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封面
  • 2:焦点
  • 3:要闻
  • 4:公司
  • 5:市场
  • 6:市场
  • 7:评论
  • 8:艺术资产
  • 9:信息披露
  • 10:信息披露
  • 11:信息披露
  • 12:信息披露
  • 13:信息披露
  • 14:信息披露
  • 15:信息披露
  • 16:信息披露
  • 17:信息披露
  • 18:信息披露
  • 19:信息披露
  • 20:信息披露
  • 21:信息披露
  • 22:信息披露
  • 23:信息披露
  • 24:信息披露
  • 25:信息披露
  • 26:信息披露
  • 27:信息披露
  • 28:信息披露
  • 29:信息披露
  • 30:信息披露
  • 31:信息披露
  • 32:信息披露
  • 33:信息披露
  • 34:信息披露
  • 35:信息披露
  • 36:信息披露
  • 37:信息披露
  • 38:信息披露
  • 39:信息披露
  • 40:信息披露
  • 41:信息披露
  • 42:信息披露
  • 43:信息披露
  • 44:信息披露
  • 45:信息披露
  • 46:信息披露
  • 47:信息披露
  • 48:信息披露
  • A1:基金周刊
  • A2:基金·基金一周
  • A3:基金·市场
  • A4:基金·投资
  • A5:基金·视点
  • A6:基金·特别报道
  • A7:基金·互动
  • A8:基金·封面文章
  • A10:基金·海外
  • A11:基金·投资者教育
  • A12:基金·投资者教育
  • A13:基金·专访
  • A14:基金·专访
  • A15:基金·专访
  • A16:基金·人物
  • 读懂总理经济公开课
  • 10月外汇储备环比增加114亿美元
  • 10月外贸跌幅加大 全年增速转正无望
  • 重组停牌原则上最长五个月
  • 南方基金:IPO重启恰逢其时意在长远
  • 社科院:三季度上市公司
    景气指数微幅回落
  •  
    2015年11月9日   按日期查找
    3版:要闻 上一版  下一版
     
     
     
       | 3版:要闻
    读懂总理经济公开课
    10月外汇储备环比增加114亿美元
    10月外贸跌幅加大 全年增速转正无望
    重组停牌原则上最长五个月
    南方基金:IPO重启恰逢其时意在长远
    社科院:三季度上市公司
    景气指数微幅回落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 > >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400-820-0277) 。
     
    稿件搜索: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南方基金:IPO重启恰逢其时意在长远
    2015-11-09       来源:上海证券报      

      

      11月6日下午的证监会例行记者见面会上提出了IPO重启,南方基金认为,此次IPO重启恰逢其时且意在长远。

      

      首先,对于IPO重启的时机选择,南方基金认为恰逢其时。

      近期A股恐慌情绪大幅收敛,市场逐渐回归正常状态。市场经历6月中旬到8月底的异常波动后,投资者信心脆弱,恐慌情绪时常发酵。管理层及时出台多项维护市场稳定和信心的政策措施,效果显著,上证综指已从8月的底部反弹了26%,两市已经有两个月不再出现千股跌停的现象。

      A股各方面也都呈现出正常化的特征,场外配资已基本清理完毕、融资融券余额恢复增长、证券经纪业务结算金已底部企稳、公募基金大额赎回现象减少、两市成交金额不断回升。鉴于,四季度经济将可能在各项稳增长政策支持下有所企稳、人民币汇率依靠强大的外汇储备实力趋于稳定、外汇储备5个月后重现环比增长、各项改革措施提升投资者风险偏好、市场利率快速下行凸显权益资产相对投资价值,南方基金认为A股已经走出大幅波动的非常时期,市场恢复正常化恰逢其时。

      

      其次,重启IPO恢复证券市场正常的融资功能,同时优化IPO申购制度意在长远。

      注册制将在降低中小企业融资成本、为万众创业大众创新提供有力的资金支持,为我国的经济转型提供不可忽视的助力。众所周知,创新创业都需要大量的资金支持,而无论以贷款为主要方式的间接融资或者发行债券为代表的直接融资对于中小企业融资难和万众创业大众创新的支持力度都是极为有限的。而股票市场的价值发现功能并不局限于企业当前或者过去的财务表现,更着眼于未来的发展,是创新创业者最好的资金支持渠道。

      从资本市场良性发展的角度,投资和融资是资本市场最核心的两大功能,没有IPO融资功能的市场是不健全,没有IPO输送的符合转型方向、未来可能高速成长的上市公司,投资者要实现资本的长期稳健增值也将是没有基础的。进一步优化IPO制度,有利于A股的长期健康发展,为最终实施注册制奠定坚实基础。前面几轮新股发行制度改革,已经使A股的IPO制度不断进步,逐渐靠近成熟市场的发行体系。近1年半来在实际操作中仍发现一些亟需进一步优化的地方,管理层综合考虑了市场各方面意见和建议,就重点解决巨额资金打新、简化发行审核条件、保荐机构先行赔付制度等事项,提出了进一步改革完善新股发行制度的政策措施。这些措施有利于降低新股发行对货币市场的冲击,减少投资者因为打新冻资而卖出老股筹集资金的现象;降低了中小企业发行的负担,有利于创新型中小企业的上市;完善了投资者保护体系,增强了资本市场的投资功能;综合看,将有利于提升大众创业热情,培育社会创新环境,同时也有利于降低企业资产负债率,是十三五规划的重要落实举措,是具有举足轻重作用的改革措施。

      

      最后,IPO重启并不足以改变市场运行的方向,我们对后市仍充满信心。

      短期来看,IPO重启不是利空,它代表A股市场进一步回归正常化,认为IPO重启是利空的观点有失偏颇。回顾历史,我们常常能看到IPO重启后,资本市场继续实现大牛市的情形,例如2006年6月IPO重启后,上证综指从1600点左右继续上涨到6124点;2014年1月IPO重启后,上证综指从2000点左右见到底部上涨到5178点,由此可见,IPO重启和市场下跌相关性极弱。而从资金分流角度看,IPO虽造成一定分流,但其影响程度有限,重启IPO将逆转市场的逻辑更加难以成立。2014年-2015年的IPO融资总额为669亿、1466亿,低于同期市场的印花税,更低于上市公司每年高达8000亿的分红水平,和再融资的每年7000亿到8000亿的水平相比,供给增加并不严重。同时,6月中旬以来再融资从未间断,但市场却已从底部反弹了26%,足以说明投资者信心远比IPO的融资分流更加具有决定性。同时,本次IPO重启后一个重要的改变是不需要再预缴全款,减少了打新资金的占用,对于市场的资金压力无疑是大为减轻,新股发行不会再像5-6月份时动辄冻结数万亿的资金。而年底前仍按原制度恢复发行的28家公司,短期分流资金也较为有限,按这些公司原先募资计划,分流资金合计仅116亿元,管理层也已经考虑在年底两个月中基本平均分布,冲击微乎其微;即使考虑冻结资金扰动问题,由于发行数量和募资金额比5-6月是大幅减少,冻结资金估计只有5000亿左右,环比5-6月大幅改善。

      长期来看,改革红利和创新红利将帮助中国突破中等收入陷阱,资本市场慢牛行情可期。尽管人口数量红利和WTO红利在减弱,中国经济将由高速增长阶段逐步过渡到中高速增长阶段,但在众多改革红利、人口素质红利和技术管理创新红利可以挖掘的背景下,中国经济有望进入新常态,依靠产业转型升级、依靠服务业做大做强、依靠一带一路等诸多措施,实现质量更高,增速更加能持续的增长。而A股市场也将充分分享中国新一轮经济增长的成果,上市公司ROE将有所回升,叠加一定的外延成长,或将给投资者带来可观的投资回报。南方基金对中国改革和经济、A股市场中长期走势均持乐观态度,将一如既往坚守价值投资理念,注重公司质地和未来成长空间,未来一段时间,我们看好大盘蓝筹、互联网+、国企改革和一带一路等符合国家转型方向、未来业绩增长空间较大的主题和行业。(CI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