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俊辰
如果凯恩斯活着,他会如何看英国保守党的削减预算案?凯恩斯主张,政府应该扩大而不是削减赤字,以弥补私人消费不振。在经济不景气时政府削减开支会给经济带来灾难性后果。显然,保守党新预算案同凯恩斯的理论南辕北辙。
英国联合政府中的自民党一方警告说,政府削减养老金福利会危及自民党同保守党的联合。自民党副主席休伊说得更直白,如果政府削减主要的养老金福利,就破坏了两党联合时达成的协议。此前,养老金大臣、保守党的邓肯·史密斯说,养老金福利可能会受到威胁。而《卫报》甚至据此预测,英国削减预算可能会在今后十年增加英国的死亡数字。心脏病和饮酒导致的疾病会导致死亡的增加,增加幅度为三万八千人。
财相奥斯本说,削减预算“不可避免”,果真如此吗?《金融时报》的财经评论员说,财相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恐惧。评论说,英国财相大幅度削减预算是否正确,取决于两个因素:一是英国经济因此会受到什么影响;二是削减开支的做法本身是否是明智的。而大幅度削减预算给英国经济带来许多风险。
在20世纪30年代,英国经济学家约翰·梅纳德·凯恩斯引发了一场经济学的思维革命:凯恩斯认为,资本主义体系不能自动地趋向充分就业的均衡,自由市场是有缺陷的,所以政府应该干预市场,使经济得以健康运行。
长久以来,经济学家以及其他学科的专家们,一直为凯恩斯主义争辩不休。直到上世纪70年代,通胀率和失业率同时飙升,凯恩斯主义失去了一些影响力。但在2007年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点燃了凯恩斯思潮的复兴之火。许多国家的领导人再次将目光投到凯恩斯经济学上,将它作为政府刺激计划的理论基础。政府应大量支出,以使经济摆脱萧条的观点,再次大行其道。不过,在当下欧洲主权债务危机横行之际,世人不免疑惑:到底是英国乃至欧洲的领导人误读了他的学说,还是在全球金融系统日趋复杂的情况下,凯恩斯思想已过时了?
当前,许多人对于未来的预期,已成为影响着市场走势之日益强大的力量,其中包括对债务规模的预期,也就是政府扩张带来的债务问题,而这是凯恩斯当年没有考虑到的,也很少被人集中关注过。而之前的多次危机,从某个角度来说,很少传导到政府债务危机这一最终链条。而随着市场变得更加复杂,经济趋势也变得更加难以预测。
有媒体认为,从去年4月G20伦敦峰会,到今年6月G20多伦多峰会,一个最大的变化在于,从集体财政扩张转向了共同财政收缩。因为,2009年底至今,从迪拜到希腊,再到目前市场担忧的欧元区、英国、日本乃至中国、美国的债务问题,都被大家归咎于全球金融危机之后尤其是2009年的财政救助和财政扩张,私人公司部门的债务危机被转嫁成了公共部门的债务危机。用国家关系分析家们的话说,“这层阴影已经变成浓云,并且在希腊和欧元区变成疾风暴雨”。 凯恩斯主义在欧元区、英国、日本、中国、美国都走到尽头。如果说危机之后的财政扩张是凯恩斯主义复活,那么以上月多伦多G20峰会为标志,全球将正式开始“去凯恩斯主义”。
卡耐基—梅隆大学政治经济学教授艾伦·梅尔茨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说,凯恩斯这位经济学大师的理论经常被人曲解。比如凯恩斯并不支持长期结构性债务,他认为政府债务应该是暂时的,只是用来刺激经济的一种方法。此外,如今许多政府都将支出集中在消费领域,而不是投资领域,这也是对凯恩斯经济学的错误应用,因为只有增加投资支出,才会使就业率稳定增长。以欧洲为例,自从20世纪80年代以来,经济增长速度一直低于美国,而失业率则徘徊在8%至10%之间,相比之下,美国的失率业在4%上下。
在今年2月接受《财富》杂志采访时,梅尔茨就谈到奥巴马政府如何误读了凯恩斯主义。他说:“他们没有创造出很多工作岗位,为什么呢?因为他们没有把钱花到能产生工作机会的地方。”同样的,欧洲各国政府的支出,更多也是集中在教育、医疗以及其他更有利于刺激消费的支出领域。
近年风靡世界的《黑天鹅》一书的作者纳西姆·塔利布,一直在研究不确定事件带来的影响。他认为,在欧洲部分国家和美国,由于债务水平高企,而且问题重重,精准预测失业率等经济指标变得越发关键。凯恩斯虽然聪明过人,但毕竟,我们今天生活在一个不同的环境里。
凯恩斯还有一个核心观点,认为刺激性的政府支出会收回成本。不过,从现在的统计数据来看,支出更多的政府,不一定会得到更多的税收收入。不言而喻,凯恩斯的这个观点存在局限性。
但是,无论如何,不管我们要温习抑或修改哪种理论,在当前复杂的经济环境下,提高监管标准、建立完善的监管体制,是防范未来金融危机最有效的办法。同时,经济全球化的现实,必须得到国际社会的积极重视。
(作者系旅英经济学家,大本钟奖暨全球十大杰出华人青年评选组委会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