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版 封面  查看版面PDF

2021年

5月27日

查看其他日期

科创板年报问询“科”味浓
研发投入变化成“热门题”

2021-05-27 来源:上海证券报

◎记者 祁豆豆 ○编辑 邱江

上市公司年报事后审核问询正在紧锣密鼓进行中。近日,上海证券报记者梳理发现,科创板年报事后审核问询以多元化、个性化的视角审核科创公司“含金量”,其中与研发投入相关的各种指标变动,小到研发费用增减,大到研发项目进展,无不成为关注的焦点。

并非“问跌不问涨”

2020年年报是寒武纪上市后发布的首份“成绩单”。作为尚未盈利的芯片企业,寒武纪的研发投入及产品储备情况自然成为市场关注焦点。

2020年报显示,公司2020年度研发费用达7.68亿元,同比增长41.5%。其中,职工薪酬4.4亿元,同比增长56.32%;测试化验加工费6861万元,同比下降44.9%;委托、合作研发支出3849万元,同比增长104.3%。

在整体研发指标向上的情况下,监管就其中细节进行了问询,要求公司就职工薪酬大幅增长的原因及合理性做出更详细说明,同时补充披露测试化验加工费的具体内容以及委托、合作研发支出的主要供应商、研发成果及进展。

国盾量子2020年研发费用同比下降25.68%。公司称,系承接了国防专项定制开发业务,研发人员参与,相应支出计入项目成本。对此,年报审核问询进一步要求公司解释研发人员参与国防专项定制开发业务的原因及合理性。

有业内人士表示,研发费用是科创企业非常重要的指标,但每家公司情况不一,牵涉到的项目、技术不一,不能以升或降一概而论。因此,监管更加注重每家公司的具体情况,进一步将研发费用与公司研发进度等信息进行匹配,旨在更加精准、合理、深入地向投资者传递公司研发最新情况。

作为市场挑选出的“硬科技”企业,研发费用直接关系着企业的技术“含金量”,是企业科技水平的“风向标”,其细微变化都应格外关注。同时,信息披露监管还需要基于每家公司不同的特点、所处的行业变化做出合理的判断之后进行问询,以免走入问得“过细”、管得“过宽”的误区。

下转5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