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

12月29日

查看其他日期

中国巨石股份有限公司
关于公司新材料智能制造基地生产线扩建项目的补充公告

2017-12-29 来源:上海证券报

证券代码:600176 证券简称:中国巨石 公告编号:2017-072

中国巨石股份有限公司

关于公司新材料智能制造基地生产线扩建项目的补充公告

本公司董事会及全体董事保证本公告内容不存在任何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者重大遗漏,并对其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完整性承担个别及连带责任。

中国巨石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国巨石”或“公司”)于2017年12月24日召开了第五届董事会第二十七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公司新材料智能制造基地生产线扩建项目的议案》(具体详见公司2017年12月25日刊载于《中国证券报》、《上海证券报》、《证券日报》、《证券时报》及上海证券交易所网站http://www.sse.com.cn的相关公告)。现就本次投资建设项目情况补充说明如下:

一、项目建设的可行性

1、 符合产业政策,发展高端制造

公司新材料智能制造基地生产线扩建项目属于国家鼓励类的产业政策项目,项目的建成投产,将对促进国内玻璃纤维复合材料工业的发展和我国玻纤工业的技术进步、产业结构调整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电子信息产业是“中国制造2025”的重点发展领域,公司将生产高品质的电子级玻璃纤维产品,满足电子信息产业不断发展的技术与市场要求,项目符合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的要求。

2、 推进智能制造,落实公司战略

智能制造已成为世界制造业发展的新趋势,我国将智能制造作为两化深度融合的主攻方向。公司作为玻璃纤维行业的领军企业,致力于推动产业技术进步,新材料智能制造基地生产线扩建项目的建设将全面提升公司智能化生产水平,创新应用大池窑技术、智能制造技术、绿色制造技术,进一步提高生产效率、能源利用率,降低运营成本、缩短产品研制周期。新材料智能制造基地建设定位高、起点高、要求高,生产线建成后将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在加快企业转型升级的同时,也将继续扩大公司与竞争对手的差距,意义深远,是公司未来5年发展的重要战略举措之一,也是加快公司“产品高端化”战略落地的关键一步,符合公司长远利益,必要性显著。

3、满足客户需求,提升经济效益

在国民经济发展过程中,玻璃纤维作为新材料行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家支持和鼓励发展的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随着中国制造2025年国家战略的推进实施,经济结构调整,互联网经济蓬勃发展,未来玻纤下游需求将在信息化产业、新能源开发利用、汽车轻量化、环保产业等方面表现出更加强劲的增长态势。公司新材料智能制造基地生产线扩建项目着重投资于电子级玻纤纱和电子布,电子布主要应用于电子工业的覆铜板,而覆铜板是航空航天、遥测、遥控、遥感、通讯、计算机、工业控制及电器等电子产品的电子整机不可缺少的重要材料,应用范围相当广泛。根据权威机构预测,2017年全球PCB产值有望达到642亿美元,中国PCB产值将达到289.72亿美元,占全球总产值的44.13%;另据预测,全球PCB产值到2022年将达到756亿美元。除了传统电子行业的产品需求,近年来,随着工业企业的自动化和智能化水平不断升级、汽车智能化和家居智能化程度不断提高,电子玻纤产品的市场需求呈现出了高端化和持续增长的局面。

近一年多以来,公司电子布产品需求快速稳定增长,量价齐升。公司与国内主要的覆铜板下游企业建立了良好的业务关系,并和大型客户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新材料智能制造基地生产线扩建项目的实施在更好地满足客户需求,促进和提升产业发展的同时也将提高公司的经济效益。

4、掌握核心技术,质量成本领先

公司是玻纤行业的领军企业,拥有国际领先的技术水平及生产规模,并拥有经验丰富的工程设计、建设团队,以及紧密配合的外部协作单位,可有力保证新材料智能制造基地生产线扩建项目的顺利实施。

公司拥有自主设计的大型无碱池窑拉丝等成套技术,由多位掌握世界领先玻纤技术的专家及人员组成了具备现代创新水平及能力的优秀技术团队,建有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国家CNAS认证检测中心、浙江省玻璃纤维研究重点实验室。自2006年建成第一条电子纱生产线以来,公司不断进行技术创新和产品研发,培养出了一批专业的技术、管理人员,目前在池窑、拉丝、捻线、织造、后处理等方面都已经掌握了先进的生产技术,生产成本具有领先优势,产品质量得到广大客户认可。得益于公司长期以来的精细化管理、技术创新及研发的经验累积,公司产品的制造成本也在行业内处于领先地位,具有很强的竞争优势。

二、项目资金来源和安排,以及对公司可能产生的影响

(一)项目资金来源和安排

新材料智能制造基地生产线扩建项目总投资为932,347.70万元(其中新总部大楼总投资为7亿元),资金来源为公司自有资金及银行贷款。

1、 自有资金方面

公司最近连续三个会计年度盈利能力稳定,现金流充裕,2014至2016年度每年归属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分别为474,536,988.11元、983,047,101.65元、1,521,035,120.66元;2014至2016年每年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分别为1,663,215,648.34元、2,429,601,488.84元、3,169,081,426.53元。截至2017年9月30日,公司未分配利润为4,696,649,622.43元。公司可以用一部分自有资金用于项目投资,新材料智能制造基地生产线扩建项目计划使用自有资金375,000.00万元。

2、 银行贷款方面

截至2017年9月30日,公司总资产为24,538,065,420.58元,负债合计为12,610,661,369.39元,资产负债率为51.39%,仍有一定的负债空间。新材料智能制造基地生产线扩建项目计划使用银行贷款557,347.70万元。

(二)对公司可能产生的影响

新材料智能制造基地生产线扩建项目的建设实施会加大公司的资产和负债规模,项目建设阶段的设备折旧、财务费用等会对公司当期利润、所有者权益产生一定影响。为了降低投资风险、减少投资成本,新材料智能制造基地生产线扩建项目的各个投资项目将分五年逐步开工建设。如市场环境未发生重大不利变化,各项目投产后,会进一步改善公司资产、负债、权益和利润等指标。

综上所述,公司认为利用自有资金和银行贷款有能力完成新材料智能制造基地生产线扩建项目的投资建设。公司财务状况稳健,计提设备折旧和支付银行贷款利息费用不会对公司正常生产经营造成实质性影响。

三、预计收益测算依据

1、 销售收入测算

结合2017年公司产品销售平均价格和现有客户的订单价格情况,对各个项目的设计产能、价格进行合理预估,预计新材料智能制造基地生产线扩建项目达产后,年销售收入情况如下:

2、成本费用测算

新材料智能制造基地生产线扩建项目达产后,产品成本费用主要包括原材料、能源、折旧及摊销、工资及福利、制造费用、管理费用、销售费用、财务费用等。其中测算的依据如下:

(1)生产所需的矿石及化工原料按公司现有价格进行测算。

(2)人员工资和福利按照现有工资水平及公司相关政策,根据不同生产线投产年份进行合理上涨。

(3)能源消耗中的电、天然气和氧气的价格按公司现有价格进行测算。

(4)折旧和摊销参照现行的会计政策进行处理。

(5)三项费用按照现有项目的实际费用率进行合理估计。

各生产项目具体成本费用情况如下:

3、效益情况

上述销售收入扣除成本费用以及1,776.55万元税金及附加后,项目可实现效益如下:

除上述内容外,公司于2017年12月25日披露的有关项目投资公告的其他内容不变。

特此公告。

中国巨石股份有限公司董事会

2017年12月2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