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版 要闻  查看版面PDF

以合规善治促高质量发展 法学界大咖共议上市公司治理热点

2023-09-18 来源:上海证券报

(上接1版)  

据彭冰观察,新证券法正式实施后,从证监会作出的行政处罚结果来看,体现出监管思路的转型,即处罚更加精准,不再以签字即处罚作为标准,而是转化为对参与造假与知悉造假主体的精准处罚。

“就上市公司虚假陈述情形而言,从行政处罚到民事赔偿出现两个重大变化。”彭冰解释称:一是行政处罚力度加大,法定处罚金额由60万元增长至1000万元,而证监会在处罚中还通过拆分虚假陈述行为和主体身份分别处罚,使得实际处罚金额进一步增大;二是证券虚假陈述侵权民事赔偿案件数量和金额都大幅度增多,从全国首家金融法院上海金融法院公布近五年办案数据来看,此类案件数量已超过半数。

复旦大学中国金融法治研究院执行院长季立刚就“刑事政策激励”中“合规不起诉”认识进行了评析。他认为,“合规不起诉”这一提法并不准确,这一规则起源于西方国家,它们实际执行的是“合规延缓起诉”。延缓起诉并非不起诉,而是根据恶性程度、企业内部不法行为的普遍性、实际矫正的补救措施、能否持续获得评估与监督等情况,作为是否追究刑责、如何追究的参考依据。此外,对单位犯罪不起诉并不意味着免除单位的民事、行政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