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日本,
您带了足够的现金吗?
|
尽管移动支付所扫的矩阵码是由日本电通公司在1994年发明的,却未能推动日本的无现金化,致使日本今天成了有些另类的“现金大国”。在电子信息技术相当发达的日本,眼下无现金支付比重仅18.4%。
当今世界,无现金化在许多国家大行其道,发展势头迅猛。早在上世纪90年代,瑞典就一马当先,开始推动无现金支付,2012年其各大银行同时开始采用移动支付,以此来解决劳动力短缺问题,提高劳动生产率。此后,韩国后来居上,据日本经济产业省的统计数据,截至2015年韩国的无现金比重已高达89.1%。中国的发展势头也非常强劲,目前已达60%。接下来是加拿大、英国、澳大利亚、瑞典和美国等国家,目前连印度的这一比重也已达40%。然而,电子信息技术相当发达的日本却显著滞后,眼下无现金支付比重仅18.4%。尽管移动支付所扫的矩阵码是由日本电通公司在1994年发明的,却未能推动日本的无现金化,致使日本今天成了有些另类的“现金大国”。
在经济生活中推进无现金化,可以产生许多效应。首先是极大地方便了消费者,无论购物还是餐饮消费,包括购买车票机票,都不用去银行柜台排队或通过ATM机取钱,不需带现金,扫扫码就可完成,其便利性是不言而喻的。而大量的现金流通,也是需要支付成本的。例如遍及日本全国城乡的ATM机,每年仅运输和放入现金的开支就高达2万亿日元。如今日本各行各业都在为劳动力短缺所困,而无现金化可极大提高工作效率,降低对劳动力的需求。此外,无现金化之后,诸如洗钱这样的犯罪行为将大为减少,诸如抢钱这样的犯罪行为的发生率也会显著降低。
最要紧的是,无现金支付对拉动消费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在购物尤其大笔开销之际,移动支付就是一个数字变化,这让许多消费者都有欲罢不能之感。为了拉动消费,日本央行早就实施了零利率政策,但即便如此,消费者考虑到孩子的教育和今后养老等因素,仍捂紧钱包。存银行没有利息,那就放在家里,以致有人放在家里的4亿日元巨资连同保险箱一同被盗。而日本企业则存有更惊人数量的现金。因此,尽管利率低到不能再低了,但市场上的货币流通量并未增加,消费仍无法拉动。未能强劲推动无现金化,显然是这一政策未能获得应有效应的一大关键因素。
据野村资本市场研究所统计,截至2016年底,日本市场的货币流通量占GDP的比重高达20%,而欧元区国家为10%,美国、韩国、加拿大、澳大利亚和英国均低于10%,瑞典更不到2%。
为了推进无现金化,许多国家都采取了各种各样的激励措施。例如韩国规定,根据信用卡消费额度以抵扣所得税,在欧元区、加拿大、新加坡和印度等国则废除了大面额纸币,比利时、法国和意大利等国家对大笔现金消费规定了上限,瑞典和挪威废除了小额硬币。你要付现金,那找零就要吃点亏。
但在大变化面前,日本人的思维仍很难改变。广告公司博报堂去年的一项调查就表明,有51.4%的消费者认为不必推进无现金化。日本人对现金如此情有独钟,理由是其他国家很难理解的。首先是强调日本纸币印刷技术领先于全球,所以难以出现假币。据2012年的一项数据,欧元的假币出现率是日元的223倍,美元更高达659倍。此外,日本人还认为日本纸币很洁净,不像其他国家的纸币那样破损污秽,所以爱用现金,这个理由实在很牵强。
众所周知,近30年来日本经济始终欲振乏力,关键在于日本消费者不愿消费。既然无法刺激本国消费者花钱,那就只能请外国消费者帮忙,这就是近年来日本入境旅游急剧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此前日本政府已明确要求到2025年将无现金支付的比重提高到40%,此举的一个根本原因是为了进一步发展日本的入境旅游。
为了吸引更多的中国游客前往日本,近年来日本在迅速扩大银联卡和支付宝的使用范围,目前约有4万家商店已在使用。今天全世界已有38个国家可以使用支付宝,日本此举也是为了顺应这一潮流。已经有一些商家提出,希望能将范围扩大到本国消费者。
2011年日本的入境游客数仅为622万人次,去年已猛增至2869万,2020年还要增加到4000万人次。但目前外国游客在日本旅游遇到的一个现实难题,就是很多地方无法使用电子支付,尤其是地方上的一些餐饮店和特产商店,只能使用现金,这就给外国游客带来了诸多不便,也大大制约了他们的消费。据调查,至少有40%的外国游客对日本如此偏重现金深感不解。尤其是在日本的入境游客中占据第一位的中国游客,很多人早已习惯手机支付,让他们再用现金,也许他们就会取消日本游计划。另据预测,假如目前的状况不能迅速改观的话,那些没带现金的外国游客只能打消消费计划,这样就无法挖掘潜在的消费需求,到2020年日本将会减少1.2万亿日元的收入。这是日本政府急于推动无现金的重要推力。
只是,这一目标能否按期实现,从实情看并不乐观。因为日本各银行和企业都是各自为战,你弄你的支付体系,我开发我的扫码系统,彼此之间无法兼容。这不仅无法降低企业成本,还增加了游客的麻烦,其效果很可能是进一步增加现金结算比重。
(作者系知名日本问题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