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版 研究·宏观  查看版面PDF

2017年

5月20日

查看其他日期

东北国企改革困境与解决思路

2017-05-20 来源:上海证券报

⊙张占斌

一、体制性矛盾和结构性问题致东北经济下滑

东北经济的逐步回落根本上是长期积累的体制性矛盾和结构性问题所致,是东北还没有真正形成完善的市场经济体制。

一是上一轮东北振兴时,国家投入了大量资金,为东北经济注入了新鲜血液。据我观察,这更多是输血,而造血功能仍发育不足。这个问题源于东北的计划经济遗留比较严重,东北基本是最后退出计划经济体制的地区,市场经济意识、市场经济规则和市场经济秩序严重落后。这些落后的意识、落后的体制机制,是难以支撑东北生成强大造血功能的,一旦输血没有了,经济就会出现问题。

二是上一轮东北振兴时,东北有一些国有企业经营状况较好,因此,满足于按旧的套路出牌,习惯于过去的打法。当国家有关部门推动东北地方和企业进行改革时,如主辅分离、推动厂办大集体改革等,有些地方领导和企业领导比较满足于现状,缺乏危机感,缺乏改革的意识和决心。

三是东北民营经济不活跃、不发达,难以与国有企业、国有经济进行有效的合作和竞争。东北国有企业、国有经济发展,几乎是自成体系的循环,而东北民营企业、民营经济与国有企业、国有经济几乎是各干各的。所以,民营经济个头小、长不大,成不了气候。等到国有企业、国有经济发展受阻,甚至有些守不住阵地时,民营企业、民营经济也难以增援,难以支撑起大片的江山。

二、新一轮东北振兴须国企改革率先破题

东北国有企业担负着振兴东北的主力军作用,国企不能振兴,东北是无法振兴的。新一轮东北振兴要在供需两侧发力,须瞄准结构性矛盾,实现产业转型升级,在实施《中国制造2025》中重塑东北装备竞争力,重振东北国有企业、国有经济的雄风。

按照国务院的部署,要出台深化东北地区国有企业改革专项工作方案。推动驻东北地区的中央企业开展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试点,选择部分中央企业开展综合改革试点,组建若干省级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研究推动若干重大企业联合重组。有序转让部分中央企业和部分地方国有企业股权,所得收入用于支付必需的改革成本、弥补社保基金缺口。加快解决历史遗留问题,推动厂办大集体改革取得实质性进展,加快完成国有企业职工家属区的分离移交工作等。加快推动东北地区国有林区、国有林场改革,分类化解林区林场金融债务。这次东北的国有企业和国有经济改革要真刀真枪,要敢于亮剑,要敢于壮士断腕。

三、以体制机制创新推动混合所有制经济发展

东北地区的市场化程度还有待提高,资本流动不活跃,上市公司较少。发展好实体经济是未来几年国内经济发展的重头戏,这与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改革发展方向是一致的。但是,振兴东北经济不是国有企业的独角戏,需要与民营企业共同担当。因此,要加快民营经济发展,切实增强经济发展的活力。通过体制机制创新,做强民营经济,为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提供动力。

为此,需要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一是抓住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历史时期,大力推进混合所有制集中发展。建议让东北成为我国混合所有制经济发展的试验区,为新经济发展担负探索重任。二是大力加强产权保护制度,特别是要依法保护企业家的财产和企业家的创新精神。三是精准对接国家“一带一路”发展战略,尽快出台有利于各类所有制经济发展的实施方案,不断完善推进国有企业与民营企业合作、竞争,实施落地的政策。四是打造诚信政府和法治政府,推动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着力构建新型政商关系。五是鼓励“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在做大做强高科技型民营企业上下工夫。六是实行金融领域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创新金融业态和融资模式,破解融资难、融资贵问题,为民营企业提供资金支持。七是切实减税清费,提升民营企业的投资实力,培育统一公平、竞争有序的市场环境,为民营经济发展助力。

(作者系国家行政学院经济学教研部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