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8版 信息披露  查看版面PDF

2017年

4月27日

查看其他日期

上海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2016年度业绩说明会会议纪要公告

2017-04-27 来源:上海证券报

证券代码:601229 证券简称:上海银行 公告编号:临2017-014

上海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2016年度业绩说明会会议纪要公告

本公司董事会及全体董事保证本公告内容不存在任何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者重大遗漏,并对其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完整性承担个别及连带责任。

上海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我行”)于2017年4月24日下午13:30-15:00,在上海市浦东新区银城中路168号46楼会议厅举办了2016年度业绩说明会。董事长金煜先生、行长胡友联先生、副行长兼首席财务官施红敏先生、副行长兼首席风险官黄涛先生出席了会议。总行相关部门负责人出席会议。会议主持人为董事会秘书李晓红女士。

会议纪要如下:

主持人:各位投资者、分析师朋友,大家下午好!今天的业绩说明会分为三部分内容。首先,有请金董事长介绍上海银行2016年度战略推进情况。

金煜董事长:各位投资者、分析师朋友们,非常感谢各位的关注与支持,来到我行参加此次上海银行2016年度业绩说明会。在此,我谨代表上海银行全体同仁,向关心和支持我行发展的在座各位致以衷心的感谢!

过去的2016年,对上海银行而言,意义重大,影响积极而深远。2016年,是我行2015-2017年三年发展规划推进的关键之年,也是我行经过20年发展后新征程的开启之年。

2016年11月16日,我行成功登陆资本市场,创造了银行股最高发行价、当年最大规模首次公开发行等多项“第一”,在打造“百年老店”、“精品银行”的征程上又迈出了坚实而厚重的一步。

从行业地位看,在英国《银行家》公布的“全球银行1000强”榜单中,我行按一级资本、总资产的排名持续上升,分列第91位、第97位,进入全球银行百强行列;在英国著名品牌评估机构Brand Finance与英国《银行家》联合发布的“2017全球银行品牌500强”榜单中,我行以37.08亿美元的品牌价值排名第63位;根据麦肯锡发布的2016中国TOP40家银行价值创造排行榜,我行排名城商行经济利润创造首位;2016年,我行荣获上海市政府“2015年度上海金融创新二等奖”、中国人民银行“银行科技发展奖三等奖”等奖项。我行在中小企业综合金融服务、财富管理和养老金融服务、金融市场交易服务、两岸三地跨境金融服务、在线金融服务等领域的经营特色逐步形成,并在跨区域发展与集团化经营上取得良好成效。

从可持续发展能力看,我行客户基础不断夯实,客户数量、质量提升明显。同时,服务效能不断提升,一方面,我行进一步优化网点渠道布局、推进智能网点建设、推进业务运营后台集中、实施标准化销售过程管理项目,促进线下网点服务效能提升;另一方面,优化电子渠道服务功能,电子渠道的渗透率、分流率不断提升。

从集团协同效应看,我行结合区域发展、产业升级、消费升级,不断优化客户结构,同时以客户需求为中心,完善综合化经营平台,形成集团协同效应。2016年,我行综合化经营布局进一步拓展,获准筹建消费金融子公司——上海尚诚消费金融有限公司;上银国际成为一家全牌照的境外投资银行,集团综合金融服务内涵不断拓展。

风险管理、人力资源管理、计划财务管理等配套支撑体系不断完善,管理能力提升。我行通过深化风险管理体制改革,加强工作协同,强化风险管理实效,全面风险管理能力与风险管理专业化水平提升;信用风险防控成效良好。人力资源坚持总量控制、结构优化原则,严把进人关、加强主动退出与调配;开展人才盘点,着力加强重要岗位人才梯队建设。强化计财管理职能,深化价值创造理念,完善资产负债及配套管理体系,优化资源配置和绩效考核管理,着力提升数据支撑和精细化管理,保障战略传导与执行落地。

这些成绩的取得,既是社会各界、投资者和广大客户的信任支持,也源自于自身的不懈努力。作为一家总部位于上海国际金融中心、机构覆盖国内最活跃地区的银行,未来我行将努力实现更高层次、更高品质的发展,同时亦将努力更好回报市场和投资者的期待,履行好商业责任和社会责任!

主持人:感谢金董事长。下面请胡行长介绍我行2016年度财务表现、经营亮点以及2017年展望。

胡友联行长:2016年,盈利能力保持较好水平,集团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43.08亿元,保持两位数增长,人均利润位于上市银行前列;成本收入比为22.89%,保持上市银行先进水平。

业务规模稳健增长,业务结构持续优化。2016年末,集团资产总额为17,553.71亿元,较年初增长21.13%,成为全国系统重要性银行;客户存款余额为8,490.73亿元,较年初增长7.11%;客户贷款和垫款总额为5,539.99亿元,较年初增长3.26%。其中,零售贷款占比21.50%,较年初提升5.38个百分点,资产结构得到优化;2016年集团实现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61.57亿元,同比增长11.77%,在营业收入中的比重持续提升,达到17.89%,同比提升1.28个百分点,收入结构进一步优化。

资产质量保持稳定,风险拨备水平提升。2016年末,集团不良贷款余额64.98亿元,不良贷款率1.17%,较年初下降0.02个百分点;拨备覆盖率255.50%,较年初提升17.8个百分点;90天以上逾期贷款与不良贷款比值降至0.88。

资本实力不断增强,资本充足水平良好。2016年末,集团资本充足率为13.17%,较年初提升0.52个百分点;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为11.13%,较年初提升0.81个百分点。

特色业务优势逐步显现:

金融市场业务方面,贵金属业务获行业重要业务资格—“上海金”集中定价成员资格;成为新成立的上海票据交易所首批会员单位之一;取得信用风险缓释工具核心交易商资格;债券、黄金、货币市场、衍生品业务交易量位于市场前列。全年债券累计结算量14.15万亿元;黄金自营交易量3,499.94亿元;全年各项业务累计交易额35.98万亿元。

养老金融方面,我行是最早开办代发养老金业务的银行,2016年末养老金客户155.08万户,上海市场份额保持领先;养老金客户资产总额1,606.49亿元,同比增长19.86%;推出业界首款养老APP。

跨境金融方面,以香港子公司、沪港台三地“上海银行”、自贸区分行以及战略投资者桑坦德银行等合作机构为依托开展跨境金融服务,为众多客户提供综合金融服务;于2016年9月正式加入IBOS国际银行协会。

特色业务价值贡献提升:

投资银行业务方面,强化综合服务功能,债务融资工具主承销金额530亿元,同比增长5.36%;并购业务交易额643亿元,同比增长57.21%;投行与财务顾问业务收入15.35亿元。

直销银行业务方面,创新推出6大类12小类产品,打造“互联网+企业+金融”产品体系,形成了“B2B2C”合作模式。2016年末在线直销银行客户总数突破800万户,交易额累计超过1,300亿元。

消费金融方面,消费贷占零售贷款的37.67%,较年初提升9.38个百分点,带动零售贷款快速增长37.71%;形成个人信用消费贷款、在线消费贷款、信用卡分期等线上线下消费金融布局。

2017年,我行将持续加快推进实施战略规划,通过改革创新、结构调整、综合金融服务、交易驱动、渠道转型,着力解决业务发展中的瓶颈问题;通过持续培育公司金融及投行业务、零售及私人银行业务、金融市场与资产管理业务、跨境金融服务、在线直销银行等特色业务,推动结构调整和转型发展,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

主持人:谢谢胡行长。下面我们进入问答交流环节。

问题1:2016年,上海银行债券投资增长迅速,同业负债、同业存单也有较快增长,请问2017年上海银行在资产及负债方面的配置是如何考虑的?

答:上海银行在金融市场业务上积累了一定的基础和专业优势。上海在推进国际金融中心建设过程中,金融要素市场集中、金融机构集聚,我行作为总部位于上海的一家金融机构,充分利用这一区位优势,并将“打造金融市场领先交易服务商”作为战略目标。我行是公开市场一级交易商、Shibor报价行、黄金“国际金”定价行、外汇即期、远掉期做市商、票交所首批成员,同业负债多元化拓展、各类融资工具综合运用,同业负债对单一市场、单一融资工具依赖程度较低,资金的稳定性相对较高。2017年及未来的资产负债发展原则:一是要符合监管要求,二是平衡好风险和收益,三是兼顾近期和长期的发展。

问题2:请问在去杠杆、严监管的背景下,上海银行战略将如何调整?目前感觉压力最大的是哪个方面?

答:从银行角度而言,不会长期维持外延式的快速扩张,总体发展方向是要处理好总量和结构之间的关系,做好结构调整。在银行经营过程中,一是要平衡收益与风险的关系;二是要主动加强对各业务品种的分类管理;三是处理好战略与策略的关系,根据不同业务品种的风险溢价情况进行策略上的主动管理。上海银行在去杠杆、严监管的背景下,将重点做好结构调整,提高阶段性策略管理效益。

问题3:请问上海银行对2017年净息差的趋势如何判断?

答:净息差是我行关注和重点管理的核心指标之一,我行净息差情况与战略转型、风险偏好、客户结构、区域特征和业务策略等有较大关联。我行资产业务主要集中于上海、北京等市场利率相对较低的地区,零售客户主要集中于一线或省会城市,城市居民理财意识较强,对存款回报要求较高,一定程度上拉高了零售负债的成本。此外,我行一贯坚持审慎经营,在复杂多变的经济环境中,进一步加强风险管理的主动性,审慎发放高风险(高溢价)贷款业务,对产能过剩等行业加大主动退出力度,加强资产定向营销和综合金融服务,信贷规模合理增长,在保持资产质量稳定向好的同时,总体风险定价水平相对偏低。我行将根据战略目标和市场变化,合理确定风险偏好,进一步加强资产负债动态管理和策略研究,把握业务机会,通过优化资产负债结构和定价管理,积极推进转型发展,不断提高经营能力和经营效率,保持良好的经营效益。

问题4:请问上海银行对2017年资产质量的趋势如何判断?

答:上海银行十分注重资产质量,我行2016年末不良贷款率为1.17%,在同业中属于较好水平。2016年末上海地区银行业不良余额和不良率较上年末均实现“双降”。目前,长三角地区信用风险情况总体趋稳。2017年初我行已主动退出部分潜在风险贷款,预计2017年资产质量继续维持向好。我行将继续审慎计提减值准备,保持风险覆盖水平稳健。

问题5:客户信贷需求,特别是中长期客户信贷需求是否会有好转,主要集中在哪些地区和行业?

答:上海银行2016年末存贷比为65.25%,未来的信贷投放空间较大,在同业、对公、零售信贷业务方面均将会有所增长;对公中长期贷款投放主要集中在基础设施建设和房地产行业,同时我行亦将严控房地产业务占比,重点加大行业内部的结构调整。

问题6:上海银行的养老金融业务特色是如何平衡社会责任和商业利益?

答:我行的养老金融业务起步阶段主要是以承担社会责任为己任,从社会利益出发,以养老金代发服务为主。近年来,我行适应退休人士金融需求变化,不断调整服务标准、服务方式、服务设施,并在业界首推老年人士专属服务APP;我行将养老金融作为战略发展方向之一,致力于提供全面专业的养老金融服务、成为养老金融专业服务机构。未来我行将不断深化养老金融服务举措,更好地服务社会,取得更大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

问题7:上海银行资产端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同比增长较快,主要是配置了较多国债,对2017年的影响如何?上海银行负债端同业存单增长较快,如何看待同业存单监管?

答:资产配置不单要看数据变化,更要结合市场环境综合分析。我行2017年及未来的资产负债发展原则:一是要符合监管要求,二是平衡好风险和收益,三是兼顾近期和长期的发展。我行将密切关注监管政策执行口径,及时做好适应性调整,持续改善业务管理,确保合规稳健经营。

问题8:上海银行2017年理财业务的发展计划?委外的计划及占比情况?

答:我行表外理财增长速度总体保持在合理范围之内,2016年增速在10%左右,对表外理财的规模总量增速控制比较严格,对委外业务的开展持谨慎态度,整体委外规模占比低于5%,非标占比保持在15%以下。

问题9:上海银行2016年度分红方案是如何考虑的,是否具有持续性?

答:分红方案的制定主要是基于如下考虑:一是落实监管部门对现金分红的要求或指导意见;二是保障内源性资本的持续补充;三是在盈利和资本充足率满足我行持续经营和长远发展要求的前提下,兼顾投资者分享我行经营发展成果、获取合理投资回报的要求,为股东提供持续、稳定、合理的投资回报,同时保持稳健持续的分红政策。

问题10:上海银行应收款项类投资在2016年下半年有逐季压缩的现象,同时应收款项类投资拨备计提较为充足,未来应收款项类投资、拨备计提的策略怎样?

答:应收款项类投资的拨备计提,主要依据其风险特点,对企业信用比照表内贷款的拨备水平提取,对一些同业信用也进行了合理拨备计提。我行按照监管要求,对同业资产按照穿透原则进行拨备计提、资本金测算、穿透管理。

主持人:感谢各位的提问和交流。由于时间关系,今天的业绩说明会现场交流到此结束。会后大家如有进一步问题,可与我行董事会办公室联系。再次感谢各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