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 1:头版
  • 2:要闻
  • 3:焦点
  • 4:产经新闻
  • 5:财经海外
  • 6:观点·专栏
  • 7:公 司
  • 8:公司纵深
  • 9:公司前沿
  • 10:公司融资
  • 11:调查·公司
  • 12:人物
  • A1:市 场
  • A2:市场·新闻
  • A3:市场·机构
  • A4:市场·动向
  • A5:资金·期货
  • A6:市场·观察
  • A7:股指期货·融资融券
  • A8:信息披露
  • B1:披 露
  • B4:产权信息
  • B5:广告
  • B6:信息披露
  • B7:信息披露
  • B8:信息披露
  • B9:信息披露
  • B10:信息披露
  • B11:信息披露
  • B12:信息披露
  • B13:信息披露
  • B14:信息披露
  • B15:信息披露
  • B16:信息披露
  • B17:信息披露
  • B18:信息披露
  • B19:信息披露
  • B20:信息披露
  • B21:信息披露
  • B22:信息披露
  • B23:信息披露
  • B24:信息披露
  • B25:信息披露
  • B26:信息披露
  • B27:信息披露
  • B28:信息披露
  • B29:信息披露
  • B30:信息披露
  • B31:信息披露
  • B32:信息披露
  • B33:信息披露
  • B34:信息披露
  • B35:信息披露
  • B36:信息披露
  • B37:信息披露
  • B38:信息披露
  • B39:信息披露
  • B40:信息披露
  • B41:信息披露
  • B42:信息披露
  • B43:信息披露
  • B44:信息披露
  • B45:信息披露
  • B46:信息披露
  • B47:信息披露
  • B48:信息披露
  • B49:信息披露
  • B50:信息披露
  • B51:信息披露
  • B52:信息披露
  • B53:信息披露
  • B54:信息披露
  • B55:信息披露
  • B56:信息披露
  • B57:信息披露
  • B58:信息披露
  • B59:信息披露
  • B60:信息披露
  • B61:信息披露
  • B62:信息披露
  • B63:信息披露
  • B64:信息披露
  • B65:信息披露
  • B66:信息披露
  • B67:信息披露
  • B68:信息披露
  • B69:信息披露
  • B70:信息披露
  • B71:信息披露
  • B72:信息披露
  • B73:信息披露
  • B74:信息披露
  • B75:信息披露
  • B76:信息披露
  • B77:信息披露
  • B78:信息披露
  • B79:信息披露
  • B80:信息披露
  • B81:信息披露
  • B82:信息披露
  • B83:信息披露
  • B84:信息披露
  • B85:信息披露
  • B86:信息披露
  • B87:信息披露
  • B88:信息披露
  • B89:信息披露
  • B90:信息披露
  • B91:信息披露
  • B92:信息披露
  • B93:信息披露
  • B94:信息披露
  • B95:信息披露
  • B96:信息披露
  • 求远,不舍近——话说中国“走出去”战略
  • “两房”何去何从震悚美国牵动世界
  • 查查这个承包商的“注水”账单
  • 把握中国证券市场制度创新两大主导方向
  • 技术分析的真意
  • 一个现实并可行的建议
  •  
    2010年8月17日   按日期查找
    6版:观点·专栏 上一版  下一版
     
     
     
       | 6版:观点·专栏
    求远,不舍近——话说中国“走出去”战略
    “两房”何去何从震悚美国牵动世界
    查查这个承包商的“注水”账单
    把握中国证券市场制度创新两大主导方向
    技术分析的真意
    一个现实并可行的建议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 > >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400-820-0277) 。
     
    稿件搜索: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求远,不舍近——话说中国“走出去”战略
    2010-08-17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袁 东

      ——话说中国“走出去”战略

      袁 东

      远与近,总是相对而言的。既有物理空间之别,也有亲疏情感关系之分。经济上的远与近,则是以成本收益的原则来衡量。

      为着扩展能源原材料供给渠道,以及产品市场范围,中国已经并正加紧同非洲、美洲、欧洲以及澳洲的合作。这是中国融入世界经济体系的必然过程,也给各国和全球经济贸易带来了动力与活力。全世界已经并将继续受益于此。

      明智者,从来就希望中国崛起,而不是阻挠。每当中美两国关系出现不和谐声音时,美国企业界一直是抵制反对中国的中坚力量。中国的增长和发展,美国企业界从中更加受益。对其他国家和地区,亦是如此。

      诚如全球早就热议的,可预期的未来,中国能源原材料的需求缺口巨大。有预测称,今后30年内,中国需进口石油729亿吨(2009年进口2.038亿吨,就已创新纪录),天然气47358亿立方米(2009年进口78亿立方米),铁金属100—180亿吨,55%品位的铁矿石缺口在173亿吨到326亿吨(2009年进口铁矿石6.28亿吨) 。

      迄今,中国在非洲和美洲探求多种方式的合作,基本是成功的。中国扩大开展同南半球和西半球的各种方式合作,从战略上讲,可谓求远之策。这是必要而积极的。实践已证明,效果是显著的。中国企业向外直接投资矿产资源,是一种进步。既带动了当地经济活跃,也节省了中国供应成本。

      然而,求远亦受到某些瓶颈制约,比如最突出的,成本高昂。包括铁铜矿石、石油天然气、粮食等中国需求不断上升的大宗商品,定价权一直握在几个主要跨国企业手中,中国相关企业非常被动;巨额能源原材料的远道运输,也一直被西方几个主要海运企业所垄断。所以说,针对中国的国际市场,并不是一个合理的市场,中国企业仍在受不公正对待和盘剥。

      争取市场的合理公正化,必将是一个不短的过程。期间,既取决于全球利益格局的重新调整,尤其是中国企业“走出去”战略的不断修订完善,也需要中国与周边国家和地区就近合作的推进,以便从弥补或制衡的角度,争取远处供给市场的合理化。

      尤其值得高度重视的是,国际能源和矿产垄断厂商,正在就中国周边市场,增大投资力度,加紧渗透和控制。比如,全球最大的铁矿商力拓(Rio Tinto),正与加拿大的艾芬豪(Ivanhoe),在靠近中国边境的蒙古国的一处铜金矿投下46亿美元巨资,加快建设这个据说是全球储量最丰富也最具战略意义的矿藏之一,以便能够从远近两个方向,进一步垄断针对中国的铜需求供给。再者,西方主要跨国企业也正千方百计地在毗邻中国的中亚地区,对石油天然气以及各类矿产,寻求投资控制途径。

      从现在初步探明的情况看,蒙古、西伯利亚、中亚等中国周边地区,各类能源矿产资源储量同样丰富。可以肯定的是,这些地区将是中国能源原材料的重要潜在供给源,对中国的增长和发展至关重要。

      由于历史及其他种种原因,西方的几大矿产商,连同几大跨国金融机构,垄断并控制了世界大宗商品市场的运行,因此,目前的国际能源原材料市场,是不合理不公正的。从勘探、开采、运输,直到各个环节的定价,无不在他们的掌控之中。如果这几大机构联手,针对中国快速增长的刚性需求,从远处和近处,通过控制供给源来抬价,那么,全球能源原材料市场就将更加扭曲。

      作为利益博弈的市场,公平公开公正的自由竞争,从来就是一个奋力争取的过程。可喜的是,中国各方已意识到了这点,并正在积极应对。在谋求全球性合作的同时,中国也不放松区域性合作的推进。比如,“上合组织”就是加强中国与中亚合作的卓有成效的见证。在此基础上,中国企业近年间加大了与周边地区在能源原材料领域的合作,包括中国企业的一系列维护和增进各方利益的投资,都是积极而有益的。如果能真正与周边地区的各相关方展开有效合作,促进这一区域能源原材料市场的发展和壮大,不仅对中国保障供给和节省成本是必要的,也大有利于促进全球市场的合理化与公正化。

      现在看来,对于中国企业就近“走出去”,相关的战略设计和政策支持,亟待改进和完善。以笔者之见,重点至少包含以下两点:

      第一,政府不仅需要鼓励和支持中国国有大型企业走出去,还应当大力鼓励和支持非国有企业走出去。尤其是,与周边国家和地区的投资合作,更适合非国有大型企业,这些企业更具灵活性,效果并不比国有大型企业差。

      第二,为了支持各类主体有效地走出去,开发远近市场,亟需健全并加大金融政策的支持力度。为此,笔者建议,应当允许并鼓励各类企业在境内以各种方式筹资,特别是在境内发行人民币和美元债券,用于对外投资,增强投资实力以及与西方跨国垄断企业的竞争力。另外,这还有利于分散风险,缓解巨额外汇储备运用过于集中的问题。

      寻求中国能源原材料持续供给渠道,既要求远,更要就近,远近结合才是正道。

      (作者系中央财经大学教授)