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政协委员、上海大学副校长汪小帆:推进高等教育数字化转型
|
◎记者 陈梦娜 ○编辑 王晓峰
“高等教育数字化转型既是疫情防控常态化下的现实需求,更是深入推动高等教育整体性转变、全方位赋能和革命性重塑、培养引领时代发展的创新人才的大势所趋。”全国政协委员、上海大学副校长汪小帆在接受上海证券报记者专访时表示。今年全国两会,他提交了《关于转变理念、加强统筹,更好推进高等教育数字化转型的提案》。
近年来,我国高等教育信息化建设取得显著成就。以上海大学为例,通过归类后的45个信息化系统,包含700多个业务流程,每天日常产生的数据量大概为100T,大体相当于学校图书馆所有藏书所占的数据。“以‘数据打通,一网通办’作为数字化转型的抓手,通过构建统一数据平台,打通数据孤岛,显著提升了师生获得感。”汪小帆说。
对于把全面提升信息化素养落到实处,汪小帆建议,省市教育行政部门可学习教育部的专题辅导做法,制定有效计划,带头加强教育信息化的学习研究和认识。他还建议,教育部门出台更为有效的培训方案,对高校领导和教师进行系统培训和考核,指导制定高校教职员工信息化素养提升计划。汪小帆强调,“特别要加强对于高等教育数字化转型的研究与学习,统一思想认识,并建议及时总结和发布典型案例。”
如何进一步加强高等教育信息化建设的统筹和指导力度?汪小帆建议,组织编写较为详细的“高校信息化建设指导性建议方案”,并且定期总结最新经验。鼓励和支持各高校在该方案基础上结合学校特点加以实施。
“编制少、收入低、评职称难、资源难以保障等,导致不少高校信息化队伍人数少,且难以吸引和留住优秀人才。”对于进一步加强信息化队伍建设和资源保障,汪小帆认为,考虑信息化人才特点,出台并落实加强高校信息化队伍建设的实施办法。探索在高校试点设立专职CIO(首席信息官)并明确职责,进一步保障信息化建设推进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