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在顾虑什么?
近期市场持续调整,投资者情绪低迷。人们不禁要问:市场在顾虑什么?
从股票投资的三因素模型出发,长期而言,上市公司盈利能力是推动市场上涨的核心因素。应该承认,当前中国经济的进一步复苏仍然面临着需求不足、动能不强、信心偏弱等困难。
不过,我们认为,“双底行情”演绎之下,不应该再悲观了。回顾2018年和2022年的“政策底”,市场均呈现了强弱切换的市场特征,即“双底行情”。“双底行情”的出现有其内在原因:由于缺乏做空工具,A股市场主要投资者往往通过选择做多一个下行压力较小的板块来表达空头观点。而其空头平仓带来的是前期强势板块的下跌,从而拖累市场,形成双底格局。6月以来,市场基本上沿着上证50指数的方向演绎,而前期强势的中证1000指数调整明显。从这个意义上看,投资者应该慢慢乐观起来。
7月24日召开的中央政治局会议明确提出,要活跃资本市场,提振投资者信心。这是“政策底”的坚实基础。从历史经验中可以发现,“政策底”不会马上见效,但市场逐渐向好是明确的。历史经验中,“政策底”出现后股票市场往往会先在底部震荡徘徊一段时间,随后进入上行通道。在这个过程中,理性乐观的投资者最终将获得较好的回报。
事实上,在投资的过程中,线性思维往往在短期内主导市场。当市场出现赚钱效应时,会引发投资者追加资金,从而形成推动市场加速上涨的动力。与之相反,赚钱效应差的市场,资金从市场流出,加剧悲观情绪的蔓延。但投资的正确姿势应该是拥有周期思维和逆向思维,持有体验感最差的时候,往往也是布局的最好时刻。
投资者不应线性地去理解经济和市场,从消费行业的恢复、旅游市场的火爆以及科技类企业的创新来看,积极的变化正在发生。当悲观的定价更加极致,市场回摆的力量会更大。
(CI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