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版 专栏  查看版面PDF

2017年

7月4日

查看其他日期

缺生源短经费,
日本高校弦歌难继

2017-07-04 来源:上海证券报
  □陈鸿斌

在生源减少导致学费收入下降的同时,在严峻的财政困境下,日本政府提供的教育经费也持续减少,此举导致各大学不再招聘新教师。缺钱,缺学生,缺教师,日本各大学经费已短缺到能外包的尽量外包的地步,甚至出考题

人口连续多年减少,对日本各大学的生存构成了严重威胁。虽然总人口仅减少了约1%,但对各大学的招生来说,最要命的是18岁这一群体人口已从1966年顶点时期的249万锐减至2014年的118万,不到半个世纪锐减一大半。而1966年日本人口还不到1亿(现为1.27亿),18岁人口从占总人口的比重从约2.5%猛降至1%以内!

而恰是这一阶段日本大学数量急剧增加,从1992年的384所猛增至2014年的781所。在大学生人口已明显下降了的时候,高等教育领域却在继地价和股市之后再度出现严重“泡沫”,如此背道而驰的走势,自然造成各大学之间的生源争夺大战。如今,除了极少数名牌大学,日本普通大学都面临着来势凶猛的优胜劣汰冲击波。

祸不单行,在生源减少导致学费收入下降的同时,在严峻的财政困境下,日本政府提供的教育经费也在持续减少,此举导致各大学不再招聘新教师。缺钱,缺学生,缺教师,大学还怎么办下去?从2010年以来,已先后有7所大学停止招生,仅今年就有3所。这7所大学中,有两所已“关门大吉”。2013年停止招生的东京女学馆大学虽然尚未宣布停办,但始终紧闭的学校正门处已是荒草没膝,一片肃杀。今后,这一队伍肯定会“扩容”,至少神户山手专科大学就将于明年停止招生。对在夹缝中生存的这些大学而言,今后如何确保生源,是其校长和教师们挥之不去的梦魇。

与此同时,日本的名牌大学似乎也在走下坡路。例如在2010年至2011年。日本跻身全球前200名的大学还多达7所,最新数据仅剩下2所,这就是位于日本高校金字塔尖的东京大学和京都大学。东京大学当然仍是日本考生所梦寐以求的目标,而东京大学法学部更堪称“女王头上的王冠”。仅在上世纪,该专业毕业的学生中就诞生了7位首相,目前的最高法院院长和最高检察长均为东大法学部毕业生。在日本政坛乃至文化界、经济界,众多头面人物均为东大法学部校友。但从1993年执政的宫泽喜一以来,东大法学部毕业生中就再也没出过首相。东大法学部的魅力已急剧下降。在东大文科一类每年招收的400名学生中,经过两年通识教育后从三年级开始分专业。2008年之际不选修法学的仅19人,但2014年就翻了两番,猛增至76人。因此,该专业如今被人们戏称为“沙漠”。东大法学部尚且如此,其他院校、其他专业,欲确保生源,能不使出“洪荒之力”吗?

不妨看看其他国家的大学排位情况。美国和英国作为高等教育的“超级大国”,在前200名大学中分别拥有63所和32所。德国也拥有22所。人口比东京多不了多少的荷兰,居然也有13所。而人口不到1000万的瑞士、瑞典和中国香港特区,却分别拥有7所、6所和5所。日本大学的地位如此迅猛下滑,这对争取留学生以弥补本国生源不足,几乎已失去了吸引力。连日本经团联对本国的大学也看低一眼,在与本国企业开展的产学合作项目,平均每项出资额仅为231万日元,而与美国大学开展的这类项目一般都是几千万乃至上亿日元。

导致日本大学地位下降的根本原因,是政府教育投入显著减少。从2004年开始实施国立大学法人化以来,包括基础科研在内的大学经费每年减少1%,以致每名科研人员的年均科研经费仅为50万日元,这点钱几乎只够支付电费和复印费。于是各大学的科研只能向“有用”的项目集中。由于国家对各大学的财政拨款趋于减少,各大学只能采取教师只出不进这种不得已的做法,即老教师退休后不补充新教师,结果是开课数减少,学生的选修范围大幅缩小。据文部科学省科技学术政策研究所调查,2013年大学教师用于科研的时间平均占比为35%,而2002年这一比重还在45%。教师没有时间搞科研,大学的水平当然会下滑。

据经合组织最新发布的一份报告显示:在该组织的33个成员国中,日本政府教育经费占GDP的比重仅为3.2%,排在倒数第二,此前还曾连续6年垫底。而名列榜首的挪威高达6.2%。从2005年至2014年,经合组织各成员国的中小学教师收入都在增加,唯有日本减少了7%。另外,在私立大学的运营费用中,政府补贴所占的比重在2015年度已降至9.9%,这是44年来首次跌入一位数。

说来令人难以置信,日本各大学经费已短缺到能外包的尽量外包的地步,甚至出考题。至于外聘监考,早已成“惯例”。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日本的一些大学将本校业务对外发包,对此文部科学省当然要叫停,遂于2007年规定,各大学必须由本校教师开课。但如今对一些大学外包出考题现象却欲禁无力,因为根本禁不了。此举倒是催生了诸如贝乐生公司这样的高教产业,那早已形成一条漫长的教育产业链。久而久之,日本的大学势必日益空心化,大学仅提供校舍和一些必不可少的管理,其余都委托相关产业。而企业在商言商,以利润最大化为根本目标,能否培养出合格人才,不是他们所考虑的。至于学生能学到什么东西,能否成才,就只能看学生的造化,取决于其是否具有自律能力了。

大学的生存环境如此艰难,长此以往,日本凭什么在国际社会站稳脚跟?

(作者系知名日本问题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