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版 专栏  查看版面PDF

从《威尼斯商人》看白银价值演变

2017-06-05 来源:上海证券报
  □徐 瑾

白银大概发现于5000多年前,历史比黄金短,命运则始终与黄金纠缠不休。在西方,这两者的价值关系并非一成不变,白银也曾一度贵过黄金。随着冶炼进步及美洲银矿的发现,白银源源不断流入欧洲与亚洲,最终倾覆了东西方世界的原有秩序。

在英国的伊丽莎白一世时代,威廉·莎士比亚写成名剧《威尼斯商人》,那时贸易与商业已然热络,银币的作用变得更加重要,从这出剧也可看出金钱关系如何改造了资本主义时代。

后人考证,《威尼斯商人》成书于1596年到1597年之间,对应着中国明朝万历二十四年与二十五年之间,这出戏不仅有关友谊与爱情,也有关货币与资本主义的秘密,剧中对金银关系的描述极多。犹太高利贷商人夏洛克对“我的银子”、“银钱”念兹在兹,让金子银子“像母羊生小羊一样地快快生利息”。女主角鲍西娅的父亲安排求婚者在金、银、铅三匣之中选择,金匣上刻着 “谁选择了我,将要得到众人所希求的东西。”,银匣上刻着“谁选择了我,将要得到他所应得的东西。”铅匣上写着“谁选择了我,必须准备把他所有的一切作为牺牲。”

选对的人,便可以跟她成亲,而实际上价值低微的铅盒子才是正确的选择。在求婚过程中,价值成为人们选择的主要动机,有人选了金匣子,理由是金子价格高昂:“那么她会藏在那价值只及纯金十分之一的银匣子里面吗?啊,罪恶的思想!这样一颗珍贵的珠宝,绝不会装在金子低贱的匣子里。英国有一种金子铸成的钱币,表面上刻着天使的形象;这儿的天使,拿金子做床,却躲在黑暗里。”

而鲍西娅的心上人选择铅盒子,指斥黄金白银:“你炫目的黄金,米达斯王的坚硬的食物,我不要你;你惨白的银子,在人们手里来来去去的下贱的奴才,我也不要你。”

抛开对莎翁戏剧的艺术分析,从金融史的视角去寻觅,那时黄金与白银的价格远没后世那么高,而当时欧洲白银的使用频率高于黄金。无论东西方,由于价值相对低廉,白银在大部分时间的使用要比黄金广泛。

白银大概发现于5000多年前,历史比黄金短,而其命运则始终与黄金纠缠不休。在西方,这两者的价值关系并非一成不变,白银也曾一度贵过黄金。马克思曾经写道:“银的开采却以矿山劳动和一般较高度的技术发展为前提。因此,虽然银不那么绝对稀少,但是它最初的价值却相对地大于金的价值。”随着冶炼进步以及美洲银矿的发现,白银源源不断地流入欧洲与亚洲,最终倾覆了东西方世界的原有秩序。

值得反复强调的是,即使在号称古典金本位的17世纪之后的200年间,白银也并没有彻底退出历史舞台与日常交易。在西方,黄金对于白银的优势其实是缓慢地、逐步地确立的,最终在19世纪尾声得到确认。由此可见,同为贵金属,黄金白银的货币化进程直到18世纪才分道扬镳。

有意思的是,对比之下,白银的命运有所不同。在中国,早期白银使用得并不多。秦始皇统一币制之际,将全国货币规定为三等,白银并不在货币其列,“及至秦,中一国之币为三等,黄金以镒名,为上币;铜钱识曰‘半两’,重如其文,为下币;而珠玉龟贝银锡之属为器饰宝藏,不为币”。即使到了司马迁生活的汉代也还如此,白银在汉代多数时候是作为储藏之用,也就汉武帝与王莽时期例外。不过,汉武帝的“白金”是以白银为主要成分的银锡混合物,而王莽的所谓白银则是实在的白银。

王莽改制,币制是重要的一块,因关系民生,因而影响很大。王莽四改币制,所造“大泉五十”的重量是西汉五铢钱的2.5倍,价值却规定为后者的50倍,以此应对财政危机。王莽对民间私铸钱币的管制十分严厉,甚至禁止民间持有铜、炭,以防止私铸,但即使定罪“私铸钱币者死”,也不能完全禁止民间私铸。钱穆认为,复杂而紊乱的币制使百姓愦乱,并造成“农商失业,食货俱废”。货币不能流通,为王莽最大之秕政。

打击私铸如此不得人心,实施效果不佳,扰民无数,足见法律需要有人情基础。王莽改制的失败,导致了实物货币的流行。据《后汉书·光武帝纪下》记载,“王莽乱后,货币杂用布、帛、金、粟。是岁,始行五铢钱。”这里的“金”通常被认为金银并行,金银从此作为流通物,这或许算得上是王莽币制改革的遗产之一。

魏晋以降,源自佛教文化等外来文化的影响,黄金白银开始受到欢迎;除了铸造佛像及佛寺饰物等宗教用途外,黄金也用来赏赐、打造饰品,当然也作为铸造货币之用。魏晋南北朝时期,黄金的普及使用,导致了黄金的不足,白银因此作为补充使用,从此用银量逐渐增加。金银的普及,外来影响不可忽视,一是佛教建筑多用黄金,二是国际贸易,“由于丝绸之路上的一些国家如大月氏、安息、大秦、南天竺、扶南等国均重视使用金银,同中国的交、广地区全用金银交易”。

我在货币史新著《白银帝国》中考证,白银货币化是一个演进的过程。唐代,金银更多为上层使用,更多带有商品性质。两宋之后,黄金主要作为储藏与大宗支付手段,而白银则进入民间,与钱并行使用,金元之后更是如此。白银在中国的作用日渐重大,最终将中国塑造成了最大的白银王国。

(作者系青年经济学者,近期出版《白银帝国》,微信公号“徐瑾经济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