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MT板块或成跨年主线
大消费行业复苏“虽迟但到”
◎记者 汪友若
4月14日,第61届中国资本市场高级研讨会暨上证春季所长论坛的圆桌二环节题为“新气象新特征 如何把握2023年投资主线”,由浙商证券研究所联席所长邱世梁主持。
邱世梁表示,我国经济延续复苏态势,结构上正在推进以高端制造、安全自主、数字经济为导向的产业转型。同时,“稳增长”全年定调,“促消费”持续发力,资本市场全面推行注册制,“中国特色估值体系”登场……在一系列利好提振下,A股也有望演绎新一轮行情。
TMT板块或将是全年主线
开年以来,ChatGPT概念表现极其亮眼,数字经济、ChatGPT、通用人工智能、半导体等多个相关行业涨幅均超30%。资金围绕以ChatGPT代表的人工智能板块集中上攻的现象能持续多久?站在当下,数字经济等代表的TMT板块大概处于什么位置,是否存在交易拥挤的情况?对此,与会嘉宾分享了不同的见解。
广发证券发展研究中心总经理、电子首席分析师许兴军认为,以半导体为代表的TMT板块行情或是跨年度行情,并且这一行情有扎实的基本面支持。
从需求端来看,手机等消费品下半年的复苏是海内外的一致共识,对行业整体的提振也较明显;从制造端来看,虽然行业处于下行周期,但会带来生产制造端的成本下移、设计板块成本的下行;最后,从库存周期来看,未来库存趋势有望逐季下降,到今年二季度大部分半导体设计公司库存会回到正常水平。半导体设备材料板块受益于国产替代,有望穿越周期,半导体板块今年基本面明显向上。
国盛证券研究所联席所长郑震湘从创新、国产化、产业周期三个方面对电子行业做了分析。
从创新来看,ChatGPT代表的人工智能长期内将是成长板块创新的主力方向,ChatGPT对于算力和存储的需求可能超过2018年,算力增长将成为产业下一轮的大周期的重要抓手。
国产化方面,自主可控仍然是半导体产业持续向好的重要逻辑,政策层面始终坚定并不断强调集成电路产业重要性、产业链自主可控必要性,并从政策和市场两方面推动行业发展。
产业周期上,半导体产业周期今年正迎来拐点,在此之前TMT板块很多公司市值已经回到2021年的水平。郑震湘认为,虽然近期TMT板块股价整体有所修复,但估值还没有见顶。未来随着应用的不断提升,需求的扩大,基本面还有较大的提升空间。
新能源产业链或面临“阵痛期”
在ChatGPT概念全线走俏的同时,去年火热的新能源板块开年以来却持续受压制,新能源产业链年内还会有机会吗?
东方财富证券研究所所长周旭辉直言,看好人工智能,对于新能源的市场表现依然比较谨慎。他表示,过去两三年新能源变成了资本市场上最热门的赛道之一,但“万物皆周期,做时间段的朋友”,“2019年到2022年新能源是朋友,2023年不一定”。
周旭辉认为,新能源产业链供需的逆转在今年已经开始,年内新能源行情或有结构性反弹,而难现反转。过去两年,电动车产业需求都维持了100%以上的增速,而2023年需求增速将大幅回落,但供给端的产能在过去几年中持续扩张,供需情况出现逆转。
在周旭辉看来,新能源产业链未来结构性的机会来自技术创新:第一是新一代4680电池,第二是复合铜箔。复合铜箔、4680电池在2023年技术上实现“从0到1”突破的概率高,后续空间较大。
华鑫证券研究所所长谭倩判断,从宏观角度看,今年的市场主线仍是偏科技的结构性牛市。2023年是一个弱复苏、宽流动性的市场,在这样的市场环境下,科技板块相对占优。
从中观的角度来看,谭倩认为,在大的科技板块内部会存在不同细分领域的轮动:前两年在新能源板块内部是风电光伏之间的轮动,今年则可能是TMT板块内的轮动,或者是TMT板块内几个主题之间的轮动。
从微观层面来看,交易型客户关注最多的是持仓占比和交易集中度的问题。以泛新能源板块为例,在其行情高峰时段,最高机构持仓达到40%,维持了较长的时间。
谭倩表示,虽然现在TMT板块短期在交易层面指标较热,但实际上这部分交易很多是市场散户和活跃的交易投资者贡献的,机构持仓并没有达到当时在大新能源板块的持仓占比。未来机构资金仍有望流入,所以资金层面支持TMT板块后续表现。
消费板块复苏“虽迟但到”
相比于新能源,以食品饮料、医药为代表的大消费行业则沉寂更久。华创证券研究所所长董广阳表示,中国的消费逻辑跟美国有较大的差异,要先有经济的改善,有就业,有收入,才会有消费信心的回升。因此,中国消费复苏的整体节奏相对滞后,但最后会追赶而上。从历史经验来看,2008至2009年、2015至2016年的行情中,消费板块都是在后期发力。市场今年一季度对消费复苏预期的回落是正常波动,从中长期的资金角度来看,应耐心等待信心回归,目前也是布局时期。
华兴证券研究所所长赵冰表示,从境外投资者的反馈来看,中国的市场风险在全球范围内相对较低,股票市场的估值水平也处于低位,因此成长性和确定性比较明确的行业龙头受到境外资金的青睐。
具体行业配置上,赵冰表示,可选消费、科技、医药的投资逻辑并没有变化。例如,医药板块从2021年中至今,调整了接近一年半,但国家对医药行业的投资力度并没有减弱,医保的结余也在扩大。去年市场投资风格的切换并不代表医药、消费等核心资产价值的消失,预计这些行业今年的表现仍值得关注。
国元证券研究所副所长汤静文认为:首先,经济的复苏会逐步改变居民的消费预期,并且最终会传导至消费数据的改善,这是一个逐步传导的过程,因此复苏的过程不是一蹴而就的,但复苏的确定性毋庸置疑。其次,中国消费品零售总额已经达到了44万亿元,即使总量的增速比起之前的高速增长有所放缓,也会有大量的结构性机会存在。
汤静文同时表示,消费是一个典型的供给创造需求的行业,技术的进步会增加新的消费场景和新的需求。“比如市场最近都在讨论AI,我们也很期待AI技术在开放世界游戏类的交互中,为游戏消费贡献新的增长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