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金管理人究竟该反思什么
◎记者 黄淑慧
今年以来,因业绩表现不佳给投资者造成损失,越来越多公私募基金经理通过报告、信件、交流等方式表达“反思”乃至“歉意”,“轮番道歉”一时间成了基金圈内热门词语。
从流传甚广的几份致歉信看,基金经理大多将业绩较大回撤归因于对短期宏观环境的剧烈变化认识不足、组合结构和仓位调整不及时等。比如,和谐汇一董事长林鹏在致持有人的信中表示,对于均值回归过度的执念以及对宏观政策层面不够敏感,使得自身在心理上、行为上没有做好对组合的风险管理。类似的致歉同样频频出现在公募基金经理的三季报中。
在业绩承压时,与持有人加强沟通当然值得鼓励。不过,整体而言,这些歉意和反思,基本落笔在投资操作上,鲜少提及为何在此前的市场阶段性高位大举发行产品,导致投资者入场时机出现偏差。
事实上,目前单位净值偏低、投资者亏损幅度较大的产品大多成立于2021年春节假期前后的市场阶段性高位。对于基金管理人而言,与其说要反思投资策略未能与时俱进,不如说应该为彼时的“规模冲动”而反省。
2019年以来,在资管产品净值化转型的背景下,公私募行业都迎来了规模的快速扩张。2020年下半年至2021年初,一大批公私募基金经理凭借历史业绩,发行了大量新基金。在这波调整行情中受影响最大的正是当时入场的投资者。
“好发不好做,好做不好发”早已是基金从业者熟知的规律,在市场高位盲目发行新基金网罗资金,这种商业冲动在一定程度上隐藏着对投资者利益的漠视。
多次在市场阶段性高位提示风险的知名投资人杨东,在最近的一次交流中也提到了这一问题。他坦言,不论是做投资,还是做财富管理,逆周期非常重要。不过,大量机构都是顺周期的,市场越热,销售越起劲。
都说要坚持做长期正确的事情,归根结底,基金业安身立命之本仍然是为投资者创造长期收益。无法抵制住短期诱惑的基金管理人,最终会消耗掉自己的商誉。只有处理好管理规模和投资者收益之间的关系,把握好能力建设和商业利益之间的关系,才能行稳致远。
关于管理规模与能力建设的匹配,诸多从业者都有过相关阐述。蚂蚁基金总经理林思思表示,管理规模和持有人体验不应是“跷跷板”,而是支撑基金规模可持续发展的两个机翼,缺一不可。倡导“规模克制”和“规模适配”是财富管理和资产管理行业保障持有人投资体验的共同责任。
行胜于言,基金管理人只有真正将对于行业商业模式本质的理解融入实践,真正站在持有人角度转变营销模式,真正为投资者提供优质的基金产品和良好的投资体验,才能做好“难而正确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