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版 两会特别报道  查看版面PDF

夯实现代化产业体系基石
代表委员建言重要资源增储上产

2023-03-12 来源:上海证券报

◎记者 陈雨康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加强重要能源、矿产资源国内勘探开发和增储上产。今年全国两会期间,多位来自产业界的代表委员表示,面对日趋复杂的外部环境,夯实现代化产业体系基石,需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其中,强化重要能源和关键矿产资源保障能力是当务之急。

我国是能源和矿产资源消费大国。据高盛统计,中国油气消费量占全球总量的10%至15%;中国煤炭、铜、锌、镍、铁矿石等消费量在全球的占比超过50%。近年来,部分能源和矿产资源对外依存度较高的问题也引发了多方关注。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船舶集团七〇二所副所长叶聪表示,当前我国金属矿产资源特别是支撑新能源产业的锰、铜、钴、镍等关键金属对外依存度较高。

在全国人大代表、中创新航董事长刘静瑜看来,锂电池产业作为新能源领域核心产业,在绿色低碳发展过程中扮演重要角色。目前锂电池产业的发展主要受到上游资源不足、产业内无序竞争等方面的限制。

“推动矿产资源开发的上产增效,科技创新是关键。”全国人大代表、中国工程院院士王运敏表示,目前在很多领域,我国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的科技水平仍较为滞后。同时,在金属矿产资源开发利用领域的科技投入相对较少。

对此,王运敏提出如下建议:

一是加大金属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的科技创新投入,设立国家重大专项;二是加大对金属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科技创新平台建设的支持,提升金属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科技创新体系化能力;三是统筹规划国内资源开发上产增效示范基地,通过科技创新提升已有战略性矿产资源基地能力;四是布局海外矿产资源供应基地,加强与资源所在国之间的合作。

刘静瑜建议,国家相关部门对锂电池产业实行“全行业一盘棋”的引导与管理。其中,“资源统筹一盘棋”,强化国家对核心矿产资源尤其是锂资源的整体调控与管理,相关部门统筹规划并主导国内锂资源的开发。

基于部分矿产资源紧缺、生产力不高的状况,全国人大代表、铜陵有色金属集团副总经理丁士启表示,应通过顶层设计,进一步完善我国新能源关键矿产资源供给保障体系。要完善新能源关键矿产资源开发相关政策,国家矿业管理部门应统筹规划,加大此类矿产资源的勘查力度,积极扩源。统筹考虑关键矿产资源开发实际需求,提高工作效率,尽快科学合理地完成生态保护红线范围调整工作。

强化废钢铁等主要再生资源循环利用,也是重要资源增储上产的一大途径。全国人大代表、鞍钢集团董事长谭成旭表示,钢铁行业在持续推进“基石计划”落地的同时,还应推动废钢产业健康发展。建议规范所得税核算方法,降低准入企业税负;加快办理准入速度,由一年一次改为随时办理;培育龙头企业,鼓励区域优势企业兼并重组;研究进口再生钢铁原料的增值税优惠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