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资委新帅首度亮相说了什么
⊙本报两会报道组
刚履新一个多月的国资委主任肖亚庆,3月12日下午在十二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记者会上首度对外亮相。
从字里行间,这位国资“大管家”的处事作风已显露一二,既有铁腕,也有温度:对于个别改革不力者、担当精神不够者,他说“我只有一句话:先出清。”而对“是否将重现上世纪90年代下岗潮”的问题,他说“不会出现下岗潮,现有职工利益要保障。改革提倡多兼并重组,少破产清算。”
当天,面对进入攻坚期的国企改革,肖亚庆及国资委有关负责人,就国资委自身改革、央企结构调整、提质增效等多个热点问题进行回应。
供给侧改革首提“三创”“三品”
“国企改革要是成功了,供给侧改革就成功了一半。”这是多位央企负责人近日接受记者采访时的看法。
在记者会上,肖亚庆对国企改革如何服务供给侧改革作了详细阐述。除“三个一批”之外,他还首次提出了“三个创新”和抓好“三品”两个全新概念。
“中央企业要抓好创新发展一批、重组整合一批、清理退出一批(“三个一批”)。”肖亚庆表示,对于符合国家战略需要、具备优势的航空航天、核电、高铁、新能源、新材料等产业,要加大投入力度,对于长期亏损和资不抵债的低效无效资产,要加大处置力度,积极化解过剩产能。
同时,“要做好科技创新、管理创新和商业模式创新(“三个创新”)。”肖亚庆说,在互联网时代、大数据时代,大企业要积极开展“双创”,用好“互联网+”“中国制造2025”等大战略,在管理、技术和商业模式实现创新。
此外,肖亚庆说,中央企业要抓好品种、品质和品牌(“三品”),当前很多产品质量、品种远远满足不了百姓需求,这是发展的潜力,中央企业要进一步努力。“目前国际品牌集团评选的品牌100强当中,央企现在还没有,世界品牌实验室2015年的世界500强中,央企只有11个。”
对于业界关注的石油、电信、电力等领域的国有企业改革问题,肖亚庆表示,正在努力消除各个纵向的、多余的环节。从横向来讲,中间的隔阂也要尽可能用市场化的办法消除掉,使内部的效率更加提高,既搞产业链上的纵向整合,也在同行业之间做一些横向的整合。
而对于央企集团普遍存在管理层级过多的问题,肖亚庆表示:“必须要改革,要压缩层级。”
国资委自身改革三重点
今年初,国资委在2016年央企负责人会议上首次明确提出要“大刀阔斧自身改革”。12日、13日,肖亚庆又分别在记者会和人民大会堂“部长通道”上两次谈到这一问题。
“国资委自身的改革应该是一个关系全局的要点。”肖亚庆说,目前国资委在监管过程中存在着越位、错位和不到位的问题,下一步重点进行三方面改革,重点工作就是“一个转变、两个清单、三个归位”。
一是要转变定位。国资委要由管企业为主向管资本为主转变,要优化、精简、调整国资监管事项。二是要把权力清单和责任清单搞清楚。做到该管的要科学管理,坚决到位;不该管的要退出来,让企业作为市场竞争的主体。三是“归位”。依法由企业自主经营决策的事项要归位于企业;国资委现在承担的公共管理职能,目前也在梳理,要归位于政府相关部门;政府相关部门的一些职能也在理顺,进行调整。
“以后国资委重点要监管好国有资本布局,规范资本运作,提高资本回报,维护资本安全。”肖亚庆表示,“我们成立了专门的工作小组正在研究,以适应改革要求,完成改革任务。”
央企提质增效“开门红”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今明两年,要以改革促发展,坚决打好国有企业提质增效攻坚战。
在记者会上,肖亚庆表示:“今年1—2月份,央企总体利润增长了4.7%,去年同期是同比下降32%左右,今年央企的情况相对稳定。当然,去年同期的利润基数比较低,是一个原因,但也要看到各个央企在稳增长、提效益中做了大量工作。央企的增加值占到全国GDP的近1/10,上缴的税费占全国财政收入的比例也比较大,所以央企理应在稳增长中率先努力做出贡献。”
对于央企上市公司的业绩情况,国资委副主任黄丹华说,沪深两市中,央企控股的上市公司共有286家,占上市公司总数的10%,在总市值中占20%。去年,有部分央企上市公司出现了业绩亏损,主要还是集中在煤炭、钢铁、有色这些产能严重过剩的行业。
“企业亏损和行业有关,也有自身经营的问题。”黄丹华表示,“国资委将推动这些企业提质增效,调整布局结构,加大重组力度,整合优质资产,同时采取一系列措施,包括降本增效、增强创新能力,努力推动控股上市公司成为优质上市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