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金融学会绿金委主任马骏:吸引更多PE、VC进入绿色低碳科技领域
|
◎周亮 记者 黎灵希
博鳌亚洲论坛2024年年会期间,中国金融学会绿色金融专业委员会主任、北京绿色金融与可持续发展研究院院长马骏在接受上海证券报记者采访时表示,经过前期发展,中国已经建成了全球最大的绿色信贷市场和全球最大的绿色债券市场,支持了新能源、电动车以及新能源设备组件等产业的高速发展。
中央金融工作会议明确将“绿色金融”作为做好“五篇大文章”之一。国内绿色金融要实现创新发展,下一步还应在哪些方面重点发力?
马骏表示,未来发展绿色金融不仅仅要在“纯绿”产业投资,还要在高碳行业投资那些能够减碳、转型的经济活动。比如在钢铁、水泥、有色、造纸、建筑、公路交通、航运、航空等高碳行业中,大力推动转型金融。
“转型计划是转型金融的核心。”马骏说,如果没有一个可靠、可信、科学、符合《巴黎协定》也符合“双碳”要求的转型计划,就很难做转型金融,“因为做了以后可能会出现‘假转型’‘洗绿’的风险,所以难度很大。”马骏谈到,绿色金融要迈向下一个阶段:
第一是要建立转型金融的框架和体系,包括界定标准、披露要求、转型计划等要素。
第二是在信息披露领域跟国际接轨。2023年,国际可持续准则理事会(ISSB)发布了两份国际可持续信息披露新准则。“全球现在有一些国家和地区已经明确承诺要采用ISSB作为本国可持续信息披露的主要基准,中国也应该朝着这个方向努力,尽可能在不远的将来,按照国际标准来构建我们自己的可持续信息披露体系。”
第三是加大力度发展绿色科技。“虽然绿色科技听上去是实体经济当中的一个板块,但实际上与金融高度相关。”如果说现有的、成熟的绿色技术能够减少一半的碳,还有一半的碳就需要靠未来的发明和更加成熟的技术来实现。
“未来的发明和技术到底谁来投资?这就是一个金融的问题,我们要大力动员更多PE、VC这类可以承受风险的资金进入绿色低碳科技领域。”
谈及当前绿色低碳转型存在的融资需求,马骏引用了此前测算的数据——“未来30年中,我们累计的绿色低碳融资需求达到487万亿元”。
他进一步提到,还有一个年化概念,如果把30年作为分母,平均每年的融资需求大概在16万亿元。“我们现在没有做到16万亿元,最近几年平均在10万亿元左右,所以跟16万亿元的目标相比,我们大概还有6万亿元的缺口。中国情况还是比其他发展中国家好一点。”
“未来我觉得更缺的还是绿色股权类的融资产品。”马骏表示,因为国内需要转型的企业,普遍杠杆率较高,通过债务型工具融资的难度相对较大,融资成本也相对较高。“对于这些企业来说,要突破的瓶颈就是怎么增加资本金,把资本市场的作用充分发挥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