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2版 基金·一周  查看版面PDF

2023年

8月28日

查看其他日期

“扶优限劣”效果渐显 私募业管理规模创新高

2023-08-28 来源:上海证券报

今年以来私募管理人数量变化情况

时间 私募证券投资 私募股权、创业投资基金管理人(家) 私募资产配置类 其他私募投资 合计

基金管理人(家) 基金管理人(家) 基金管理人(家)

7月底 8576 13135 9 276 21996

6月底 8614 13208 9 283 22114

5月底 8630 13256 9 287 22182

4月底 8658 13310 9 293 22270

3月底 8620 13252 9 295 22176

2月底 8606 13259 9 300 22174

1月底 8595 13251 9 301 22156

数据来源:中基协 制表:马嘉悦

◎记者 马嘉悦

伴随监管“扶优限劣”的不断升级,私募基金迈上了高质量发展之路。近日,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发布的信息显示,截至7月底,私募基金管理资产的总规模达20.82万亿元,创历史新高。在资产管理规模增长的同时,私募管理人数量显著下降,“劣币”持续出清。

多位业内人士表示,私募行业野蛮生长期已经终结,未来,合规底线是私募机构发展的生命线。上海证券报记者采访获悉,近期多家私募机构在积极自查,完善合规风控体系。

私募基金数量降规模升

近日,中基协发布的最新一期私募基金管理人登记及产品备案月报显示,截至7月末,私募基金管理总规模达20.82万亿元,较6月末的20.77万亿元增长500亿元,增幅为0.24%;私募管理基金数量为152878只,较6月底的152322只增加556只。

具体来看,私募股权投资基金和创业投资基金是私募基金规模增长的主力军。中基协数据显示,截至7月末,私募股权投资基金和创业投资基金的存续规模分别为11.22万亿元和3.14万亿元,较6月末均增加了700亿元。

“近一个月来,私募股权投资基金利好政策频出,一级市场投资活跃度得到提振,因此私募股权投资基金和创业投资基金规模显著增长。”沪上某私募研究员表示。

资产管理规模稳步增长的同时,私募管理人数量在减少。截至7月末,全市场存续私募基金管理人共计21996家,较6月底减少了118家。在多位业内人士看来,私募基金数量降、规模升正是私募业生态逐步优化的体现,“扶优限劣”背景下行业优胜劣汰加速,“伪私募”“乱私募”逐步出清。

严监管仍在持续

8月以来,私募业“扶优限劣”仍在持续。

8月23日,西藏证监局披露了多张罚单,剑指拉萨凰朝投资、智度集团、山南鼎信智赢私募以及相关高管人员的违规行为。

近日中基协的多份纪律处分决定书也显示,上海建顺、北京磐晟、弘坤资产以及相关高管人员因违规行为被罚。其中北京磐晟因违规向投资者承诺收益、未按约定向投资者进行信息披露等违规行为,被中基协暂停受理私募基金产品备案12个月。

据记者不完全统计,截至8月25日,8月以来中基协已开出超40张处罚决定书,包括燕园基金、鑫绰投资等在内的十余家私募机构及相关人员受到处罚。

另外,今年7月,《私募投资基金监督管理条例》发布,私募投资基金行业首部行政法规诞生,未来将全流程促进私募基金规范运作。

管理人自查在进行

严监管背景下,诸多私募机构马不停蹄地进行自查,完善合规风控体系。

“最近,由公司合规部门负责人组织的合规培训举办了多场,对今年以来监管部门的最新指示和处罚案例进行了梳理和总结,强化和完善每一个环节的合规性。”沪上某百亿级私募人士透露。

某私募市场人士直言:“部分私募在清理现有的通道业务,并审查存在的合规漏洞,以免被监管点名。”

多位业内人士表示,在以往的“野蛮生长”期,大多数私募机构的经营重心偏向投研和业绩,缺少专门的合规风控部门,未来在监管部门的推动下,私募将逐步迈入高质量发展阶段,私募管理人在提升投研能力的同时,更加注重合规,守住风控底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