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封面
  • 2:要闻
  • 3:焦点
  • 4:新闻·市场
  • 5:新闻·财富管理
  • 6:新闻·公司
  • 7:新闻·公司
  • 8:新闻·公司
  • A1:上证观察家
  • A2:评论
  • A3:研究·宏观
  • A4:研究·市场
  • A5:研究·财富
  • A6:数据·图表
  • A7:书评
  • A8:财富故事
  • B1:信息披露
  • B2:股市行情
  • B3:市场数据
  • B4:信息披露
  • B5:信息披露
  • B6:信息披露
  • B7:信息披露
  • B8:信息披露
  • B9:信息披露
  • B10:信息披露
  • B11:信息披露
  • B12:信息披露
  • B13:信息披露
  • B14:信息披露
  • B15:信息披露
  • B16:信息披露
  • B17:信息披露
  • B18:信息披露
  • B19:信息披露
  • B20:信息披露
  • B21:信息披露
  • B22:信息披露
  • B23:信息披露
  • B24:信息披露
  • B25:信息披露
  • B26:信息披露
  • B27:信息披露
  • B28:信息披露
  • B29:信息披露
  • B30:信息披露
  • B31:信息披露
  • B32:信息披露
  • B33:信息披露
  • B34:信息披露
  • B35:信息披露
  • B36:信息披露
  • B37:信息披露
  • B38:信息披露
  • B39:信息披露
  • B40:信息披露
  • B41:信息披露
  • B42:信息披露
  • B43:信息披露
  • B44:信息披露
  • B45:信息披露
  • B46:信息披露
  • B47:信息披露
  • B48:信息披露
  • B49:信息披露
  • B50:信息披露
  • B51:信息披露
  • B52:信息披露
  • B53:信息披露
  • B54:信息披露
  • B55:信息披露
  • B56:信息披露
  • B57:信息披露
  • B58:信息披露
  • B59:信息披露
  • B60:信息披露
  • B61:信息披露
  • B62:信息披露
  • B63:信息披露
  • B64:信息披露
  • B65:信息披露
  • B66:信息披露
  • B67:信息披露
  • B68:信息披露
  • B69:信息披露
  • B70:信息披露
  • B71:信息披露
  • B72:信息披露
  • B73:信息披露
  • B74:信息披露
  • B75:信息披露
  • B76:信息披露
  • B77:信息披露
  • B78:信息披露
  • B79:信息披露
  • B80:信息披露
  • B81:信息披露
  • B82:信息披露
  • B83:信息披露
  • B84:信息披露
  • B85:信息披露
  • B86:信息披露
  • B87:信息披露
  • B88:信息披露
  • B89:信息披露
  • B90:信息披露
  • B91:信息披露
  • B92:信息披露
  • B93:信息披露
  • B94:信息披露
  • B95:信息披露
  • B96:信息披露
  • B97:信息披露
  • B98:信息披露
  • B99:信息披露
  • B100:信息披露
  • 11月行情开局不利 题材炒作集体退潮
  • 行情升级转向塑造新蓝筹
  • 上证50ETF期权每日行情
  • 过剩产能出清品种或迎来机会
  • 巨量换手 新城B昨谢幕
  • 各路资本争相埋伏保险股 押注未来“确定性增长”
  •  
    2015年11月3日   按日期查找
    4版:新闻·市场 上一版  下一版
     
     
     
       | 4版:新闻·市场
    11月行情开局不利 题材炒作集体退潮
    行情升级转向塑造新蓝筹
    上证50ETF期权每日行情
    过剩产能出清品种或迎来机会
    巨量换手 新城B昨谢幕
    各路资本争相埋伏保险股 押注未来“确定性增长”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 > >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400-820-0277) 。
     
    稿件搜索: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巨量换手 新城B昨谢幕
    2015-11-03       来源:上海证券报      

      ⊙记者 孙忠 ○编辑 颜剑

      

      周一,随着“B转A”的推进,新城B迎来最后一个交易日。在多空信息轮番博弈中,新城B高位巨量换手,最终小幅收阴。市场对于转换为A股后的走势,存在一定分歧。不过,新城控股未来发展模式仍有不少看点。

      根据公司公告,由于此次换股吸收合并的现金选择权实施股权登记日为11月5日,B股最后交易日定为11月2日。因此周一成为新城B的最后一个交易日。

      由于是第二例B转A案例,新城B上周领涨B股,上周五封于涨停。同时新城B股价处于历史高位,仅有少量套牢盘,因此在“B转A”利好的推动下,市场普遍预期周一仍会高开高走。

      不过,其周一走势颇为纠结。仅有短暂时间,股价站上开盘价,其余时间压力重重。

      “周一的抛盘很重。”海通证券分析师张崎认为,仅上午一个小时交易量已经达到了上周五的总成交,说明市场分歧很大。

      股价高位震荡,原因重重。“B股市场存在相当多的专业投资者,由于换汇额度限制等诸多问题,其并不愿意换为A股。”一家券商人士表示。更进一步而言,由于新城B近期大涨,其转股A股,获利空间也难以判定。

      根据新城“B转A”方案,新城控股A股每股发行价9.82元,新城B转换为新城控股的比例为0.827。而新城B股价周一成交均价在2.24美元。

      “这就意味着,新城控股A股必须涨至17元附近,才能保障不亏。市场资金显然对此定价有些分歧。”海通证券分析师张崎表示。不仅如此,截至目前,新城控股A股上市首日涨跌规则仍未明确。

      更令投资者担心的是,与新城控股换股吸收合并方案类似的“温氏股份”上市后表现实际不佳。

      温氏股份通过对大华农进行换股吸收合并实现上市。周一其开盘创出新高后,便连续触及熔断机制,一路走低,挫伤了市场人气。温氏股份周一最高价75元,而收盘价为55.31元。

      “温氏股份开盘仅有少量成交,便向下连续触及熔断机制,这也打击了新城股东对于B转A的热情。”张崎认为。受此影响,新城B午盘后,一度下跌超过4.5%。最终新城B收报于2.216美元。

      不过,不少新城B股专业投资者仍十分看好新城控股未来的发展。

      “公司处于房地产行业,不过其发展势头很好,兼具了万达与万科两者的优点。”一位持有新城B十年的专业投资者认为,新城控股已经跻身国内房地产一线企业,其自身发展也颇具特色。

      广发证券认为,新城控股已经形成了以上海为中枢、长三角为核心,并向珠三角、环渤海和中西部地区扩张的“1+3”战略布局。未来借助资本市场的力量,公司将有能力成为布局全国大型房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