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版 特别报道  查看版面PDF

2024年

6月18日

查看其他日期

三思电子:追光之旅从原始创新开始

2024-06-18 来源:上海证券报
  三思创始人、董事长 陈必寿
  三思电子嘉善生产基地

◎操子怡 记者 杨翔菲

端午假期,经港珠澳大桥出入境的旅客超过22.7万人次。在这条世界上最长的跨海大桥上,功能性照明与装饰性照明一起,在伶仃洋上形成五彩缤纷的璀璨光影。

这些光影的打造者,是上海市闵行区的一家企业——上海三思电子工程有限公司(下称“三思电子”)。大桥主体工程的照明、情报板、控制系统均由三思电子提供,而大桥应用的照明技术——陶瓷散热技术,为三思电子独创独有。

“LED照明和显示领域,拥有自主核心技术,而且全产业链自主研发,可能全球只有三思电子这样的企业能做到。”八十多岁的三思电子创始人、董事长陈必寿告诉上海证券报记者。近日,记者走进这家专注LED领域30余年的企业,探究其追光之旅。

全产业链自研树立行业竞争力

近年来,LED屏从室外走向室内,不仅在室外广告、信息发布、舞台演艺等传统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更在智慧城市、智能交通、虚拟现实等新兴领域展现出巨大的发展潜力。

陈必寿告诉记者,三思电子目前已形成LED显示屏、LED照明、系统集成三大业务板块,公司每年的研发投入约占总营收的10%,这一比例在同类LED民营企业中处于较高水平。

三思电子设有专门的研究院——三思LED创新技术研究院。作为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目前研发人员已超500人,涵盖计算机软件、电子通信、自动控制、光电显示与照明等多学科领域,覆盖LED全产业链。

漫步在位于上海市闵行区的三思电子研发基地,主干道上林立着三思设计的多种智慧路灯灯杆。占地面积不足30亩的厂区,诞生了近900项国内外专利。

除了硬件各个环节坚持自研,在软件层面,三思电子也秉持高质量标准,适时参与研发。“比如,辅助设计软件EDA还不能完全满足我们的设计需求,所以我们又增加了设计软件的投入。”陈必寿说。

专注创新引领行业新方向

三思电子成立于1993年,从创业伊始的7个人、两间办公室,到目前拥有超2500名员工、超36万平方米研发生产基地,制定100余项国家和行业标准,在陈必寿看来,从创新出发才能缔造企业未来。

从港珠澳大桥到厦门海沧隧道,从济南黄河隧道到大连湾海底隧道,再到预计6月底开通的深中通道,三思电子的高效道路与隧道照明系统,是陈必寿近年来最满意的产品之一。

“全球做LED灯的企业都是用铝基板作为散热体材料,这种材料在LED散热方面有不足之处。”陈必寿说,LED芯片对温度十分敏感,温度升高就会导致LED灯具的发光效率快速降低,产生明显的光衰。为了攻克这一难题,从10多年前开始陈必寿就带领研发团队不断实验,最终发现,非导电体的陶瓷材料做成散热体,可以解决传统铝基板的散热问题。

“陶瓷的问题是难加工、良品率低、价格高,所以以前很少有企业做。但我们通过10多年的探索研究和不断实践,把这个问题彻底解决了,不仅良品率超过99%,价格也处于合理水平。”陈必寿说,凭借独特核心技术,三思电子已为全国3000多条道路、2500多条隧道服务,受到客户广泛认可。

在陈必寿看来,发展新质生产力就是要从原始创新出发,“市场需要,老百姓也需要,不是说现在什么时髦我就弄什么,而是要专注原始创新”。

“我就是一个‘搞技术的人’”

30多年前,时任原交通部上海船舶研究所计算中心兼计算技术研究室主任的陈必寿创办了三思电子,彼时他年过五旬。他笑着说,当时想得很纯粹,就是希望把科研成果和经验转化为好的产品,然后回馈给社会。

虽然已经是一位企业家,但陈必寿依然希望别人称他“主任”。“我不是什么科学家、企业家,就是一个‘搞技术的人’,决定了做什么,就义无反顾地做好。”

陈必寿告诉记者,三思电子的发展正是“四千”精神的写照,坚韧不拔,不被外界所影响,“不能尝试了一下就不干了,必须和工匠精神一个思路。当然,我们做得还不够”。

采访结束已是傍晚,陈必寿跟记者简短告别后,又上楼回到研发中心,工作人员笑道:“主任继续去盯新产品研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