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版 要闻  查看版面PDF

中国经济大循环观察

2023-09-18 来源:上海证券报

(上接2版)

强化粮食安全保障,深入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坚持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严守18亿亩耕地红线;实施重要农产品保障战略,加强种质资源保护利用和种子库建设,加强种子安全保障;我国粮食产量已连续8年稳定在1.3万亿斤以上。

……

以新安全格局保障新发展格局,这为国内大循环顺畅提供了坚强保障。

畅通双循环:

在高水平开放中赢得主动权

9月13日,设计最高时速350公里的雅万高铁不久将正式商业运营的消息在印尼发布,备受各界关注。作为共建“一带一路”的标志性项目,雅万高铁是中国高铁首次全系统、全要素、全产业链在海外落地,也是中国同地区国家共商共建共享、携手迈向现代化的范例。

放眼神州大地,以沿海、京沪等“八纵”通道和陆桥、沿江等“八横”通道为主干、城际铁路为补充的高速铁路网,串点成线、连线成网,构筑国内大循环交通血脉;走向全球市场,形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世界先进高铁技术体系,中国高铁成为拉动国内国际双循环的重要力量。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绝不是关起门来封闭运行,而是通过发挥内需潜力,使国内市场和国际市场更好联通,以国内大循环吸引全球资源要素,更好利用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提高在全球配置资源能力,更好争取开放发展中的战略主动。

立足自身优势,以国内大循环吸引全球资源要素,以国际循环提升国内大循环效率和水平——

6月27日,位于天津的空中客车亚洲唯一民用飞机总装线向匈牙利威兹航空交付1架A321neo飞机。这是中国总装的空客飞机首次销往欧洲。

“中国经济稳步恢复的背景下,空中客车亚洲总装线的总装能力不断提升,为国际民航市场注入新动能。”空中客车天津飞机交付中心总经理施伦普说。今年4月,该公司宣布在天津建设第二条生产线,以拓展A320系列飞机产能。

一架空客飞机从落笔蓝图到翱翔蓝天,其间经历诸多生产环节:机头和前机身段在法国圣纳泽尔,中央翼盒在法国南特,发动机吊架在法国图卢兹,中后机身段则在德国汉堡,垂直尾翼和水平尾翼分别在德国施塔德和西班牙赫塔菲,最后的总装交付则在中国天津。

经济全球化下,中国为全球企业提供广阔市场前景,并以其稳定可靠的产业链供应链成为国际大循环重要支撑。

“如果说以前在国际、国内市场两个引力之间,国际市场引力会更大,那么随着外需与内需此消彼长,国内市场吸引力明显提升。这为整合国际生产要素、深度参与全球分工合作创造了更有利的条件。”王一鸣说。

第三届消博会,汇聚3300多个优质消费品牌参展;第133届广交会,2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采购商参会;第六届进博会企业商业展签约面积已超36万平方米,签约参展的世界500强和行业龙头企业数量已超去年……

“发挥超大规模市场优势,参与国际市场竞争,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将增强我国在全球产业链供应链创新链中的影响力,增强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联动效应。”国家发展改革委副主任赵辰昕说。

今年以来,面对全球经济增长乏力和个别国家强行推动“脱钩”“断链”,我国外贸进出口顶住压力,量稳质升。前8个月货物贸易进出口总值超过27万亿元,规模仍处历史同期高位。

“产业链更长、附加值更高的一般贸易进出口占进出口总值的比重比去年同期提升1.2个百分点”“民营企业进出口占比达52.9%,同比提升3个百分点”“汽车及零配件、船舶、电工器材出口同比分别增长50.1%、28%、18.6%”……今年前8个月的这些数据,不仅是我国外贸活力与韧性的生动写照,也是中国企业在全球市场经风雨、见世面,国际竞争力日益增强的体现。

在开放发展中把握战略主动,建设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形成国际合作和竞争新优势——

特斯拉宣布将在上海新建储能超级工厂;总投资10亿欧元的大众汽车(中国)科技有限公司落户合肥;联合利华旗下高端衣物洗护品牌在天津港保税区设立亚洲研发中心……

或布局“未来赛道”,或融入开放创新生态,尽管受全球外商直接投资低迷及去年高基数影响,今年实际使用外资金额有所下降,但外资积极融入中国经济大循环的势头强劲。今年1至8月中国新设外资企业超过3.3万家,同比大幅增长33%,显示外商投资中国信心不减。

法国《观点》周刊网站评价说,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及其在许多领域无可匹敌的供应链,以及稳定的长期发展目标,将让中国继续保持吸引力。

今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广东考察期间深刻指出,中国改革开放政策将长久不变,永远不会自己关上开放的大门。一切愿意与我们合作共赢的国家,我们都愿意与他们相向而行,推动世界经济共同繁荣发展。

中国开放大门越开越大!

7月11日召开的二十届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二次会议,审议通过《关于建设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促进构建新发展格局的意见》。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建设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是我们主动作为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的战略举措,要围绕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以制度型开放为重点,聚焦投资、贸易、金融、创新等对外交流合作的重点领域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完善配套政策措施,积极主动把我国对外开放提高到新水平。

出台措施率先在上海、广东、天津、福建、北京等具备条件的自由贸易试验区和海南自由贸易港,试点对接相关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稳步扩大制度型开放;加大现代服务业领域开放力度,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试点增至11个……从商品和要素流动型开放,到规则、规制、管理和标准等制度型开放,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深层次的对外开放,推动中国加快形成具有全球竞争力的开放创新生态。

内罗毕时间凌晨1点,肯尼亚花农在农场剪下第一支玫瑰。一小时后,玫瑰在奈瓦沙湖畔装车;下午3点,搭乘航班飞向8700公里外的中国湖南省长沙市。北京时间第二天清晨,依然鲜艳欲滴的玫瑰,通过海关“绿色通道”进入湖南高桥大市场,并从这里发往中国各地。

一朵玫瑰的历程,正是共建“一带一路”、中国持续扩大高水平开放的生动缩影。

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提出10年来,中国与共建国家共同开创着高质量发展的合作新前景——中国已与152个国家、32个国际组织签署了200多份共建“一带一路”合作文件,覆盖83%的建交国;中欧班列累计开行7.7万列,通达欧洲25个国家的217个城市,畅通国际经济循环血脉,开创亚欧国际运输新格局。

中国积极参与国际经贸规则谈判,着力推动形成开放、多元、稳定的世界经济秩序,国内循环和国际循环在更高层次上相互促进,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提供坚实支撑。

放眼中华大地,加快构建的新发展格局,激荡中国式现代化宏阔进程:

从东北平原到长江沿线,从黄河流域到华南大地,区域发展大战略宛若星辰,交相呼应;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三大城市群龙头崛起;深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浦东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引领区、海南中国特色自由贸易港、浙江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探路先行……

一个个开放的前沿,一片片崛起的高地,串联起国内大循环的经络,澎湃着国内国际双循环的脉搏。

乘长风,破万里浪——

有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掌舵领航,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这个首要任务,中国经济巨轮必将迎来更加光明的壮阔前程。

(记者张旭东、安蓓、陈炜伟、张辛欣、申铖、潘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