最近消息,均指向2015年将是保险新“国十条”发布后的配套政策集中释放期,商业保险发展迎来政策环境最好阶段。尤其是涉及税收优惠政策部分,将成为撬动保费高增长的最大杠杆,可带来年均百亿甚至千亿的保费收入增量。

      其次,保险投资领域全部打通后,保险资金收益率步入稳定上升期,不再如过去般大起大落。而随着保险资金海外投资步伐加快,整个投资格局将发生质的转变——从过去单一币种依赖A股到多币种多资产,多样化战略的资金配置将带领保险资金迈向一个全新的收益阶段。

      事实上,前述论及的两个观点,在保险业甚至投资界都已达成共识。或许,眼光老辣的机构投资者看到的不止于这个层面。一家机构投资者人士直言,将考虑把保险板块作为长期资产进行配置,而这一切都基于在中国社会保障体系、促进经济提质增效升级中,保险业将成为支柱力量的长期视角。

      我国的社会养老问题日益严峻,民众对医疗健康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在此情况下,中国未来保障体系的改革方向,必然会强化商业保险的生力军作用。而从国际上其他国家的发展经验来看,在这过程中,商业保险公司扮演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因此,出于构建可持续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的目标,政府必然对保险业提供持续且有力的支持,以使其能够分担政府的压力。不难预见,在税收等政策支持下的中国保险业,将改变之前的粗放、波折的发展模式而进入健康持续发展的快车道。

      不过长期趋势向好,不代表短期无压力。于保险业而言,低利率是把“双刃剑”,一方面提升了保险产品的相对吸引力,另一方面却加大了保险资金中长期的配置压力,考验保险公司资产负债匹配能力。虽然在偿付能力监管之下,保险行业短期不存在利差损风险,但仍需要保险公司做好产品结构转型、优化资产配置结构以及资产负债匹配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