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版 特别报道  查看版面PDF

原中国保监会副主席周延礼:临港新片区建设新兴金融中心应当突出两大特色

2023-12-11 来源:上海证券报
  周延礼

◎记者 何奎

12月8日,原中国保监会副主席周延礼在2023滴水湖新兴金融年度大会上表示,贯彻落实中央金融工作会议精神,锚定加快建设金融强国目标,临港新片区建设新兴金融中心应当突出两大特色。

突出制度型开放和守正创新特色

据周延礼介绍,第一个特色是突出制度型开放,提供“低成本、高效率”的制度环境和组织机制。临港新片区建设新兴金融中心,应当将打造制度型开放新高地作为主攻方向,对标全球主要再保险中心城市,以“低成本、高效率”为突出特点,加强营商环境、组织机制、监管制度、基础设施等供给,将其作为吸引境内外金融技术、人才、机构等要素集聚和发展的“触发条件”和“宣传名片”,加快消除各类制约、阻碍金融服务业高质量发展的痛点难点,以此塑造与其他金融中心城市错位发展、合作互补的独特优势。

“从保险业来看,当前正值全球承保能力‘再布局’的窗口期。”周延礼说,在全球经济科技创新发展、极端气候频发和地区冲突不断加剧的背景下,国际再保险风险分散需求持续高涨,但供给却受投资浮亏和通胀预期下快速加息等因素影响大幅收缩。同时,国际再保险市场进入价格上升周期,费率涨幅明显。由此,类似风险在境内外的费率差较大,使得境外保费有向境内分保的需求。

周延礼分析认为,中国保险业面临构建“低成本、高效率”优势,承接和弥补全球再保险承保能力供给“缺口”的发展机遇。

“第二个特色是突出守正创新,打造金融服务与产业发展双向赋能、协同互促的新模式、新机制。”周延礼认为,保险业落实中央金融工作会议要求,应该把握好以下四个方面:一是要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高质量服务,切实加强对重大战略、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的优质保险服务;二是把更多保险资源用于促进科技创新、先进制造、绿色发展和中小微企业,大力支持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确保国家粮食和能源安全等;三是要盘活被低效占用的金融资源,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切实做好科技金融、绿色金融、普惠金融、养老金融、数字金融五篇大文章;四是要着力打造现代保险机构和市场体系,疏通资金进入实体经济的渠道。

再保险国际板建设须聚焦三个“新”

今年10月,上海国际再保险交易中心(再保险国际板)正式亮相,再保险国际板位于上海自贸区临港新片区,由上海保险交易所运营管理。

在周延礼看来,加快推进再保险国际板建设,打造临港新片区新兴金融中心建设的新模式,应该聚焦新名片、新场景、新路径三个“新”。

一是再保险国际板是推进新兴金融中心建设的新名片。再保险处于保险产业链的顶端,可以促进保险业发挥资本融通、风险管理、技术创新等作用,决定了一个国家保险业的国际竞争力。

周延礼认为,再保险国际板地处滴水湖金融湾,是央地协作、加快建设上海国际再保险中心的重要载体和加速器。临港新片区对标最高标准、最好水平,支持再保险国际板建设,可以锻造人无我有的独特长板,开创新兴金融中心建设的新模式,打造中国保险业内循环的中心节点和国内国际双循环的战略链接通道,在助力加快建设金融强国、增强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竞争力和影响力中贡献“临港力量”。

二是加快形成“低成本、高效率”的比较优势,将再保险国际板打造成推进制度型开放的新场景。再保险国际化属性突出,尤其是经营跨境再保险业务的企业对税收政策、资金跨境、人才政策等营商环境以及监管制度等高度敏感。

因此,在临港新片区建设再保险国际板,要顺应数字经济时代发展新趋势,以“低成本、高效率”的制度机制和国内超大规模保险市场的优势,吸引全球机构、资本、人才、技术等要素进一步在临港新片区集聚,形成在岸、离岸再保险集中交易、清算结算的枢纽和中央交互市场,逐步培育出一个集再保险登记、交易、清算、投资、创新、交流、信用等功能于一体的生态圈,将中国制度型开放的“红利”转化为市场高质量发展的“红利”。

临港新片区应该如何进一步助力再保险国际板建设?周延礼建议:首先,用好临港新片区的特殊机制,对再保险国际板的再保险活动增值税、所得税给予进一步差异化支持,构建与境外税赋差距最小的交易市场;其次,打造与高透明度交易环境相匹配的差异化监管政策,覆盖机构准入、设立、运营、偿付能力监管等方面,大幅降低机构运营成本;最后,积极推动再保险国际板平台系统与国家税务系统对接,实现增值税发票电子化开具、流转和验真,打通再保险线上交易“最后一公里”,降低税负监管成本。

三是在再保险国际板推出新型风险分散产品,打造支持风险与资本对接的新路径。新型风险转移产品是传统再保险承保能力的重要补充。在国际上,新型风险转移产品市场是国际再保险中心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集聚高层次风险资本、风险测算与建模公司、专业发行机构,汇聚全球风险数据。

周延礼强调,临港新片区应当发挥新片区先行先试优势,依托再保险国际板“行为可见、风险可测”的场内运行环境,抓住关键窗口期,加快推进建设境内新型风险转移产品市场,建立多层次风险分担机制。一方面,为中国式现代化和对外开放中的大型风险、特殊风险提供综合性解决方案,让资本与风险“更低成本、更高效率”匹配和对接,助力解决传统再保险市场分出价格偏高、承保能力有限等问题;另一方面,为应对气候变化、传染病流行等传统风险,与网络安全、能源绿色转型、科技创新等新型风险叠加,贡献中国力量,助力推动完善全球风险治理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