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国银行丑闻
寻踪与解剖
|
一个头顶耀眼光环的金融“模范生”居然沦为造假欺诈的“元凶”,一个有着百年老字号历史的银行巨头一下跌进了舆论漩涡,这种变脸与角色反转的非常故事,带给人们的除了强烈的视觉冲击外,更会制造出扼腕不断的长长唏嘘。据美国消费者金融保护局(CFPB)的指控,在并未告知客户和未经客户授权的情况下,富国银行员工私自开设了200余万个账户,其中涉及存款账户150万个,信用卡56.5万张,在此基础上将客户卡上的资金挪至以此客户信息私自新开的账户中。由于现有账户中的资金被转移,客户会因账户余额不足缴纳银行管理费以及信用卡透支费、滞纳金等费用。据悉,此举已致相关客户损失了高达200多万美元。
丑闻曝光后,美国政府货币监理署迅速介入,对富国银行处罚1.85亿美元,纽约州、加利福尼亚州及北卡罗来纳州和康涅狄格州联邦检察官也启动了调查,并将视情决定是否发起诉讼。在执法机构展开“围攻”的同时,一些地方政府也迅速行动起来。首先是加利福尼亚州宣布未来12个月暂停投资富国银行的证券。伊利诺伊州决定,暂停一年对前者300亿美元的投资,同时剥夺富国银行为期一年作为该州投资经纪商的资格。
作为应付监管层的高压与自我救赎之举,富国银行聘请了独立的第三方咨询机构调查自过去5年来的经营行为,同时承诺将根据调查结果向那些未经许可开设账户的客户退还共计260万美元的相关费用,并向1%的被调查账户给予平均每户25美元的补偿。富国银行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约翰·施通普夫惨淡下课,富国银行董事会决定,施通普夫将不能获得离职补偿金,同时没收此前给予他的4100万美元股票奖励。
美国注册舞弊审核师协会(ACFE)近日发布的《2016职务欺诈和滥用国家报告》表明,压力、机会和行为合理化机制是导致欺诈的“神圣三角”。ACFE估计,在任何一家机构中,只有5%至10%的员工永远不会有不端行为,另有5%至10%的员工会为了达到个人目的而不择手段,而剩下的大部分员工则落入了“神圣三角”的控制之下,其个人道德容易被外界所影响,当面临压力、拥有违法机会并且能说服自己采取行动时,他们很有可能就越过了欺诈犯罪的红线。按已被解雇的5300多名富国银行的员工的一致说法,造成这次造假行为的直接原因,是富国银行将员工薪酬与销售业绩直接挂钩的做法,而在难以企及的销售业绩压力面前,他们除铤而走险外难有其他选择。显然,“神圣三角”在富国银行产生了作用,由此也不能不让世人将目光聚集在富国银行大行其道的交叉销售这一模式上来。
作为富国银行的经营传奇和发展法宝,交叉销售被该行管理层奉为圭臬。据富国银行估计,客户平均购买的产品数量与客户给公司贡献的利润关系很大。当客户从购买公司6个产品增加到9个产品时,人均创利从147美元跃升至391美元。据此,富国银行提出了“Gr—eight(伟大的8)”战略,即希望实现平均每个客户拥有富国8个产品。公开资料显示,美国大多数银行每位客户平均有三、四个产品,但富国银行户均有六个,而目前富国银行的交叉销售数已达6.29。
有趣的是,富国银行是一个以马车为图腾的古老企业,他们的一句口头禅是:“我们永远不会把马车放在马的前面”,关于交叉销售,富国银行的理念是“以客户为中心,而不是以产品为中心”;“我们的出发点是客户需要什么,而不是我们要卖给客户什么”;“我们知道,客户有各种各样的金融需求,所以我们从来不向客户,尤其是新客户做‘一锤子买卖’”。显然,账户造假事件已经清晰地展示富国银行违背了交叉销售的“初衷”,把马车放到了马的前面。
回过头去认真思考,富国银行不惜突破道德底线而自毁前程,急功近利的行为,再清楚不过地说明今天的银行业早已被功利文化与激进文化浸染与挟持了,而传统的合规文化与稳健文化已被弃之脑后。然而,银行是个具有极强外部性的行业,一旦发生道德风险,势必引发残酷的“多米诺骨牌”效应,甚至对一国经济形成重大冲击。
对银行业而言,稳健文化的要求就是要在经营理念上必须将稳健性作为自身全部业务的基石,在“流动性”、“安全性”和“收益性”三者的排序中,收益性目标应当始终置于流动性和安全性之后;同时在风险制度设计上,既要完善内部激励约束机制,也要提高风险指标在业绩考核中的比重,增加绩效延期支付比例,抵制主动监管套利行为。而在合规文化建设上,银行必须将合规理念延伸与穿透组织的每一个层面,在管理者率先垂范的同时,让合规基因渗透到每个员工的服务举止之中。值得强调的是,由于外部诱惑与利益驱使,银行不可能具备稳健文化与合规文化建设的天然偏好与自然情操,因此需要监管层提出明确的目标与路径指引,并对违规与失德、失信之举加重处罚,同时发动公众和舆论力量集体声讨,营造用脚投票的市场淘汰之威。
(作者系中国市场学会理事、经济学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