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封面
  • 2:焦点
  • 3:要闻
  • 4:公司
  • 5:市场
  • 6:市场
  • 7:评论
  • 8:艺术资产
  • 9:信息披露
  • 10:信息披露
  • 11:信息披露
  • 12:信息披露
  • 13:信息披露
  • 14:信息披露
  • 15:信息披露
  • 16:信息披露
  • 17:信息披露
  • 18:信息披露
  • 19:信息披露
  • 20:信息披露
  • 21:信息披露
  • 22:信息披露
  • 23:信息披露
  • 24:信息披露
  • 25:信息披露
  • 26:信息披露
  • 27:信息披露
  • 28:信息披露
  • 29:信息披露
  • 30:信息披露
  • 31:信息披露
  • 32:信息披露
  • 33:信息披露
  • 34:信息披露
  • 35:信息披露
  • 36:信息披露
  • 37:信息披露
  • 38:信息披露
  • 39:信息披露
  • 40:信息披露
  • 41:信息披露
  • 42:信息披露
  • 43:信息披露
  • 44:信息披露
  • 45:信息披露
  • 46:信息披露
  • 47:信息披露
  • 48:信息披露
  • A1:基金周刊
  • A2:基金·基金一周
  • A3:基金·市场
  • A4:基金·投资
  • A5:基金·视点
  • A6:基金·特别报道
  • A7:基金·互动
  • A8:基金·封面文章
  • A10:基金·海外
  • A11:基金·投资者教育
  • A12:基金·投资者教育
  • A13:基金·专访
  • A14:基金·专访
  • A15:基金·专访
  • A16:基金·人物
  • 读懂总理经济公开课
  • 10月外汇储备环比增加114亿美元
  • 10月外贸跌幅加大 全年增速转正无望
  • 重组停牌原则上最长五个月
  • 南方基金:IPO重启恰逢其时意在长远
  • 社科院:三季度上市公司
    景气指数微幅回落
  •  
    2015年11月9日   按日期查找
    3版:要闻 上一版  下一版
     
     
     
       | 3版:要闻
    读懂总理经济公开课
    10月外汇储备环比增加114亿美元
    10月外贸跌幅加大 全年增速转正无望
    重组停牌原则上最长五个月
    南方基金:IPO重启恰逢其时意在长远
    社科院:三季度上市公司
    景气指数微幅回落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 > >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400-820-0277) 。
     
    稿件搜索: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10月外贸跌幅加大 全年增速转正无望
    2015-11-09       来源:上海证券报      

      ⊙记者 赵静 ○编辑 谷子

      

      海关总署昨日发布10月进出口统计数据显示,10月进出口总值2.06万亿元,下降9%。1-10月,我国进出口总值19.93万亿元,同比下降8.1%。这是继1-9月下降7.9%之后再度改写纪录。

      商务部研究院国际市场研究部副主任白明对上证报记者表示,可以预见,全年外贸数据基本已无望由负转正,只能寄望于全年降幅尽可能缩小。

      “1-10月的进出口总值下降8.1%,乘以10个月就是81%,剩下的两个月内,只有每个月平均补回40%多,才可能转为正数,这显然是不可能的。”白明说。

      数据显示,1-10月的出口总值下降2%。在白明看来,全年的出口如果能与去年相差不大就行,这样回升的基础就依然存在。海关官网显示,去年的出口数字是同比增长4.9%。

      虽然数据难看,但出口中亮点不少,比如我国沿海地区的广东、江苏、浙江等几个贸易大省的出口数字稳健。

      据海关官网的信息,前10个月,广东进出口总值继续位列全国第一,为5.03万亿元,下降5.2%,占进出口总值的25.2%;江苏、上海、浙江和福建进出口总值则分别下降3.3%、2.4%、2.2%和1.8%;这5省市进出口总值降幅小于同期全国的进出口总体降幅。

      “几个大省的出口稳住了,是一个亮点,一旦以后国际形势好转,它们的后续爆发力会很强。”白明称,这些省的一部分传统出口业务转移到了东南亚国家,也同时进来了一部分中高端出口业务,一出一进形成了动态平衡,所以算总账的话,它们的综合竞争力并不差。一旦熬过这段时期,未来还是有很大的成长潜力。

      而进口形势更显严峻,前10月的进口降幅为15.2%。

      “这主要由于中国经济不好,对外的需求也就不会好。”白明同时认为,随着自贸区的建设和中国经济的转型升级,进口有望改观。

      “一方面,通过澳大利亚、韩国等几个自贸区的建设,可以加大比如澳大利亚的奶粉、韩国的化妆品等过去并非重点进口的品类的进口。此外,中国东盟自贸区也在带来贸易红利,并且这个红利在继续挖掘。如中国东盟升级版的自贸谈判应该较快会有结果,开放的程度也将进一步更大,另一方面,中国经济的转型升级必然带来中国在进口方面的需求,特别是对机器设备和技术等高端产品进口的需求。在扩大内需的情况下,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在高端领域发展实体经济,未来进口的前景值得期待。”

      无论怎样,当前外贸严峻形势并不容小觑。10月份,中国外贸出口先导指数为32.8,较9月下滑1.2。当月的出口经理人指数、新增出口订单指数、出口经理人信心指数较9月分别下滑1.2、1.9、1。“这个数据至少指向1-2个月,所以到年底外贸还是并不乐观。”白明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