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版 书评  查看版面PDF

2017年

9月21日

查看其他日期

让金融科技在确定的边界内规范运行

2017-09-21 来源:上海证券报
  《金融科技》
  重构未来金融生态
  周 伟 张 健 梁国忠 著
  中信出版集团
  2017年8月出版

——读《金融科技:重构未来金融生态》

⊙胡艳丽

金融从庙堂走向江湖

以当下国内外金融科技的发展态势,现金逐渐淡出人们的生活,纸币在几十年后或将成为人们的收藏品,并非痴人说梦。如今,支付宝、微信支付已横扫了00后、90后这些我国互联网原住民,并深深影响了80后到60后这些互联网移民。而就在国人惊叹互联网金融给日常生活带来的巨变之时,新一轮金融技术革新又在风云暗涌。可以乐观预测,新一轮金融技术革新给社会带来的改变将不亚于工业革命、信息革命。

奋战在中国金融科技前线的三位资深从业者周伟、张健、梁国忠合著的《金融科技:重构未来金融生态》,讲述金融科技1.0阶段,互联网与金融相结合产生的“物理”效应,以及金融科技2.0阶段,云计算、大数据、区块链、人工智能四大核心技术与金融产生的“化学”反应,并依据金融科技的演进路径,在技术的指引下,展望未来金融与科技深度融合所能展现出的空间以及时间魔法。

金融科技1.0,大家并不陌生,我们日常所用的互联网支付、移动支付、P2P网贷、金融超市、理财平台和众筹平台都是金融科技1.0的产物,也可以称这些为互联网金融。互联网金融在我国风生水起,得益于三方面因素:一是互联网技术大爆发,各种互联网应用“驯化”和“养育”了一批网民,产生了互联网上的人口红利;二是传统金融产业受制于人力成本及风险控制等因素,服务范围主要围绕金字塔顶端的企业和人群,产生了巨大的金融服务真空地带;三是商业模式创新,互联网商战风潮激化,倒逼互联网金融与时俱进,从阿里战京东、支付宝战群雄、微商战电商,到近两年的支付宝和微信支付的双雄对决,一再激发了互联网金融的“进化”,“吃瓜群众”在争看连台好戏的同时,也实实在在享受到了金融科技的便利。

金融科技1.0攻城略地,线上线下无缝融合,马云“银行不改变,我们就改变银行”的狂言已化成了一步一个脚印的实际行动,“打造普惠金融”、“让天下没有难做的生意”的梦想,也已转变成了触手可及的理想。科技指数化变革,摩尔定律正在金融科技的领域展现荣光。

今年,“无现金停车场”已现身上海虹桥机场,连手机都无需出示,车主只需事前将车牌和支付宝绑定,便可无障碍通过停车场。当手机解放了现金,当“空付”物联技术解放了手机,“刷脸走世界”的时代还会远吗?

科技为媒让金融变得高效而聪明

《金融科技:重构未来金融生态》的三位作者将金融科技1.0的关键词定义为“连接”,而金融科技2.0的关键词则是“定价”,意指通过大数据、人工智能和区块链等技术,依托金融底层基础设施的代际升级,对资产高效定价。笔者以为,金融科技2.0是对1.0版本的再优化、再升级,在1.0版本普惠、便民、连接的基础上,向智能化、个性化、高端化的演变,其核心应是依托技术实现人与资金的高效匹配,科技让金融变得越来越聪明。

先来厘清一下大数据和云计算的关系。云计算是一种服务,由一个可配置的共享资源池组成,用户能按需使用资源池中的网络、服务器、存储设备、应用和服务资源。书中有一组生动形象的比喻,云计算就如同一个超级大饭店,拥有各种菜式资源,可按客户要求提供多种多样的服务。比如客户可在饭店购速冻包子,自己回去蒸;也可把蒸好的包子打包回去吃,当然也可在饭店直接享用。云计算是金融科技2.0阶段必不可少的基础设施,利用云计算客户可免去自建基础设施,避免为满足高峰数据运算而高配设备导致平时设备利用不足的投资浪费,而数据存储、设备维护等项工作也不必再自己动手。

但云基础设施提供者尚面临一个两难困境:引进了一家客户,也基本等于失去了这家客户的同行业客户,因为很少有人愿意与竞争对手共享数据。这样的困局,要靠区块链技术来破解。笔者相信,在科技飞速发展的时代,在金融领域,人的想象所达之境,技术终将驱驰而至,但最大的难题在于解决社会问题。作者提示,尽管大数据概念已热了多年,也有很多成功案例,并在电商精准营销领域取得了不俗的成绩,但它并非一项成熟的技术,在应用中尚有很多误区。如“数据自大”、“算法操纵结果”、“错误相关”等。

谷歌GFT项目启动之初,凭着对2009年甲型流感病毒暴发的准确预测震惊了世界,被称之为大数据应用的完美案例,可用于指导人们在流感来袭之前提前作出反应。可接下来的剧情却急转直下,在2011年8月到2013年8月的108周里,GFT有100周高估了CDC(疾控中心)报告的发病率。2013年谷歌调整了GFT的算法,并称出现偏差的罪魁祸首是媒体对GFT的大幅报道导致了人们搜索行为的变动。但是,不论GFT如何调整算法,其对流感发病率的预测都不再准确,2014年以后,谷歌GFT流感预测销声匿迹。

在金融领域,银行如果在本系统数据之外再整合其他资源,如综合个人客户在社交媒体、电商网站以及社保基金、商业保险系统的数据,企业用户将数据收集的范围延伸至产业链上游,那为客户精准“画像”就并非难事。依据大数据所指,科学评测用户的信用值及资产状况、未来现金流,让原本单纯依靠人工去评估的客户信用指数,转化为机器“理性”测评,对降低银行金融服务成本,降低坏账风险,释放银行服务潜能,以及为客户提供个性化服务,降低客户流失风险都大有助益。

主动拥抱变革,做好应对准备

不过,作者对金融科技时代的“数据垄断”直率提出了隐忧:数据令这些行业巨头进一步获得了信息资源优势,加剧了市场的不平等,中小企业难以在巨头垄断的商业环境里获得发展空间。如果市场失去了依靠自身力量纠偏行业垄断的能力,那么各种霸权就将应运而生,此时既需要新的创新者跨界颠覆,创新商业模式,也需要国家在政策层面为数据“伸张正义”。作者为此提示,在产业发展和国家信息安全方面,出台鼓励政策,支持本土大数据技术服务商的发展,支持数据监管技术及第三方审查机构的发展,都应及早布局,从而规范大数据在金融业的应用,避免数据失控。

谈及金融科技,就不能不提及颇具魔幻现实主义色彩的人工智能。自计算机程序战胜了人类围棋冠军,围绕人工智能的发展前景及可能给现有社会产业带来影响的争议就不绝于耳。三位作者认为,人工智能曾受制于科技发展的限制,经历了两起两落的波折历程,最终在2010年以后进入爆发式发展期。其主要原因是大数据的发展为人工智能提供了充足的“清洁燃料”,芯片技术为人工智能提供了高承载力、耐受力的“炉具”,而人工智能算法的优化,机器获得的深度学习能力,仿若为人工智能植入了生命基因,令其拥有了类人的种种能力。具体到金融科技领域,则体现在利用机器的自我学习能力,主动发现金融领域的范式,帮助客户做出智能投资决策,帮助银行智能信贷。正在迅速崛起的机器人分析师,也表现出了优于市场平均水平的预测成绩。以银行智能信贷系统为例,机器人分析师会综合分析用户习惯、资金流、资产状况,判断用户的综合信用水平,这将大大提高金融机构风控的效率、降低服务成本。

当金融与科技无缝融合,越来越多原先依靠人的智力、体力的工作正被各种形式替代,连位于金融行业顶端的分析师都受到了智能机器人的全面夹击。未来,金融工作者将何去何从?笔者以为,就如同现代化机器代替了大批产业工人,网络信息化技术发展令很多行业受到颠覆性冲击一样,科技在金融领域发生的作用,概莫能外。只是,我们也应看到,科技进步在令一批就业岗位消失的同时,也在催生全新的岗位。适应科技社会的变化,主动拥抱变革,做好应对准备,是企业及个人保持竞争力的应有之意,亦是金融行业和金融从业者必须面对的课题。

面对科技与产业融合变革的大趋势,政府应在政策保障、行业监管、社会体系构建等方面主动有为,未雨绸缪,积极防范风险,以政府理性圈定科技的行为边界,规范金融的运行轨道,让金融科技在阳光下运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