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版 专栏  查看版面PDF

2017年

7月4日

查看其他日期

有没有想过,打新的盈利从何而来?

2017-07-04 来源:上海证券报
  □周业安

为什么沪深股市的投资人总是担心发行人数量,而不太关心价格和数量管制问题?真该好好思索一下,到底是去搏一个低概率的首日折价,还是去投一个低价格的好股票?无疑,价格和数量管制无法带来后者,而投资者也很难有机会成长为价值投资者

可以说,新股发行始终是A股投资者最关注的问题之一。把定价和核准制放在一起考虑,大概是市场噪音的重要来源。那些批评核准制的人大概不了解,原本全球的市场就是注册制和核准制并行的,这取决于市场的发展阶段。新兴市场通常采取核准制,是因为便于控制和调节市场风险的缘故。想当年沪深A股市场的核准制就是学香港的。人们普遍认为香港市场的制度建设较为成熟。这就是典型的心理账户,同样一个东西,因为身处不同情景,就被当作不同的东西。

如果专家学者和市场人士都了解彼此的认知局限,可以通过不断学习进步,假如其中一部分人总认为自己的认知水平高出一筹,并向其他人传播错误的观念,那就比幼稚更可怕了。

A股IPO问题的关键,在于价格和数量的管制。市场走向有效的前提是价格的竞争形成过程,而不是价格和数量的管制过程。把发行价格和市盈率绑定,限定发行数量,这样的证券发行不可能是完全市场化的。如果把A股市场的IPO定价的演变过程和早期市场化改革时的价格改革过程对比,就会发现有很多相似之处。

早期市场化改革以价格改革为突破口,呈现出放与收的反复折腾过程,双轨制的出现让整个经济系统存续了两种定价机制,一种是市场的,一种是计划的,计划和市场之间自然就出现了大量的寻租空间。以计划价格获取资源,然后拿到市场上去卖,就是一个寻租过程。当然很多人美其名曰这是改革必然付出的代价,在笔者看来不过是为寻租群体寻找借口而已。IPO定价也是如此,一会儿价格管制,一会儿市场化定价,反反复复,让投资者无法建立正确的价格预期,反而慢慢形成了寻租预期。这个租金在哪?就是打新股的收益。在A股众多投资者的心理认知中,打新盈利是理所当然的,却忽略了一个事实,这个打新盈利其实并不是市场给的,而是价格管制的结果。

所谓成熟市场和新兴市场的区别在哪?学者或能说出一箩筐来。如果从IPO定价的角度看,能显著地指代这种区别的,那就是首日折价的幅度。如果对比全球市场的数据,就能发现,成熟市场首日折价普遍比较低,而新兴市场普遍首日折价比较高,A股市场首日折价水平或许是最高的。首日折价就是新股发行当日的市场价格高出发行价的幅度。金融学家很早就关注到这一想象:全球市场普遍存在首日折价,即便美国和英国这种老牌市场,近50年平均首日折价幅度也达到16%左右。这种现象曾经大大困扰了各国的金融学家们。因为假如市场是完全有效的,就能给公司准确定价,那就不会出现持续的普遍的大幅首日折价。金融学家把这种现象称作首日折价之谜。为了解开这个谜团,他们还提出了多个理论模型试图来解释。不过,看到16%这个数据,多数A股投资者恐怕是很不屑的。因为A股首日折价从1990年算起,至今均值接近翻倍。这在全球市场是最高纪录。印度股市的首日折价也很高,在80%至90%之间。

A股市场和印度市场的高首日折价,可从新兴经济的角度找到理由。但对A股市场来说,价格和数量管制也是不可忽略的因素。人们通常更多关心IPO发行数量,却很少关注发行价格和数量管制,这就未免本末倒置了。在价格和数量管制面前,发行人数量没有意义。因为对市场来说,发行人数量多少并不影响市场价格,真正影响价格的是发行数量,也就是发行价格和发行股份,这是市场真正交易的部分。即便让一百家公司上市,若每个公司只让发行很小的股份数,并且以很低的价格发行,整个市场所面对的发行量还是很小。反过来,即便十家公司上市,每家公司以高价发行很多股份,其体量照样很大。所以,谈发行人数量的变化对股价的影响,就好比早年间一些人谈女孩子裙子的长短对华尔街股价的影响一样,两者之间并没有什么长期的显著的统计上的相关性。

可是,为什么沪深股市的投资人总是担心发行人数量,而不是去关心价格和数量管制问题?这是因为很多人看到的是发行人数量对短期价格的影响,而价格和数量管制影响的是长期价格。很多人关心的是短期价格。上市公司数量多了,意味着市场供给增加,首发就不稀缺了,新股首日折价的幅度就会下降,这是投资者能感受到的。对长期习惯于打新获利的投资者而言,这无疑是一大冲击。

真该好好思索一下,到底是去搏一个低概率的首日折价,还是去投一个低价格的好股票?无疑,价格和数量管制无法带来后者,而投资者也很难有机会成长为价值投资者。

(作者系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