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口 多措并举保障产业链供应链稳定
◎记者 陈梦娜
6月1日,上海洋山深水港码头的“美若马士基”轮准备起航,船上捎带了27个从国外进口到中国的集装箱,涉及转关商品为青豌豆,重量725吨。从洋山三期码头出发,运往最终目的地天津港。这标志着国内首单外资班轮船公司“沿海捎带”业务正式落地。
复工复产分秒必争,上海正在全力稳住经济基本盘,通过龙头企业率先复工复产,以点带链、以链带面,加大力气推动经济恢复重振。
港口水运事业正在逐步恢复正常。上海市港航事业发展中心发布公告称,6月1日起,全面恢复港口、水运、航道、地方海事、船舶检验等港航服务工作。在继续做好“一网通办”线上工作的同时,恢复线下窗口服务,对外办理各类港航业务。
港航企业多措并举,出台减免政策助力外贸生产,最大程度地保障外贸物流运输。上港集团、马士基航运公司、法国达飞海运集团等先后出台了减免堆存费、滞期费、改单费、订舱取消费等不同优惠措施。
疫情期间,上港集团全面实施港区闭环管理,结合专班管理,迎难而上,严防疫情,努力克服陆运集装箱瓶颈,发挥不同运输方式的比较优势,多措并举保障产业链供应链稳定。
受各地疫情影响,陆路运输受到一定阻碍,上港集团充分利用上海港整体优势,优化进提箱方式,保障集装箱及时到港、出运,及时向社会各界推出集装箱“陆改水”服务,加快水路业务通道开拓,分流客户运输需求。其中,上港物流推出综合物流“陆改水”服务,整合集团长江码头、水运等资源,为长江沿线、浙北地区客户提供水运进出上海港的解决方案。
今年1至4月,上海港集装箱吞吐量实现1.9%的正增长,共完成1535万标准箱,保持世界第一。5月底,日均吞吐量已逐步达到12万标准箱,有力维护了产业链供应链稳定。
日前发布的《上海市加快经济恢复和重振行动方案》中提出,上海要全面有序推进复工复产复市。方案提出,支持汽车、集成电路、生物医药等制造业企业以点带链,实现产业链供应链上下游企业协同复工,稳步提高企业达产率。建立长三角产业链供应链互保机制,共同保供强链。
4月中下旬开始,上海市汽车产业重新“回血”,包括上汽集团、特斯拉在内的重点企业有序复工复产,再次为中国汽车产业链的逐步恢复注入动力。
1000多辆上汽MG名爵和上汽大通出口新车在上海海通国际汽车码头整装待发,将由滚装船发往澳大利亚。预计上汽集团5月海外销量将超过7万辆,同比增长将超过60%,创下历史新高。
上汽集团临港乘用车工厂在疫情期间努力保障生产工作稳步运行。4月18日,工厂开启复工复产压力测试;4月19日,压力测试开启后首台车下线;5月27日,开启双班生产压力测试;5月28日,已有智己、飞凡、荣威、MG名爵四个品牌在内超过1万辆整车陆续下线。目前工厂日均下线数较原先提升约2.3倍,下线数量恢复到满产时的八成左右,后续将基于疫情走势、供应链等情况进一步制定复工复产的动态规划。
特斯拉也在马不停蹄地加紧生产。4月中下旬,特斯拉8000名员工陆续返厂,电池、电机车间陆续恢复生产,多条流水线高效运转起来。特斯拉超级工厂生产制造高级总监宋钢介绍,与特斯拉复工同步,上海市内的许多特斯拉零部件供应商也开始复工,成为特斯拉供应商伙伴中复工复产比例最大的区域。
针对集成电路进口设备精密性较高、使用紧急等特殊情况,浦东机场海关在通关、查验岗位安排关全天候封闭驻扎现场,确保24小时联系得上、找得到人、办得了业务,通关与物控环节即报即审,帮助企业解决应急通关问题,确保紧急物资以最快速度完成海关通关手续,全力保障产业链正常运转,为半导体产业维持生产运转提供有力支撑。
为支持企业生产、保障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稳定,上海海关先后出台抗疫情保民生助企业促发展10条措施和新一轮保障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稳定的12条新举措,用硬招、实招缓解上海及周边地区疏港压力,赋能重点产业发展和供应链畅通,全力支持上海加快经济恢复和重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