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精准化运作中增强降准的质效
□杜 静 杜 磊
在国务院日前召开的经济形势专家和企业家座谈会上,李克强总理强调,近期实行的降准措施要体现结构性,更加注重支持中小微企业、劳动密集型企业,帮助缓解融资难题。与此同时,央行相关部门负责人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指出,降准是货币政策回归常态后的常规流动性操作,主要是为了优化金融机构的资金结构。这表明,此次全面降准的作用与意义,更多体现的是对我国经济和金融结构的调整与优化。
作为货币政策的数量型工具,降准的直接效果和作用是增加市场流动性。此次全面降准,将释放金融机构1万亿元左右的流动性,超出市场普遍预期,而央行相关人员解释是“回归常态后的常规流动性操作”。从形式上看,“超出预期”与“常规操作”似乎存在矛盾,而从内在逻辑上讲,将二者统一起来的关键点,正是彰显与强化结构性质效。笔者认为,在实施过程中要体现精准化并与前瞻性相融合。
在前瞻性与精准化融合中,加快提升我国经济国际竞争力,有效培育、分类建设和逐步形成应对市场主要要素变动的新型力量。全球经济一体化并深度融合是不可阻挡的趋势和潮流,有效防控外部市场的输入性通胀,是我国在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过程中,必须面对的经常性工作与长期性任务。增强全面降准的结构性质效,从长期看,金融机构要强化前瞻性思维与战略性谋划,集中资金和资源,分类分项支持、培育和扶持一批重点企业和高端行业,增强我国在国际市场基础产业链、关键供应链和核心技术链的影响力,从源头和规则上提高未来平衡国内外市场主要要素价格变动的稳定力量。从短期看,要体现精准化操作与主动性引领,加大对各类进口型企业资金支持倾斜力度,综合运用各种减费让利手段,协同财政税收政策,率先使这类企业综合融资成本明显下降,缓解资产价格向下一环节传导的压力;要加快货币市场、资本市场尤其是期货市场之间的联动,有效引导和稳定市场价格预期,并加大支持国家储备对主要大宗商品市场投放的力度,多方式与多渠道为参与竞价的各类市场主体提供融资便利,并在融资条件上实施阶段性的特殊标准;要采用更多地定向资金投放措施,帮助处于市场中下游的加工制造企业抓住国家储备投放的窗口期,合理优化、补充库存,降低原材料成本;在此基础上,要系统创新各类资金进入企业的渠道和方法,保证重点企业和环节的融资需要,以融资成本的整体性和趋势性下降,缓解输入性通胀压力。
在前瞻性与精准化融合中,要以改善中小微企业的融资结构为突破口和立足点,不断优化融资对象结构。强化全面降准的结构性质效,关键是不搞“大水漫灌”,金融机构要有更多地“靶向”转化措施和手段,精准化地让降准释放的流动性向中小微企业倾斜。一是进一步更新中小微企业融资理念,重点解决金融体系内“上与下”“业务部门与管理部门”“一般业务环节与小额贷款环节”的认识统一问题,形成中小微企业融资的公平环境,自觉消除有形和无形的各种“条条框框”,下大力气改变大型企业和特定企业对中小微企业融资挤压的状态。二是要把中小微企业融资“两个不低于”的目标与任务,依据变化实际,更多具体到 “提升获贷面”上。同时,也要避免出现中小微企业融资结构集中化倾向,对经济不发达地区、产业链中后端、行业阶段性不景气中的中小微企业的融资需求也要予以重视,进一步扩大融资有效范围,激活更多市场主体活力。三是要把货币政策的直达工具与传统的各类融资手段主动结合,利用互联网、区块链、人工智能等技术,创新客户发现、客户选择、客户分层、客户风险管理和客户价值提升的经营流程与管理机制,在风险性与盈利性统一中满足中小企业的多种融资需要,提高融资效率。四是要创新更多的风险管理手段,使中小微企业融资具有区别于其他融资对象更多的风险损失容忍度。
在前瞻性与精准化融合中,持续优化金融机构的资金结构,增强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有效性、稳定性与长期性。我国金融机构资产与负债期结构不断扩大的“剪刀差”,既对金融机构长期融资的意愿和能力产生客观约束,又加大负债端补充长期性流动性的现实压力。因此,要利用全面降准的契机,系统反思金融机构资金期限结构性问题产生的主要根源和内在要素,把主攻点放在理性提高存款质量上,创新负债经营的方式方法,从系统合作客户、源头发展客户和链式拓展客户上,形成不同金融机构之间的经营特点与客户特色,并在差异化竞争中,弱化存款理财化的行为习惯,注重强化组织长期性存款资金能力与机制的建设,增强负债的稳定性与期限结构的合理性和客观性。同时,要把全面降准后释放资金的置换,与推动金融机构的经营模式改革相结合,遵循资产负债管理“总量平衡、结构对应”的基本原则,把金融机构资金期限结构调整与实体经济结构优化相统一,从不同地区、不同行业和不同企业的实际出发,针对不同时期和阶段变化的实际,分类选择优化资金调整的方法与内容,使金融机构资金结构的持续调整与优化,广泛地融入到适应实体经济的客观需求中,既提升金融机构长期性资金投放的意愿与能力,又增强在结构动态优化中,应对和化解中长期资金投放风险的整体水平。
(杜静 系资深财经评论人、原银监会“三个办法一个指引”起草专家之一;杜磊系武汉金控集团资产管理部副部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